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蘇東坡集 下    P 338


作者:蘇東坡
頁數:338 / 463
類別:古典詩

 

蘇東坡集 下

作者:蘇東坡
第338,共463。
有敕。修佛勝因,祈天永命。既肅成於梵供,益表見于忠誠。宜有寵頒,以同燕喜。

【賜徐王罷散坤成節道場香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親賢莫二,忠孝實兼。饌蒲塞于園,薦椿齡于崇慶。喜成法會,宜有寵頒。

【賜大遼賀坤成節人使朝辭訖歸驛禦筵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已聘告歸,少休就館。即頒燕俎,臨遣輔臣。式示異恩,以榮回馭。

【班荊館賜大遼賀坤成節人使回程禦筵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方事回轅,聊茲弭蓋。念征途之尚永,加秋暑之未衰。往錫燕嘉,少休徒馭。

【賜宰相呂大防已下罷散坤成節道場香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竭誠衛上,體國均休。恪修西竺之儀,仰獻南山之祝。宜膺寵錫,以示褒優。

【賜大遼賀坤成節使副內中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來陳慶幣,克講鄰歡。載嘉遠聘之勤,宜示寵綏之意。頒茲芳旨,服我恩私。

【賜大遼賀坤成節人使朝辭訖歸驛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遠敦使事,率禮無違。既上謁辭,言還有日。宜加頒錫,益示寵榮。

【坤成節就驛賜阿里骨進奉人使禦筵口宣(元四年七月十四日)】

有敕。汝等來修貢篚,適遘誕辰。宜均慶賜之恩,共樂亨嘉之會。往頒燕俎,咸極歡心。

【瀛洲賜大遼賀坤成節人使回程禦筵口宣(元四年七月十四日)】



  
有敕。鞭轡既勞,封疆漸邇。雖勤歸念,少憩暑途。服我恩私,式同燕喜。

【坤成節就驛賜于闐國進奉人使禦筵口宣(元四年七月十四日)】

有敕。汝等奉琛遠至,授館少留。適遘誕辰,宜均慶澤。欽承恩渥,共樂燕私。

【班荊館賜大遼賀坤成節人使回程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七日)】

有敕。卿等奉璋來聘,弭節言還。眷此暑途,少留歸馭。往頒燕俎,式示恩私。

【賜新除守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呂公著辭免不允批答口宣】

有敕。朕圖任元老,以表四方。以卿望在士民,心存社稷。勉膺異數,式副僉言。

【賜皇弟普寧郡王似生日禮物口宣】

有敕。歲將更端,月亦既望。實以茲日,篤生賢王。宜厚寵頒,以介多福。

【班荊館賜大遼賀坤成節人使回程香酒果口宣】

有敕。卿等講成聘禮,歸次都門。復此少留,逝將言邁。宜頒餞,以寵行驂。

●卷一百十三

◎內製批答七十六首

【賜正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安燾乞外郡不許批答(元元年十月八日)】

覽表具之。卿以應務之才,居本兵之地。綏靜中外,人無間言。何疑上章,欲求去位。未喻厥意,聞之憮然。夫榮親莫大於功名,養志不專于甘旨。而況魏闕之下,父母之邦。退食問安,孰便于此?勉循其舊,以卒輔予。

【賜安燾乞外郡不允批答(元元年十月八日)】

省表具之。夫事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而況艱難之際,一日萬幾。冰淵之懼,當務同濟。卿練達兵要,灼知邊情。寄託之深,義難引去。亟求自便,朕何賴焉。

【賜新除中大夫守尚書右丞劉摯辭恩命不許斷來章批答(元元年十一月)】

覽表具之。道有行藏,時有用舍。歲不我與,難以智求。道之將行,豈容力避。大言大利,固當安而受之;小行小廉,非所望于卿者。成命不再,可無復辭。

【賜劉摯辭免恩命不允斷來章批答(元元年十一月)】

省表具之。政如農耕,以既獲為能事;言如藥石,以愈疾為成功。若耕不獲,疾不癒,朕何望焉。所以用卿者,非以富貴卿也。勉卒成業,何以辭為。

【賜太師文彥博乞致仕不許批答(元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卿出入四世,師表萬民。無羡于功名,而有厭于富貴。其所以忘身徇國,舍逸就勞者,豈有求而然哉。凡以先帝之恩,生民之故也。卿之在朝,如玉在山,如珠在淵。光景不陳,而草木自遂。去就之際,損益非輕。昔西伯善養老,而太公自至。魯穆公無人子思之側,而長者去之。卿自為謀則善矣,獨不為朝廷惜乎?藥餌有間,時游廟堂。家居之樂,何以異此。

【賜太師文彥博乞致仕不許批答(元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朕修身以承六聖,虛己以聽四輔。而法度未定,陰陽未和,民未樂生,吏未稱職。中夜以思,方食而嘆。雖不敢以事諉元老,實望其以身率百官。卿猶未即于安,孰敢不盡其力。此聖母沖人之本意,而天下有識之所望也。昔唐太宗以干戈之事,尚能起李靖于既老;而穆宗、文宗以燕安之際,不能用裴度于未病。治亂之效,于斯可見。朕意如此,卿其少安。

【賜宰相呂公著乞退不許批答(元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卿才全而德備,積厚而施博。明亮篤誠,坐屈群策。既以天下公議而用於此矣,豈以卿之私意而聽其去哉。水旱之災,不德所召。卿當助我,求所以消復之道,不當求去我也。《詩》不雲乎:「大夫君子,昭假無贏。大命近止,無棄爾成。」勉思厥職,以答民望。

【賜宰相呂公著乞退不允批答(元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用賢之功,必要之久遠。日計不足,歲計有餘。朕之用卿,期于百姓之既富;卿之自信,亦豈一日而成功。常之災,天以警朕。夙夜祗懼,與卿同之。朕若歸過于股肱,何以答天戒;卿若釋政而安逸,何以塞民言。各思其憂,少安厥位。

【賜尚書左丞李清臣乞退不允批答(元二年四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