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歐陽修集    P 450


作者:歐陽修
頁數:450 / 544
類別:古典散文

 

歐陽修集

作者:歐陽修
第450,共544。
某啟。兩日不奉宴言,豈勝瞻系?伏承台候稍爾愆和,不審晚來起居何似?氣脈小小留滯,微行必遂清康。旦夕拜見,且此拜聞。

△二十二〈嘉、治平間〉



  
某頓首啟。數日不奉余論。伏承台候微傷風冷,喜已康和。秋暑尚有殘,更冀時加精攝。無由咨候賓次,謹勒此馳啟上問。過旬休,必獲瞻奉。茲不盡區區。

△二十三〈治平元年〉

某啟。不奉顏色,忽已經旬。霜寒,伏惟台候動履清福。竊承表啟累上,聖意決不少疑。量斯勢也,似非辯說可入,莫且當勉屈高誼,兼副中外人情否?某衰病,最宜先去者,尚此遲疑。矧公系國體重,豈可輕議?昔人嘆好事難必成,皆此類也。旦夕瞻近,姑此以道愚見,幸高明裁察也。惶恐惶恐。

△二十四〈治平元年〉

某啟。晚來伏承台候萬福。辱簡誨,俾撰先令公真贊。前世文人喜為聖賢記述,蓋欲自托以垂名。矧盛德清芬,備載史牒。但恐衰病,久廢筆硯,不能稱道萬一。當試勉強,以應嘉命。值夜草草。

△二十五〈治平元年〉

某啟。承教,俾作《魏國令公真贊》。屢日抒思,不勝艱訥。蓋以巨德難名,非委曲莫究萬一,而滯于簡拙,遂至窘窮。實辱嘉命,惟負慚恐,勉自錄呈。

△二十六〈治平□年〉

某頓首啟。不獲瞻奉,忽複數日。秋暑,伏承台候萬福。某以餘毒所攻,頸頰間又為腫核,第以不入咽喉,比前所苦差輕,旦夕欲且勉出。重煩台念,特賜存問,不勝感愧,區區謹奉此敘謝。

△二十七〈治平□年〉



  
某啟。不獲瞻見,等閒數日。余暑尚繁,不審台候動履何似。竊承有外訃之戚,方此炎熾,伏冀節損悲悼,為朝自愛。無由馳謁門屏,謹奉此陳慰。

△二十八〈治平□年〉

某啟。至日不獲展慶,不勝馳情。伏惟履長納吉,為國耆老,永副中外之具瞻。某所苦悉已平,蓋得節假中飽于將理。尚煩憂恤,手筆存問,其為感激,並留面敘。人還,粗布萬一。

△二十九〈治平□年〉

某啟。日夕風凜,伏喜台候萬福。重辱手誨,仰認意愛之深。某所以欲速出者,蓋家居不遑安爾,謹當更與醫工審議。昨亦有一札,乞更寬數日,皆寂然,所以尤難安處。或因方便,特為略言及,豈勝大幸!承諭曾見與叔平簡,拙疾更不復雲。惟乞不賜憂軫,皇恐皇恐。

△三十〈治平四年〉

某啟。不侍台席,忽復彌旬經節,伏承動履清福。杜門俟命,已上三表,便值休假。方欲旦夕馳布懇誠于左右,忽辱惠翰,感慰兼深。某去就之際,不惟果于自決,而相知者皆勉以必去不疑。亮公見愛素深,意必不殊也。此來賴君相之明,為之辨別,皎然明白,中外無所疑惑矣。則某之引去不嫌稍速,所推恩禮不必過優,使災難中遂逃禍咎,而保安全於始終,蒙德不淺矣。區區所欲述者此爾,伏惟幸察。

△三十一〈治平四年〉

某啟。早暮遂涼,伏承台候萬福。昨日辱以《相台園池記》為貺,俾得拭目辭翰之雄,粲然如見眾制高下映發之麗,而樂然如與都人士女游嬉于其間也。榮幸榮幸。《晝錦》書刻精好,但以衰退之文不稱為慚,而又以得託名于後為幸也。眾篇一時盛事,往往佳作,鹹得珍藏,豈勝感愧。昨夕偶數客坐中,不時布謝,皇恐皇恐。謹奉此咨啟。

△三十二〈治平□年〉

某啟。某以私門薄,少苦終鮮,惟存二侄,又喪其一,衰晚感痛,情實難勝。仰煩台慈,特賜慰恤,豈任哀感之至。酷暑復盛,伏承台候萬福。來日參假,當奉言侍。謹且附此敘謝。

△三十三〈治平四年〉

某啟。冬序始寒,不審台候動止何似?竊承懇請之堅,遂解機政。處大位,居成功,古人之所難。公保榮名,被殊寵,進退之際,從容有餘,德業兩全,讒謗自止,過于周公遠矣。然而朝廷慮則元老遽去,私自計則孤危失恃,此不能不惘然爾。其他區區,非筆墨所可既。惶恐惶恐。

△三十四〈治平四年〉

某啟。自承遂解政機,出鎮便郡。尋奉拙記,計已通呈。遽審殊命優禮,悉已懇辭,又當馳賀也。某藏拙于此,幸亦優閒。而衰病侵攻,略無寧日,歸心愈切,然素計亦稍有緒也。竊計大旆非晚啟行,無由瞻望。寒中伏冀為國自重。區區不宣。

△三十五〈熙寧元年〉

某啟。東州難得酒村,郡醖不堪為信。惟羔羊新得法造,又以傷生不能多作,然謂其味尚可少薦尊俎。輕瀆台嚴,惶恐惶恐。

△三十六〈熙寧二年〉

某頓首。向嘗以拙惡應命,深愧唐突。乃蒙不鄙,以之刻石,得子履巨筆,錯之佳處,因公勝跡,托附之傳,其為榮幸多矣,感惕感惕。某近秋冬以來,目病尤苦,遂不復近筆硯,小詩亦不曾作。心志蕭條,但思歸爾。承諭臟腹多不調,更乞節慎飲食,酒能少戒尤佳。某一向不飲,遂不復思。無由少侍談席,區區不布萬一。

△三十七〈熙寧二年〉

某啟。專使至,獲捧台翰,伏承經寒動止萬福,下情欣慰。某以病目,艱于執筆,稍闕拜問。其為傾向之勤,則未始少怠也。某幸東州歲豐事簡,居已踰年,已再削乞壽陽。蓋陳、蔡勢難乞,惟壽近潁,亦便于歸計爾。益遠旌,新春,伏惟為國保重。

△三十八〈熙寧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