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蜀山劍俠 卷二上    P 31


作者:平江不肖生
頁數:31 / 278
類別:武俠科幻

 

蜀山劍俠 卷二上

作者:平江不肖生
第31,共278。
當下給他吃了一粒丹藥,也就放過一邊。他卻不想尉遲火縱然劍術造就不及他深,但是從師多年,已能飛行絶跡,身劍相合,豈是一夜風露和那些毒氣所能侵襲?這一大意,几乎害了尉遲火性命,這且留為後敘。

尉遲火眼藥之後,頭暈稍好,兩人商量下手之策。因聽苦行頭陀說,妖物天生異稟,全身只要一見風,便變成了鋼鱗鐵骨。只當胸前有一白團,是它心竅,連那初出土時兩隻後爪,比較柔嫩。別處縱用飛劍斬斷,也不能將它除去。



  
且這東西最靈,一受傷,自知不敵,便要化風逃走,無法跟尋。算計妖物從地穴中一出土,必往谷口方面衝出,到時着尉遲火在谷底危崖頂上,居高臨下,運用元神,指揮飛劍,靜等笑和尚搶珠到手,先用飛劍斬去那兩隻後爪,妖物必然負痛回身。笑和尚再駕無形遁光,從前面遠處動用飛劍,乘它後爪斬斷、前爪登起之時,直刺它的心竅。雙管齊下,前後夾攻,以防它棄珠不要,入土遁走,異日又為禍人世。

計議停妥,不覺到了下午。這次不比往日,夕陽銜山,異聲便起,谷內外宛似百十畝晴雲籠罩,邪彩氖氫。二人看了,暗自心驚。待了一會,異聲漸厲,彷彿是喚二人名字。

二人雖是預知厲害,屏息凝神,不去理它,笑和尚還可,尉遲火已覺聞聲心顫,煩躁不寧。

子夜過去,一粒鮮紅如火的明星,倏地從彩霧濃煙中疾如星飛,往上升起,紅光閃耀,照得妖穴左近的毒氛妖霧,如蒸雲蔚霞,層絹籠彩,五色變幻,絢麗無儔。耳邊又聽軋軋兩聲,接着飛起兩串綠星,都有碗大,每串約有二十多個,綠閃精瑩,光波欲活,隨着先前紅星,互相輝映,在五色煙霧中,上下飛翔。舞到極處,恰似兩條綠色蛟龍,同戲火珠。忽而上出重霄,映得滿山都是紅綠彩影,忽而下落氛圍,變成無數星燈。



  
氤氳明滅,若隱若現。

尉遲火看到奇處,不由目定神移,幾番出聲呼怪,俱被笑和尚止住。等到天將見曙,紅綠火星漸漸由高而低,由疾而緩,倏地衝霄三次,瞥然下落,沒入妖穴,不見蹤影。陽光升起,妖雲猶未散去,仍如五色輕紗霧毅,籠罩崖穴。只尉遲火昨早所見妖穴附近的黃煙,始終沒有出現,未免又疏忽過去。

算計過了今晚,明日正午端陽,便該是妖物出土之期。二人恐驚動妖物,一同飛到遠處,各將飛劍放出,互相演習了一陣。尉遲火不知怎的,總覺人不對勁,氣機不能自如,吃力勉強。向笑和尚要了一粒丹藥服下,又運用了兩個時辰內功,一同回至天蠶嶺。

此番不往妖穴查看,只在附近周圍巡視,以防萬一有異派妖人潛伏。這連日查看結果,只到處都是些零亂鳥毛,鳥身卻不見一個,野獸自然早已絶跡。知道這些飛禽俱為妖物吞食,吃剩羽毛,隨風飛散。

且喜別的尚無異兆,當下回到風子土穴。尉遲火獨自坐在石床上進食,忽然失聲道:「笑師兄,我們先後在這土穴來了多少次,你覺着有些和別處異樣麼?」笑和尚問是為何?尉遲火道:"先我並不覺得,這些年蒙恩師指教,已能寒熱不侵。自從前晚到谷口轉了一下,便覺身上煩熱,連服兩次丹藥,也未全好。我只一坐在這石頭上,心裡便涼爽起來。

起初還認為是偶然,今早聽了那妖物怪聲,又同你練了一回劍,老是心煩發熱,神志不寧。適纔進來,又坐在這石頭上,一會便寧貼了許多。莫不這石頭還有些異處?"笑和尚日來一心只在除妖搜敵,百事俱未在心,一聞此言,不禁起了好奇之想,叫尉遲火起來,仔細端詳這土穴和那塊大石形勢,看出那土穴附在崖腳,泥石夾雜,並無別的異處。五月天氣,穴內自較外面涼爽,原不足奇。

那塊大石是風子昔日睡處,雖然是一塊方形青石,卻是通體整齊,有六尺見方,四面端正,出土約有三尺,下截埋在地裡。穴口太小,風子縱有天生神力,決難運進。石身又是那般四周平滑光潔,穴內清涼,撫石卻有溫意。據風子說,本是狐獾之類扒掘的巢穴,何以洞裡面卻藏着這一塊方石?越看越覺希奇,左右暫時無事,想查個水落石出。

略一尋思,先不動石,二人合力將石旁亂石泥沙用劍撥開。然後用穴中風子留下的鍬鏟,不一會工夫,便將那石扒見了底。細一端詳,竟是上下四方,高下如一,毫釐不差。憑二人神力,毫不費事將石抬開,往下一看,粗如人臂的黃精,似無數黑蟒般,糾纏盤結做一堆,也不知有多少。

笑和尚折了一截來嘗,入口甘芳,勝似先前所食十倍。猛然心中一動,大喜道:"斬妖之後,師弟將乾天火靈珠讓我獨享,受之有愧。今見這石形如此奇異,起初以為有別的寶物藏在下面,今見這好而又多的黃精附生石底,先前你又有清心感覺,定是石中寶物靈氣感應。再說石中如無寶物,外形決不會如此整齊,如人工磨就一般。

說不定還能幫助明日除妖之事,也未可知。不過我雖常聽師父說,莽蒼山萬年美玉晶英結成溫玉蓮花,與將來光大峨眉門戶有關,只是還不到出世之期,也只聽說,沒有見過。這石頭摸上去倒也溫熱,可不知裡面是否也藏有溫玉之類的寶物?既經發現,又有這半日餘閒,其勢不能放過,憑我二人飛劍,不難削石如泥,但是不知此石來歷,要在無心中損毀了,豈不可惜?石形四方,寶物必定蘊藏石中。我較你略微細心,還是由我一人動手,如能僥倖得着寶物,仍贈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