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儒學案    P 54


作者:黃宗羲
頁數:54 / 462
類別:中國哲學

 

明儒學案

作者:黃宗羲
第54,共462。
許璋字半圭,越之上虞人。淳質苦行,潛心性命之學。白袍草屨,挾一衾而出,欲訪白沙於嶺南。王司輿送之詩云:「去歲逢黃石,今年訪白沙。」至楚,見白沙之門人李承箕,留大 山中者三時,質疑問難。大 語之以靜坐觀心,曰:「拘拘陳編,曰居敬窮理者,予不然。嘐嘐虛跡,曰傍花隨柳者,予不然。罔象無形,求長生不死之根者,予不然。」先生亦不至嶺南而返。陽明養病洞中,惟先生與司輿數人,相對危坐,忘言冥契。陽明自江右歸越,每訪先生,菜羹麥飯,合宿不厭。先生歿,陽明題其墓曰:處士許璋之墓。

先生於天文、地理、壬遁、孫吳之術,靡不究心。正德中,嘗指乾象謂陽明曰:「帝星今在楚矣。」已而世宗起於興邸。其占之奇中如此。



  
王黃轝先生文轅

王文轅字司輿,號黃轝子,越之山陰人。七歲時,拾遺金一鐉,坐待失者歸之。既長多病,遂習靜隱居,勵志力行,鄉人咸樂親之。讀書多自得,不牽章句。

嘗曰:「朱子註說多不得經意。”聞者怪之。惟陽明與之友,莫逆也。陽明將之南、贛,先生語其門人曰:「陽明此行。

必立事功」,問其故:曰「吾觸之不動矣。」其後先生歿,陽明方講良知之學,時多訕之者,歎曰:“安得起王司輿於九原乎?」

陽明傳信錄

暇日讀《陽明先生集》,摘其要語,得三卷。首《語錄》,錄先生與門弟子論學諸書,存學則也;次《文錄》,錄先生贈遺雜着,存教法也;又次《傳習錄》,錄諸門弟子所口授於先生之為言學、言教者,存宗旨也。先生之學,始出詞章,繼逃佛,老,終乃求之《六經》而一變至道,世未有善學如先生者也,是謂學則。先生教人,吃緊在去人欲而存天理,進之以知行合一之說,其要歸於致良知,雖累千百言,不出此三言為轉註,凡以使學者截去之繞,尋向上去而已,世未有善教如先生者也,是謂教法。

而先生之言良知也,近本之孔、孟之說,遠溯之精一之傳,蓋自程、朱一綫中絶,而後補偏救弊,契聖歸宗,未有若先生之深切着明者也,是謂宗旨。則後之學先生者,從可知已。不學其所悟而學其所悔,舍天理而求良知,陰以叛孔、孟之道而不顧,又其弊也。說知說行,先後兩截,言悟言參,轉增學慮,吾不知於先生之道為何如!間嘗求其故而不得,意者先生因病立方,時時權實互用,後人不得其解,未免轉增離歧乎?宗周因於手抄之餘,有可以發明先生之藴者,僭存一二管窺,以質所疑,冀得藉手以就正於有道,庶幾有善學先生者出。


  

而先生之道傳之久而無弊也。因題之曰「傳信」雲。崇禎己卯七月既望,後學劉宗周書。

《陽明傳信錄》 語錄

刊落聲華,務於切己處着實用力。所謂靜坐事,非欲坐禪入定,蓋因吾輩平日為事物紛拏,未知為己,欲以此補小學收放心一段功夫耳。明道云:「纔學便須知有着力處,既學便須知有得力處。」諸友宜於此處着力,方有進步,異時始有得力處也。

學要鞭闢近?着己,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為名與為利,雖清濁不同,然其利心則一。謙受益,不求異於人而求同於理。此數語宜書之壁間,常目在之。

舉業不患妨功,惟患奪志,只如前日所約,循循為之,亦自兩無相礙。所謂知得,則灑掃應對便是精義入神也。(與辰中諸生)(刊落聲華,是學人第一義。)

志道懇切,固是誠意,然急迫求之,則反為私己,不可不察也。日用間何莫非天理流行,但此心常存而不放,則義理自熟。孟子所謂「勿忘勿助」,深造自得者矣。(答徐成之)(此語自是印過程、朱。



聖人之心,纖翳自無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駁雜之鏡,須痛加刮磨一番,盡去其駁蝕,然後纖塵即見,纔拂便去,亦自不消費力,到此已是識得仁體矣。若駁雜未去,其間固自有一點明處,塵埃之落,固亦見得,亦纔拂便去,至於堆積於駁蝕之上,終弗之能見也。此學利困勉之所由異,幸弗以為煩難而疑之也。

凡人情好易而惡難,其間亦自有私意氣習纏蔽,在識破後,自然不見其難矣。古之人至有出萬死而樂為之者,亦見得耳。向時未見得向?面意思,此工夫自無可講處,今已見此一層,卻恐好易惡難,便流入禪釋去也。昨論儒釋之異,明道所謂「敬以直內則有之,義以方外則未」,畢竟連敬以直內亦不是者,已說到八九分矣。

(答黃宗賢、應原忠)(已見後方知難,政為此鏡子時時不廢拂拭。在儒釋之辨,明道尚泛調停,至先生始一刀截斷。)

仆近時與朋友論學,惟說立誠二字。殺人須就咽喉上着刀,吾人為學當從心髓入微處用力,自然篤實光輝,雖私慾之萌,真是紅爐點雪,天下之大本立矣。若就標末籹綴比擬,凡平日所謂學問思辨者,適足以為長傲遂非之資,自以為進於高明光大,而不知陷於狠戾險嫉,亦誠可哀也已。(誠無為,便是心髓入微處,良知即從此發竅者,故謂之立天下之大本。

看來良知猶是第二義也。)

吾輩通患,正如池面浮萍,隨開隨蔽。未論江海,但在活水,浮萍即不能蔽。何者?活水有源,池水無源,有源者由己,無源者從物,故凡不息者有源,作輟者皆無源故耳。(以上與黃宗賢)(開處不是源,莫錯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