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文史通義    P 97


作者:章學誠
頁數:97 / 112
類別:史學論述

 

文史通義

作者:章學誠
第97,共112。
一、成文宜標作者也。班襲遷史,孝武以前,多用原文,不更別異;以《史》、《漢》同一紀載,而遷史久已通行,故無嫌也。他若詔令書表之屬,則因其本人本事而明敘之,故亦無嫌於抄錄成文。至《史記》贊秦,全用賈生三論,則以「善哉賈生推言」一句引起。《漢書·遷傳》全用《史記自序》,則以「遷之自序云爾」一句作收。雖用成文,而賓主分明,不同襲善。志為史體,其中不無引用成文,若如俗下之藝文選集,則作者本名,自應標於目錄之下。今若刊去所載文辭,分類載入考傳諸體,則作者本名易於刊去,須仍復如《史》《漢》之例,標而出之。至文有蔓長,須加刪節者,則以「其略曰」三字領起,如孟堅載賈誼諸疏之例,可也。援引舊文,自足以議論者,則如《伯夷列傳》中,入「其傳曰」云云一段文字之例,可也。至若首碼序引,後附論贊,今世纂家,多稱野史氏曰,或稱外史氏曰,揆之於理,均未允協;莫如直仿東漢之例,標出論曰、序曰之體為安。至反覆辨正,存疑附異,或加案曰亦可。否則直入本文,不加標目,隨時斟酌,均在夫相體裁衣耳。

一、傳體宜歸畫一也。列傳行述入藝文志,前書已辨其非。然國史取材邑志,人物尤屬緊要。蓋典章法令,國有會典,官有案牘,其事由上而下,故天下通同,即或偶有遺脫,不患無從考證。至於人物一流,自非位望通顯,太常議謚,史臣立傳,則姓名無由達乎京師。其幽獨之士,貞淑之女,幸邀旌獎,按厥檔冊,直不啻花名卯冊耳。必待下詔纂修,開館投牒,然後得核。故其事由下而上,邑志不詳備,則日後何由而證也?夫傳即史之列傳體爾。《儒林》、《遊俠》,遷《史》首標總目;《文苑》、《道學》,《宋史》又畫三科。先儒譏其標幟啟爭,然亦止標目不及審慎爾。非若後世志乘傳述碑版,統列藝文。及作人物列傳,又必專標色目,若忠臣、孝子、名賢、文苑之類,挨次排纂,每人多不過八九行,少或一二三行,名曰傳略。夫志曰輶軒實錄,宜詳於史,而乃以略體行之,此何說也?至於標目所不能該,義類兼有所附,非以董宣入《酷吏》,則於《周臣》闕韓通耳。按《史記》列傳七十,惟《循吏》、《儒林》而下九篇,標出總目。《漢書》自《外戚》、《佞幸》而上七篇,標出總目。江都傳列三策,不必列以《儒林》;東方特好詼諧,不必列入《滑稽》。傳例既寬,便可載瑰特之行於法律之外;行相似者,比而附之;文章多者,錄而入之。但以庸濫徇情為戒,不以篇幅廣狹為拘,乃屬善之善耳。



  
一、論斷宜守謹嚴也。史遷序引斷語,俱稱太史公曰云云,所以別於敘事之文,並非專標色目。自班固作贊,范史撰論,亦已少靡。南朝諸史,則於傳志之末,散文作論,又用韻語,仿孟堅自敘體作贊,以綴論文之後,屋下架屋,斯為多文。自後相沿,制體不一。至明祖纂修《元史》,諭宋濂等據事直書,勿加論贊。雖寓謹嚴之意,亦非公是之道。仆則以為是非褒貶,第欲其平,論贊不妨附入;但不可作意軒輊,亦不得故恣弔詭。其有是非顯然,不待推論,及傳文已極抑揚,更無不盡之情者,不必勉強結撰,充備其數。


  

一、典章宜歸詳悉也。仆言典章自上而下,可較人物為略,然是極言傳之宜更詳耳。學校祭祀,一切開載會典者,苟州縣所常舉行,豈可因而不載?會典簡帙浩繁,購閲非易。使散在州縣各志,則人人可觀,豈非盛事?況州縣舉行之典,不過多費梨棗十餘枚耳。今志多刪不載,未知所謂。

一、自注宜加酌量也。班史自注於十志尤多。以後史家文字,每用自注。宋人刻偽《蘇注杜詩》,其不可強通者,則又妄加「公自注」三字。後人覺其偽者,轉矯之曰:古人文字,從無自注。然則如司馬《潛虛》,自加象傳,又何如耶?志體既取詳贍,行文又貴簡潔,以類纂之意,而行紀傳之文,非加自注,何以明暢?但行文所載之事實,有須詳考顛末,則可自注。如《潛虛》之自解文義,則非志體所宜爾。

一、文選宜相輔佐也。詩文雜體入藝文志,固非體裁,是以前書欲取各體歸於傳考。然西京文字甚富,而班史所收之外,寥寥無覯者,以學士著撰,必合史例方收,而一切詩文賦頌,無昭明、李昉其人,先出而采輯之也。史體縱看,志體橫看,其為綜核一也。然綜核者事詳,而因以及文。文有關於土風人事者,其類頗夥,史固不得而盡收之。以故昭明以來,括代為選,唐有《文苑》,宋有《文鑒》,元有《文類》,明有《文選》,廣為銓次,鉅細畢收,其可證史事之不逮者,不一而足。故左氏論次《國語》,未嘗不引諺證謡;而十五《國風》,亦未嘗不別為一編,均隷太史。此文選志乘,交相裨益之明驗也。近楚撫於《湖廣通志》之外,又選《三楚文獻錄》。江蘇宋撫軍聘邵毗陵修《明文錄》外,更撰《三吳文獻錄》等集,亦佐《江南通志》之不及。仆淺陋寡聞,未知他省皆如是否?然即此一端,亦可類及。何如略仿《國風》遺意,取其有關民風流俗,參伍質證,可資考校,分列詩文記序諸體,勒為一邑之書,與志相輔,當亦不為無補。但此非足下之力所克為者,盍乘間為當事告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