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東周列國誌    P 75


作者:馮夢龍
頁數:75 / 355
類別:古典小說

 

東周列國誌

作者:馮夢龍
第75,共355。
襄王元年,春祭畢,命宰周公孔賜胙于齊,以彰翼戴之功。齊桓公先期聞信,復大合諸侯于葵邱。時齊桓公在路上,偶與管仲論及周事。管仲曰:「周室嫡庶不分,幾至禍亂。今君儲位尚虛,亦宜早建,以杜後患。」桓公曰:「寡人六子,皆庶出也。以長則無虧,以賢則昭。長衛姬事寡人最久,寡人已許之立無虧矣。易牙、豎貂二人,亦屢屢言之;寡人愛昭之賢,意尚未決,今決之於仲父。」管仲知易牙,豎貂二人奸佞,且素得寵于長衛姬,恐無虧異日為君,內外合黨,必亂國政。公子昭,鄭姬所出,鄭方受盟,假此又可結好,乃對曰:「欲嗣伯業,非賢不可。君既知昭之賢,立之可也。」桓公曰:「恐無虧挾長來爭,奈何!」管仲曰:「周王之位,待君而定,今番會盟,君試擇諸侯中之最賢者,以昭托之,又何患焉!」桓公點首。

比至葵邱,諸侯畢集,宰周公孔亦到,各就館舍。時宋桓公禦說薨,世子茲父讓國于公子目夷,目夷不受,茲父即位,是為襄公。襄公遵盟主之命,雖在新喪,不敢不至,乃墨衰赴會。管仲謂桓公曰:「宋子有讓國之美,可謂賢矣。且墨衰赴會,其事齊甚恭,儲貳之事,可以托之。」桓公從其言,即命管仲私詣宋襄公館舍,致齊侯之意。襄公親自來見齊侯,齊侯握其手,諄諄以公子昭囑之:「異日仗君主持,使主社稷。」襄公愧謝不敢當,然心感齊侯相托之意,已心許之矣。



  
至會日,衣冠濟濟,環珮鏘鏘。諸侯先讓天使升壇,然後以次而升。壇上設有天王虛位,諸侯北面拜稽,如朝覲之儀,然後各就位次。

宰周公孔捧胙東向而立,傳新王之命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賜伯舅胙。」齊侯將下階拜受,宰孔止之曰:「天子有後命,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桓公欲從之,管仲從旁進曰:「君雖謙,臣不可以不敬。」桓公乃對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敢貪王命,而廢臣職乎!」疾趨下階,再拜稽首,然後登堂受胙,諸侯皆服齊之有禮。

桓公因諸侯未散,復申盟好,頌周《五禁》曰:「毋壅泉,毋遏糴,毋易樹子,毋以妾為妻,毋以婦人與國事。」誓曰:「凡我同盟,言歸於好。」但以載書,加于牲上,使人宣讀,不復殺牲歃血。諸侯無不信服。髯翁有詩云:

紛紛疑叛說春秋,攘楚尊周握勝籌。

不是桓公功業盛,誰能不歃信諸侯。

盟事已畢,桓公忽謂宰孔曰:「寡人聞三代有封禪之事,其典何如。可得聞乎?」宰孔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封泰山者,築土為壇,金泥玉簡以祭天,報天之功;天處高,故崇其土以象高也。禪梁父者,掃地而祭,以象地之卑;以蒲為車,葅秸為藉,祭而掩之,所以報地。三代受命而興,獲祐于天地,故隆此美報也。」桓公曰:「夏都于安邑,商都于亳,周都于豐鎬。泰山、梁父去都城甚遠,猶且封之禪之。今二山在寡人之封內,寡人欲徼寵天王,舉此曠典,諸君以為何如?」宰孔視桓公足高氣揚,似有矜高之色,乃應曰:「君以為可,誰敢曰不可!」桓公曰:「俟明日更與諸君議之。」諸侯皆散。


  

宰孔私詣管仲曰:「夫封禪之事,非諸侯所宜言也,仲父不能發一言諫止乎?」

管仲曰:「吾君好勝,可以隱奪,難以正格也。夷吾今且言之矣!」

乃夜造桓公之前,問曰:「君欲封禪,信乎?」

桓公曰:「何為不信?」

管仲曰:「古者封禪,自無懷氏至于周成王,可考者七十二家,皆以受命,然後得封。」

桓公艴然曰:「寡人南伐楚,至于召陵;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西涉流沙,至于太行,諸侯莫余違也。寡人兵車之會三,衣裳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雖三代受命,何以過于此?封泰山。禪梁父,以示子孫,不亦可乎?」

管仲曰:「古之受命者,先有禎祥示征,然後備物而封,其典甚隆備也,鄗上之嘉黍,北里之嘉禾,所以為盛;江淮之間,一茅三脊,謂之‘靈茅',王者受命則生焉,所以為藉;東海致比目之魚,西海致比翼之鳥,祥瑞之物,有不召而致者,十有五焉。以書史冊,為子孫榮,今鳳凰、麒麟不來,而鴟鴞數至;嘉禾不生而蓬蒿繁植,如此而欲行封禪,恐列國有識者必歸笑于君矣!」

桓公嘿然,明日,遂不言封禪之事。

桓公既歸,自謂功高無比,益治宮室,務為壯麗。凡乘輿,服禦之制,比于王者。國人頗議其僭。

管仲乃于府中築台三層,號為「三歸之台」,言民人歸、諸侯歸、四夷歸也。又樹塞門,以蔽內外;設反坫,以待列國之使臣。鮑叔牙疑其事,問曰:「君奢亦奢,君僭亦僭,毋乃不可乎?」管仲曰:「夫人主不惜勤勞,以成功業,亦圖一日之快意為樂耳。若以禮繩之,彼將苦而生怠;吾之所以為此,亦聊為吾君分謗也,」鮑叔口雖唯唯,心中不以為然。

話分兩頭,卻說周太宰孔自葵邱辭歸,于中途遇見晉獻公亦來赴會,宰孔曰:「會已撤矣。」獻公頓足恨曰:「敝邑遼遠,不及觀衣裳之盛,何無緣也?」宰孔曰:「君不必恨。今者齊侯自恃功高,有驕人之意。夫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齊之虧且溢,可立而待,不會亦何傷乎?」獻公乃回轅西向,于路得疾,回至晉國而薨。晉乃大亂,欲知晉亂始末,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里飼牛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