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成語故事    P 24


作者:集體創作
頁數:24 / 33
類別:寓言故事

 

成語故事

作者:集體創作
第24,共33。
這個成語典故很有趣,把兩件原本看起來不相干的事深刻形象地聯繫了起來。說古時候有座城市,城門樓起了大火,不遠處池裡的魚兒們張望着;「看出什麼事了?」魚兒們問。「城門着火了。」一條魚說:「能救救就好了。」「該你什麼事,多管閒事,咱們看熱閙吧,我們在水裡又燒不到咱們,快看呢,哈哈……」「你這樣幸災樂禍不好吧?」「那有什麼的?」話音未落,一群軍兵來取水滅火,結果把水都提幹了,剩下少許水又渾又臟。魚兒們苦不堪言。其中一條魚說:「自私的傢伙,你還高興不高興了?」「好倒霉啊!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古人的典故都是借一件事情講清道理,希望人們面對周圍發生的事情,保持清醒的頭腦,對事物的分析持長遠的眼光,審時度勢。



  
衣冠禽獸

「衣冠禽獸」一詞,比喻指其行為如同畜牲的惡人。明代以前,人們要表述此意時,則常用「衣冠梟獍」「梟」為食母的惡鳥,「獍」時吃父的惡獸一詞。「衣冠禽獸」一詞,來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明代中期以前的「衣冠禽獸」是贊語,頗有點羡慕的味道。明代官員服飾規定:文官官服綉禽,武官官服綉獸。因此布衣做官被稱作「衣冠禽獸」。明朝中晚期,宦官專權,官場腐敗,文官愛錢,武將怕死,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聲名狼藉。百姓視其為瘟神盜匪,於是便貶稱其義稱為非作歹的文官武將為「衣冠禽獸」。其貶義之稱,最早見于晚明陳瀘元的《金蓮記》。清代以來,「衣冠禽獸」遂用作貶義詞。

三人成虎

戰國時代,互相攻伐,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約,國與國之間通常都將太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戰國策」:「魏策」有這樣一段記載:

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 「現在有個一人來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蔥又說:「如果有第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當然會相信。」 龐蔥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裡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龐蔥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當然不會有老虎。說市上有虎,顯然是造謡、欺騙,但許多人這樣說了,如果不是從事物真相上看問題,也往往會信以為真的。

這故事本來是諷刺魏惠王無知的,但後世人引伸這故事成為「三人成虎」這句成語,乃是借來比喻有時謡言可以掩蓋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偽,必須經過細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聽途說。否則「三人成虎」,有時會誤把謡言當成真實的。

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長社人,為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陽翟人,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游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輓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

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敦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

三令五申

春秋時侯,有一位著名軍事學家名孫武,他攜帶自己寫的「孫子兵法」去見吳王闔廬。吳王看過之後說:「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過了,是不是拿我的軍隊試試?」孫武說可以。吳王再問:「用婦女來試驗可以嗎?」孫武也說可以。於是吳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宮中美女,請孫武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