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宋詞鑑賞    P 509


作者:蘇軾等
頁數:509 / 521
類別:古典詞曲

 

宋詞鑑賞

作者:蘇軾等
第509,共521。
「紅甆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天雲氣」,寫龍涎被焙製成的各種形狀,和被焚時的情景。「紅甆」指存放龍涎香之紅色的甆盒,「候火」指焙制時所需等候的慢火。至于「冰環玉指」則當指龍涎香製成的形狀。

王沂孫把「冰環」與「玉指」連言,如同寫女子之纖手玉環,遂使讀者頓生無數想象。前面還有着「乍識」二字,用得奇巧。一「乍」字但通出初睹佳人的驚喜之狀,寫出龍涎香之珍貴與味之精美。「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天雲氣」,真切地寫出了龍涎香被焚時「翠煙浮空,結而不散」的實景,而且更在簾前一縷翠影的縈迴中,暗示了多少磨難而不毀兩情繾綣的相思,更在海天雲氣的依稀想象中,暗示了多少對當年海上的「孤嶠蟠煙」的懷念。



  
上半闕在一縷香煙的縈迴縹緲中,把對龍涎香製作的過程做了總結。下半闋從「幾回殢嬌半醉」到「小窗深閉」,通過上闕龍涎香本身的敘寫,而開始回憶起當年在焚香之背景中的一些可懷念的情事來。

「幾回」是懷想當年之事也。「殢嬌半醉」的「殢」原為慵倦之意,此處意為半醉時的嬌慵之態,自當為男子眼中所見女子之情態。此着重寫焚香一事。「剪春燈、夜寒花碎」,接寫女子之動作,寫一女子之剪燈花而已,春是「春」燈,花為碎花,便顯出了無限嬌柔旖旎之情調,「夜寒」則以窗外之寒冷反襯窗內之溫馨。

「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窗外的嚴寒飛雪「深閉」的「小窗」中「殢嬌半醉」之人的「剪春燈」此處寫情寫事,出語甚妙。「故溪」,原為當日故園家居時所經常享有之情事,又遙遙與前面的「幾回」相呼應。龍涎香之所以可貴,原在其有着一種「翠煙浮空,結而不散」的特質,特別是在「密室無風處」。此處寫人事是虛筆,實乃寫龍涎香也。

「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樽前舊風味」把前面所着意描寫的焚香、剪燈等溫馨旖旎的情事,驀然一筆掃空,有無限悲歡今昔之感在於言外。「荀令」據習鑿齒《襄陽記》所載云:「荀令君至人家坐幕,三日香氣不歇。」指的是三國時代尚書令荀彧。「荀令」素愛熏香。

「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樽前舊風味」,王沂孫意為如今之荀令已經老去,無復當年愛熏香之風情況味矣。「頓」字,刻意描寫光陰之消逝、年華之老去恍如石火、電光之疾速。「樽前」則正與前面之「殢嬌半醉」相呼應,可見其溫馨如彼之往事,固久已長逝無回,甚至在記憶中也難於追憶了。因而「總忘卻」忘卻不易,因此「謾惜余熏,空篝素被」,無限往事雖空而舊情難已。

「篝」字指的是熏香所用的熏籠,香于籠中而熏的衣物。如今既已不復有熏香之事,是「篝」內已「空」矣。獨留一絲悵然而已。

然而此「余熏」雖然尚在,而往事則畢竟難回,故曰「謾惜余熏」也。碧山此詞,于結尾之處,寫一種難以輓回的悲哀,讓人低回宛轉、悵惘無窮,所寫的主題雖然只是無生命、無感情的龍涎香,多借用典故,但在豐富的想象和精心地組織和安排下,讓「物」有人情。  

仇遠詞作鑒賞 生平簡介

仇遠(1247-?)字仁近,一字仁父,號山村,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間與白挺同以詩名,人謂之仇白。張雨、張翥、莫維賢皆出其門。宋亡後,《樂府補題》及月泉吟社皆有其詩詞。


  

大德九年(1305),為溧陽州學教授。方回《桐江續集》卷三四《送仇仁近溧陽教序》曰:「吾友山村居士仇君遠仁近,受溧陽州教,年五十八矣。」尋以杭州知事致仕,自號近村,又號山村民。延祐七年(1320)張翥作《最高樓。

為山村仇先生壽》詞云:「方寸地,七十四年春。」蓋享高年據馮登府《無絃琴譜跋》,仇遠家餘杭後垕上之仇山,高文簡為作《山村圖》。

後居虎林白龜池上。晚,歸老西湖,偕林昉、白龜池、吳大有、胡仲弓輩七人,以詩酒送年。卒葬杭州北山棲霞嶺下。有《金淵集》六卷,《仇山村遺集》一卷。

詞有《無絃琴譜》二卷,刻於《疆村叢書》。嘗為張炎《山中白雲詞》作序,自謂「詞尤難於詩”。“予幼有此癖,老頗知難,然已有三數曲流傳朋友間,山歌村謡,豈足與叔夏詞比哉。」

●齊天樂·蟬  仇遠

夕陽門巷荒城曲,清音早鳴秋樹。

薄剪綃衣,涼生鬢影,獨飲天邊風露。

朝朝暮暮。

奈一度淒吟,一番淒楚。

尚有殘聲,驀然飛過別枝去。

齊宮往事謾省,行人猶與說,當時齊女。

雨歇空山,月籠古柳,彷彿舊曾聽處。

離情正苦。

甚懶拂冰箋,倦拈琴譜。

滿地霜紅,淺莎尋蛻羽。

仇遠詞作鑒賞

仇遠也是由宋入元時人。王沂孫曾有同調同題的詞,影射楊璉真伽盜竊南宋帝后陵寢的暴行。仇遠這首詞和其風格極為相近,也是借詠蟬寄寓了深沉的家國之思,身世之痛。

「夕陽門蒼荒城曲」:返照夕陽,蕭條門巷,地僻城荒,渲染了悲涼氣氛。接着把筆觸轉向吟詠的主體秋蟬。「清音早鳴秋樹」:蟬鳴聲淒清幽怨,從樹上傳出,使人秋意頓生。「早鳴」二字意謂有傾訴不盡的愁苦。

薄剪綃衣改用擬人手法摹繪其身姿:清秋時節,露冷風寒,可是她仍然穿著極薄的「綃衣」。獃立枝頭,獨自忍受着寒冷和空寂的煎熬。「涼生鬢影」是示現通體皆寒的形象。時令的轉換和環境的變遷使其痛苦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