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柳宗元集    P 71


作者:柳宗元
頁數:71 / 143
類別:古典散文

 

柳宗元集

作者:柳宗元
第71,共143。
四門學之制,掌國之上士、中士、下士凡三等,侯、伯、子、男凡四等。其子孫之為冑子者,及庶士、庶人之子為俊士者,使執其業而居其次,就師儒之官而考正焉。助教之職,佐博士以掌鼓篋夏楚之政令。令分其人而教育之,其有通經力學者,必于歲之杪,升于禮部,聽簡試焉。

課生徒之進退,必酌于中道,非博雅莊敬之流,固不得臨於是,故有去而升于朝者。賀秘書由是為博士,歸散騎由是為左拾遺。舊制以拾遺為八品清官,故必以名實者居于其位。



  
貞元中,王化既成,經籍少間,有司命太學之官,頗以為易。專名譽、好文章者,咸恥為學官。至是,河東柳立始以前進士求署茲職,天水武儒衡、閩中歐陽詹又繼之。是歲為四門助教凡三人,皆文士,京師以為異。

余與立同祖于方輿公,與武公同升于禮部,與歐陽生同志于文。四門助教署未嘗紀前人名氏,余故為之記,而由夫三子者始。

○武功縣丞廳壁記

《殷頌》曰:「邦畿千里。」周制,千里之內曰甸服。《谷梁》謂之寰內諸侯,為王內臣,其制甚重。今京兆尹理京師部二十有三縣,幅員之廣,其猶古也。

縣吏之長曰令、曰丞。丞之位正八品下,蓋丞述六職以輔其令也。秦、漢有丞相,今尚書有左右丞,御史有中丞,至于九卿之列,亦皆有丞,下以達天下之縣。政有小大,其旨同也。

武功為甸內大縣,按其圖,古后稷封有之地。秦作四十一縣,、美陽、武功各異,至是合焉。蓋嘗為稷州,已而復縣。其土疆沃美高厚,有丘陵墳衍之大;其植物豐暢茂遂,有丕藿菽之宜。

其人善樹。其俗有禮讓,宜乎其《大雅》之遺烈焉。

貞元十五年,改邑于南里,既成新城,凡官署舊記,壁壞文逸,而未克繼之者。後三年,而潁川陳南仲居是官,邑人宜之,號為簡靖,因其族子存持地圖以來謁余為記。夫以武功疆理之大,人徒之多,而陳生以簡靖輔其理,斯固難矣。漢高帝嘗詔天下,凡以戰得爵,七大夫公乘以上,令丞與抗禮,故為吏益難。

今天子崇武念功,與漢初相類,分禁旅以守縣,道武功為多。陳生為丞於是,而又職盜賊。其為理無敗事,吾庸可度哉!為之記雲。


  

○縣新食堂記

貞元十八年五月某日,新作食堂于縣內之右,始會食也。

自兵興以來,西郊捍戎,縣為軍壘二十有六年,群吏咸寓于外。兵去邑荒,棟宇傾圮,又十有九年。不克以居。由是縣之聯事,離散而不屬,凡其官僚,罕或覿見。

及是,主簿某病之。於是且掌功役之任,俾復其邑居。廩庫既成,學校既修,取其餘財,以構斯堂。其上棟自南而北者,二十有二尺。

周阿峻嚴,列楹齊同。其飾之文質,階之高下,視邑之大小與群吏之秩,不陋不盈。高山在前,流水在下,可以俯仰,可以宴樂。既成,得羡財,可以為食本,月權其贏,羞膳以充。

乃合群吏于茲新堂,升降坐起,以班先後,始正位秩之敘;禮儀笑語,講議往複,始會政事之要;筵席肅莊,樽俎靜嘉,燔炮烹<食任>,益以酒醴,始獲僚友之樂。

卒事而退,舉欣欣焉,曰:惟禮食之來古也,今京師百官,咸有斯制。甸服亦王之內邑,且官有聯屬,則宜統會以齊之也。向之離而今之合,其得失也遠甚。我是以肅焉而莊,ぅ焉而和,群疑以亡,嘉言以彰,旨乎其在此堂也。

不惟其馨香醉飽之謂,某之力也。夫宜伐石以志,使是道也不替于後。乃列其事來告,使余書之。

○諸使兼御史中丞壁記

古者,交政于四方謂之使。今之制,受命臨戎,職無所統屬者,亦謂之使。凡使之號,蓋專焉而行其道者也。開元以來,其制愈重,故取御史之名而加焉。

至于今若干年,其兼中丞者若干人。其使絶域,統兵戎,按州部,專貨食,而柔遠人,固王略,齊風俗,和關石。大者戡復于內,拓定於外。皆得以莊其威,張其聲,其用遠矣。

假是名以蒞厥職,而尊嚴若是,況乎總憲度于朝端,樹風聲于天下,其所以翼于君、正於人者,尤可以知也。

武公以厚德在位,甚宜其官。視其署,有記諸使中丞者而多闕漏,於是求其故于詔制,而又質于史氏,增益備具,遂命其屬書之。且曰:由其號而觀其實,後之居于斯者,有以敬於事。

○館驛使壁記

凡萬國之會,四夷之來,天下之道途畢出於邦畿之內。奉貢輸賦,修職于王都者,入于近關,則皆重足錯轂,以聽有司之命。徵令賜予,布政于下國者,出於甸服,而後按行成列,以就諸侯之館。故館驛之制,于千里之內尤重。

自萬年至于渭南,其驛六,其蔽曰華州,其關曰潼關。自華而北界于櫟陽,其驛六,其蔽曰同州,其關曰蒲津。自灞而南至于藍田,其驛六,其蔽曰商州,其關曰武關。自長安至于,其驛十有一,其蔽曰洋州,其關曰華陽。

自武功而西至于好,其驛三,其蔽曰鳳翔府,其關曰隴關。自渭而北至于華原,其驛九,其蔽曰坊州。自咸陽而西至于奉天,其驛六,其蔽曰州。由四海之內,總而合之,以至于關;由關之內,束而會之,以至于王都。

華人夷人往複而授館者,旁午而至,傳吏奉符而閲其數,縣吏執牘而書其物。告至告去之役,不絶于道,寓望迎勞之禮,無曠于日。而春秋朝陵之邑,皆有傳館。其飲飫餼饋,咸出於豐給;繕完築復,必歸於整頓。

列其田租,布其貨利,權其入而用其積,於是有出納奇贏之數,勾會考校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