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容齋隨筆    P 19


作者:洪邁
頁數:19 / 144
類別:古典散文

 

容齋隨筆

作者:洪邁
第19,共144。
魏鄭公諫語魏鄭公諫止唐太宗封禪,中間數語,引喻剴切,曰:「今有人十年長患, 療治且愈,此人應皮骨僅存,便欲使負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亂,非止十年,陛下為之良醫,疾苦雖已義安,未甚充實。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奪。此語見于公《諫錄》及《舊唐書》而《新史》不載, 《資治通鑒》記其諫事,亦刪此一節,可惜也! 虞世南虞世南卒後,太宗夜夢見之,有若平生。翌日,下制曰:「世南奄隨物化,倏移歲序。昨因夜夢,忽睹其人,追懷遺美,良增悲嘆!宜資冥助,申朕思舊之情。可于其家為設五百僧齋,併為造天尊像一軀。」夫太宗之夢世南,蓋君臣相與之誠所致,宜恤其子孫,厚其恩典可也。齋僧、造像,豈所應作?形之制書,著在國史,惜哉,太宗而有此也! 七發枚乘作《七發》,創意造端,麗旨腴詞,上薄《騷》些,蓋文章領袖, 故為可喜。其後繼之者,如傅毅《七激》、張衡《七辯》、崔駰《七依》、馬融《七廣》、曹植《七啟》、王集《七釋》、張協《七命》之類,規仿太切,了無新意。傅玄又集之以為《七林》,使人讀未終篇,往往棄諸幾格。

柳子厚《晉問》,乃用其體,而超然別立新機杼,激越清壯,漢、晉之間, 諸文士之弊,於是一洗矣。東方朔《答客難》,自是文中傑出,揚雄擬之為《解嘲》,尚有馳騁自得之妙。至于崔駰《達旨》、班固《賓戲》、張衡《應閒》,皆屋下架屋,章摹句寫,其病與《七林》同,及韓退之《進學解》出, 於是一洗矣。《毛穎傳》初成,世人多笑其怪,雖裴晉公亦不以為可,惟柳子獨愛之。韓子以文為戲,本一篇耳,妄人既附以《革華傳》,至于近時, 羅文、江瑤、葉嘉、陸吉諸傳,紛壇雜沓,皆托以為東坡,大可笑也。



  
將軍官稱《前漢書百官表》:「將軍皆周未官,秦因之。」予按《國語》:「鄭文公以詹伯為將軍。」又:「吳夫差十旌一將軍。」《左傳》:「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檀弓》:「衛將軍。」《文子》:「魯使慎子為將軍。」

然則其名久矣。彭寵為奴所縛,呼其妻曰:「趣為諸將軍辦裝。」《東漢書》註云:「呼奴為將軍,欲其赦己也。」今吳人語猶謂小蒼頭為將軍,蓋本諸此。


  

北道主人秦、晉圍鄭,鄭人謂秦盍舍鄭以為東道主。蓋鄭在秦之東,故雲。今世稱主人為東道者,此也。《東漢》載北道主人,乃有三事:「常山太守鄧晨會光武于鉅鹿,請從擊邯鄲,光武曰:『偉卿以一身從我,不如以一郡為我北道主人。』」又:「光武至薊,將欲南歸,耿弇以為不可,官屬腹心皆不肯,光武指弇曰:『是我北道主人也。』」「彭寵將反,光武問朱浮,浮曰: 『大王倚寵為北道主人,今既不然,所以失望。』」後人罕引用之。

洛中盱江八賢司馬溫公《序賻禮》,書閭閻之善者五人,呂南公作《不欺述》,書三人,皆以卑微不見于史氏。予頃修國史,將以綴於孝行傳而不果成,聊紀之於此。溫公所書皆陝州夏縣人。曰醫劉太,居親喪,不飲酒食肉終三年,以為今世士大夫所難能。其弟永一,尤孝友廉謹。夏縣有水災,民溺死者以百數,永一執竿立門首,他人物流入門者,輒擿出之。有僧寓錢數萬于其室而死,永一詣縣自陳,請以錢歸其子弟。鄉人負債不償者,毀其券。曰周文粲, 其兄嗜酒,仰弟為生,兄或時酗毆粲,鄰人不平而唁之,粲怒曰:「兄未嘗毆我,汝何離間吾兄弟也!」曰蘇慶文者,事繼母以孝聞,常語其婦曰:「汝事吾母小不謹,必逐汝!」繼母少寡而無子,由是安其室終身。曰台亨者, 善畫,朝廷修景靈宮,調天下畫工詣京師,事畢,詔選試其優者,留翰林授官祿,亨名第一。以父老固辭,歸養于田裡。南公所書皆建昌南城人。曰陳策,嘗買騾,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養于野廬,俟其自斃。其子與猾駔計,因經過官人喪馬,即磨破騾背,以街賈之。既售矣,策聞,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愛也,秘之。策請試以鞍,亢亢終日不得被,始謝還焉。有人從策買銀器若羅綺者,策不與羅綺。其人曰:「向見君帑有之, 今何靳?」策曰:「然,有質錢而沒者,歲月已久,絲力糜脆不任用,聞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取所當與銀器投熾炭中,曰:「吾恐受質人或得銀之非真者,故為公驗之。」曰危整者,買鮑魚,其阻舞秤權陰厚整。

魚人去,身留整傍,請曰:「公買止五斤,已為公密倍入之,願畀我酒。」

整大驚,追魚人數里返之,酬以直。又飲駔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為?」曰曾叔卿者,買陶器欲轉易於北方,而不果行。有人從之並售者,叔卿與之,已納價,猶問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對:「欲效公前謀耳。」叔卿曰:「不可,吾緣北方新有災荒,是故不以行,今豈宜不告以誤君乎?」遂不復售。而叔卿家苦貧,妻子饑寒不恤也。嗚呼,此八人者賢乎哉! 王導小名顏魯公書遠祖《西平靖侯顏含碑》,晉李闡之文也。云:「含為光祿大夫,馮懷欲為玉導降禮,君不從,曰:『王公雖重,故是吾家阿龍。』君是王親丈人,故呼王小字。」《晉書》亦載此事,而不書小字。《世說》:「王丞相拜司空,桓廷尉嘆曰:『人言阿龍超,阿龍故自超。』」呼三公小字, 晉人浮虛之習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