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續資治通鑑 中    P 47


作者:畢沅
頁數:47 / 518
類別:中國古代史

 

續資治通鑑 中

作者:畢沅
第47,共518。
黼于三省置經撫房,專治邊事,不關樞密。括天下丁夫,計口出算,得錢六千二百萬緡以充用。黼又遺童貫書曰:「太師若北行,願盡死力。」會耶律淳遣使告即位,且言免歲幣,結前好。朝議謂機不可失,乃以蔡攸副貫,勒兵十五萬巡北邊以應金,且招諭幽燕。攸童矣不習事,謂功業可唾手致,入辭之日,肆言無忌,帝弗責。

初,夾攻之約,蔡京、童貫主之。熙河鈐轄趙隆嘗極言其不可,貫曰:「君能共此,當有殊拜。」隆曰:「隆武夫,豈敢幹賞以敗祖宗二百年之好!異時啟釁,萬死不足謝責。」貫不悅。鄭居中亦力陳不可,謂京曰:「公首台元老,不守兩國盟約,輒造事端,誠非廟算。」京曰:「上厭歲幣五十萬故爾。」居中曰:「公獨不見漢世和戎之費乎?使百萬生靈肝腦塗地,公實為之!」時又有安堯臣者,亦上書論燕、雲之事曰:「宦寺專命,倡為北伐。燕、雲之役興,則邊釁遂開;宦寺之權重,則皇綱不振。今童貫深結蔡京,納趙良嗣以為謀主,故建平燕之議。臣恐異時唇亡齒寒,邊境有可乘之釁,強敵蓄鋭伺隙以逞其欲,此臣所以日夜寒心。伏望思祖宗積累之艱難,鑒歷代君臣之得失,杜塞邊隙,務守舊好,無使新起之敵乘間以窺中國,上以安宗廟,下以慰生靈。」帝然之,由是議稍寢。及遼勢日蹙,貫乃復乞舉兵,居中又言不宜幸災而動,待其自斃可也,不聽。



  
遼耶律淳僭立,患本俗兵少;蕭干建議籍東、西奚及嶺外南北大王諸部,得萬餘戶,戶選一人為軍,謂之瘦軍,散處涿、易間,肆為侵掠,民甚苦之。

蕭德勒岱之見逐也,道為金兵所執;伺間亡歸,復為人執送耶律淳。德勒岱自知不免,詭曰:「吾不能事僭竊之君。」不食數日死。

夏,四月,辛卯,遼西南面招討使耶律佛頂及雲內、寧邊、東勝等州並降于金。

金獲阿蘇以歸。金人之起兵也,以不歸阿蘇為詞,及既獲,不過杖而釋之。金人見阿蘇,或問為誰,阿蘇曰:「我,破遼鬼也。」

金師攻西京,遼耿守忠救之。宗翰、宗雄、宗乾等繼至,宗翰率麾下自其中衝擊,使餘兵去馬從旁射之。守忠大敗,西京遂陷,西路州縣部族皆降金。遼主遂遁于額蘇倫,唯北部瑪克實贐馬駝食羊焉。

癸卯,白虹貫日。

丙午,令郡縣訪遺書。

金都統杲遣宗望入奏,請金主臨軍。五月,辛酉,宗望至上京奏捷,群臣入賀,賜宴。宗望曰:「今雲中新定,諸路遼兵尚數萬;遼主在陰山、天德之間,而耶律淳自立於燕京。新降之民,其心未固,是以諸將望陛下幸軍中京。」金主許之。


  

壬戌,以高俅為開府儀同三司。

甲戌,嗣濮王仲禦薨,以其弟仲爰嗣。

遼都統瑪格,收集散亡,會于漚裡謹,遼主命知北院樞密使事兼都統。

庚辰,以譚稹為太尉。

童貫至高陽關,用知雄州和詵計,降黃榜及旗,述弔民伐罪之意,且云:「若有豪傑能以燕京來獻者,即除節度使。」遂命都統制种師道盡護諸將。

師道諫曰:「今日之舉,譬如盜入鄰家,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焉,無乃不可乎!」貫不聽。分兵為兩道,師道總東路之兵趨白溝,辛興宗總西路之兵趣范村。耶律淳聞之,遣耶律達實、蕭干禦之。師道次白溝,遼人噪而前,師道前軍統制楊可世敗績,士卒多傷。師道先令人持一巨梃自防,賴以不大敗,退師雄州;遼人追擊,至于城下。辛興宗與蕭干戰,亦敗於范村。

遼使來言曰:「女直之叛本朝,亦南朝之甚惡也。今射一時之利,棄百年之好,結新起之鄰,基它日之禍,謂為得計,可乎?救災恤鄰,古今通義,唯大國圖之!」貫不能對。師道復請許之和,貫不納,而密劾師道助賊。王黼怒,責授師道右衛將軍,致仕。

六月,戊子朔,金主自將伐遼,發自上京,命安班貝勒晟監國。

己丑,帝聞种師道等兵敗,懼甚,詔班師。

壬寅,以王黼為少師。

遼耶律淳寢疾,聞天祚傳檄天德、雲內、朔、武、應、蔚等州,合諸蕃精騎五萬,約以八月入燕,並遣人問勞,索衣裘茗藥。淳大驚,命南北面大臣議。而李處溫、蕭乾等有迎秦拒湘之說,集蕃、漢百官議之,從其議者東立,唯南面行營都部署耶律寧西立。處溫等問故,寧曰:「天祚果能以諸蕃兵大舉奪燕,則是天數未盡,豈能拒之?否則秦、湘父子也,拒則皆拒,自古安有迎子而拒其父者?」處溫等相顧微笑,以寧扇亂軍心,欲殺之。淳倚枕長嘆曰:「彼,忠臣也,焉可殺?天祚果來,吾有死耳,復何面目相見乎!」

已而淳死,眾乃議立德妃蕭氏為皇太后,主軍國事,奉遺命,迎立天祚次子秦王定為帝。蕭妃遂稱制,改元德興,謚淳為孝章皇帝,廟號宣宗,葬于燕西之香山。

處溫父子懼禍,南通童貫,欲挾蕭妃納土;北通於金,謀為內應。事覺,蕭妃執處溫問之。處溫自陳有定策功,蕭妃曰:「誤秦晉國王者,皆汝父子,何功之有!」並數其前後罪惡,處溫無以對,乃賜死,臠其子奭。籍其家,得錢七萬緡,金玉寶器稱是,皆為宰相數月間所取也。

遼主聞耶律淳死,下詔追奪所授官爵封號,妻蕭氏降為庶人,改姓虺氏。

瑪克實以兵援遼,金人敗之於洪灰水。

夏人亦使李良輔將兵三萬救遼,金斡魯、洛索敗之於宜水。至野谷,澗水暴至,夏人漂沒者不可勝計。

遼主之出奔也,耶律棠古謁于倒塌嶺,為遼主流涕,遼主慰止之,復拜烏爾古部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