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巴菲特    P 23


作者:魯文斯坦
頁數:23 / 153
類別:商業人物

 

巴菲特

作者:魯文斯坦
第23,共153。
沒有人知道,但是意見聽取會的真正意圖和它所陳述出來的意圖實際上是不同的。這是政治家有們重新想對華爾街探底的熱望。從J.P.摩根公司的時代開始的每一代的金融教父都被召集到華盛頓。當格雷厄姆出現時,委員會主席J.威廉。

富布萊特十分清楚地意識到他是這個時代裡出色的股票挑選家。富布萊特十分渴望能挖掘出他的秘密。於是他仔細詢問交易的各個方面。



  
許多時候,他看上去很像一個準備打電話給經紀商的人。

主席先生:格雷厄姆先生,聯繫到您自己的公司來說……您如何判斷某種特殊情形有沒有被低估的呢?

格雷厄姆很有耐性地把參議員帶進了學校。有一次,當格雷厄姆對股票期權表示出自己的懷疑態度時,富布萊特極力想謅媚他一番。

主席先生:我非常同意您的觀點。

格雷厄姆:議員先生,我可無意想用自己的觀點來博得您的贊同。

最後,富布萊特終於談到了核心的問題。

主席先生:最後一個問題。當你發現了某個特殊的情形,並且您僅憑臆想判斷你可以用10美元買下,而它是值30美元的,於是你買進一些。但您只有當許許多多其他的人們認為它確實值30美元的時候您才能實現您的利潤。這個過程是如何產生的——是作宣傳呢?還是什麼別的?

他又重述道:是什麼原因促使一種廉價的股票發現自己的價值呢?



  
格雷厄姆:這正是我們行業的一個神秘之處。對我和對其他任何人而言,

它一樣神奇。(但是)我們從經驗上知道最終市場會達到它的價值。

雖然他的答案省略了許多東西,但這正是巴菲特創業的基礎。股票會回歸到自身的價值,因此,一個堅信自己判斷的投資者要有耐心。

但格雷厄姆自己對此不再有任何興趣了。在意見聽取會設立一年之後的1956年,他退休回到了貝弗利希爾斯,在加州洛杉磯分校教書,他和自己的妻子以及一位女法語教師一起追求着一種撰寫金融著作、滑雪、讀古典文學書籍的生活。他把自己許多的金錢都花在慈善事業上,他認為任何在自己名下有多於100萬美元財產的人都是十足的傻瓜。

格雷厄姆—紐曼公司的業績相當不錯,但並不十分可觀,從 1945年到1946年它每年贏利17.4%,和標準普爾500的水平相平齊。然而這個數字並沒有包括它最成功的投資項目——它的GEICO股份——它們已經分配給格雷厄姆—紐曼公司股東了。所有在1956年一直持有GEICO股票的人都獲得了比標準普爾500高出一倍的收益。

但是巴菲特默默在做着自己的投資,他取得了更好的業績。自從 1950年離開大學校園以來,巴菲特的個人資本已由9800美元激增到了14萬。現在他有了賭注,他又想回到家鄉奧馬哈了。站在火車站平台上,四周滿是紐約的人來潮往,他明白這並不是他嚮往的生活。

1956年的春天,他和蘇茜在昂德伍德大街上租了一間房子,正好離巴菲特家的雜貨店兩個街區遠。這次巴菲特再也沒有受僱於人的念頭了。51日那天,就是他剛到奧馬哈的那天,他把一幫家人和朋友們組織起來。有限的7個成員:姐姐多麗絲和她的丈夫,艾麗絲姑媽,多克。

湯普森——他以前室友和他的母親,還有他的律師丹。莫內——籌集了105000元資金,巴菲特作為總合夥人,投入了100美元,雖然這是個很小的數目,但是巴菲特不再是為他的父親或本。格雷厄姆掙錢了,而是為他自己的合夥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

那段時間,格雷厄姆—紐曼的一位投資者同時也是一位物理學家霍默。道奇向格雷厄姆提了一個人們常常提起的問題:「誰將繼承您的衣鉢?」

格雷厄姆暗示說是沃倫。巴菲特。當道奇在車後牽了一艘獨木舟驅車往西去度暑假時,他在奧馬哈作了停留。他和巴菲特簡短地談了幾句,然後答應投入120000資金。

如今巴菲特有了三個小的合作企業,同時他開始預測他的家庭聯營會有某種更好的發展。8月份,他回到紐約,最後一次參加格雷厄姆—紐曼公司的股東大會。他對格雷厄姆的另一門徒埃德。安德森提到,他正考慮遵循格雷厄姆的模式建立一個合夥企業——也許最低要有5萬資金。

然而誰又能說他是否能接過格雷厄姆的火炬呢?當股東們正式投票決定格雷厄姆—紐曼公司不復存在的時候,一個名叫盧。格林的投資者諷刺他,讚美了一番格雷厄姆,曼哈頓交易所的負責人宣稱格雷厄姆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沒能發掘出賢人。格林為了清楚地划出這條界線,詳盡地解釋道:“格雷厄姆之所以不能繼續經營下去,是因為他們能夠委任的唯一人選是沃倫。巴菲特。

而又有誰想和巴菲特去打交道呢?“

4創業

一系列的市場決策,不管你是否相信,都在疊加成對一個人品性的刻劃。

——亞當。史密斯 《金錢遊戲》隨着合夥人企業的建立並開始運作,巴菲特被一種看似古怪的憂慮所困擾着。正如他寫信給「大男孩」(傑裡。奧蘭斯)所說,他害怕到最後自己的企業變得過于龐大,從而金錢會將他的孩子們腐蝕。

他甚至找不出「一種符合邏輯的方法來處理這些金錢」。

目前這還沒有成為一個問題,但是樂觀地來看,它是會發生的,我想了半天也沒有什麼結果。我敢肯定自己的確不想留給孩子們大堆的金錢,除非等我再老點,等我有時間看看這些孩子是否已經成材後再這樣做。然而,留給他們多少錢,剩下的錢怎麼辦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讓我大傷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