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蜀山劍俠 卷二上    P 55


作者:平江不肖生
頁數:55 / 278
類別:武俠科幻

 

蜀山劍俠 卷二上

作者:平江不肖生
第55,共278。
且行且說,所談儘是以前舊事和英瓊得劍經過。剛走到昨晚降落之地,金蟬的眼尖,看見北山密林掩覆中,後面廣崖中間,似有一條尺許寬的狹縫,從叢樹隙裡望過去,彷彿看見裡面花樹藤蘿,交相披拂。不由動了好奇之想,拉了笑和尚,徑往密林裡走了過去。近前一看,那片峻險高崖,依然一片完整,並無縫隙。

若在別人,必然回去。金蟬自信不會錯看,猛一轉身,忽然大悟,回頭笑道:「在這裡了!」原來剛纔站處是一片山坡,由坡上到坡下,少說也有二十來丈。那些密林俱是多年古木,合抱參天,雖是上下叢生,因為生得太密,將地形遮住,遠看斜平,似無高低。那岩縫生在半崖腰間,二人談笑忘形,所以一時矇住。



  
及至回看來路,上下相去甚高,舉頭一望,才看出危崖撐天,中腰裂開一條十來丈長的窄縫,寬處不過一尺,上下俱被藤蘿矮松遮掩,只剛纔所見之處,略微稀疏。飛身上了隙口,往裡一看,竟是一個極黝深曲窄的岩孔,斜坡向下,形勢奇險,猿揉都難飛渡。盡頭處似見天光,照見花影閃動,知有奇境。二人因不能並肩而行,駕着劍光一前一後,順斜坡往下飛走。

到了有天光處一看,只是一個天窗,直達崖頂,中通一綫,並沒有什麼奇境,不禁有些失望。笑和尚正想招呼金蟬回去,金蟬仍不死心,答道:"當初我們在峨眉開闢凝碧崖時,也是走到盡頭,是一個突出的孤崖,上極青冥,下臨無地,幽暗逼窄,毫無意思。若非李英瓊師妹去過,又有神鵰領路,也不會發現仙府奇景。反正沒事,別處找也是一樣,這岩孔生得太古怪,總要尋個水落石出,我才死心。

"

正說之間,忽見左側一個稍寬的所在,壁上藤蔓中似有銀光閃閃。笑和尚忙拉了金蟬一把,悄悄飛身過去。金蟬早已看出一些跡象,猛伸手將壁上藤蔓揭起,現出一個極窄小的洞口。一個秀眉虎目、隆準豐額的白衣少年,長身玉立,英姿颯爽,滿臉笑容,站在那裡。



  
二人未及發言,那少年已開口問道:「二位敢莫是峨眉同道麼?」二人見那少年一臉正氣,雖不認識,知非異教中人,甚是心喜。金蟬忍不住先答道:「正是峨眉掌教之子齊金蟬。這位是東海三仙、苦行禪師門下弟子笑和尚。道友何以知我二人來歷?」那少年聞言,慌忙下拜道:"原來是二位師兄。

小弟乃是太湖西洞庭山妙真觀方丈嚴師婆的侄孫,賤名嚴人英,新近拜在峨眉醉道人門下。奉師尊之命,來此等候一人。「說時,臉上微微一紅,略頓了一頓,又說道:」那人該要明日才來,秘助她得一口長眉真人遺留的青索劍。到手以後,再和她一同去助剛纔二位師兄所說的李英瓊師姊,同盜溫玉。

來時師父曾說,妖人厲害,就是明日那二位師姊同來,借紫郢、青索二劍之力,也不過將他逐走,並不能就此除去。小弟道淺才疏,吩咐到此覓地潛伏,不可妄動。那晚小弟也曾冒險到北山一探,果然妖人佈置嚴密,難以下手。彼時曾見月光下一團紫光,護着一隻大黑雕往東飛去。

小弟劍光在黑夜中極為顯目,也幸妖人只顧追趕那道紫光,不曾發現小弟,不敢逗留,就回來了。「笑和尚一聽是長眉真人同輩的劍仙、碧雯仙子嚴師婆的侄孫,又是醉道人新收弟子,同門一家,越發欣喜,忙着還禮。聽完答道:」昨晚銀光,竟是你麼?真正門下無虛。我二人找了一夜,也未發現,不想無心相遇,真妙極了!"金蟬也喜得不住拍手。

人英謙道:"二位師兄大誇獎。我日前到此,無心中尋見這座洞府,裡面奇景甚多,外人且難發現呢。今早還探出一條甬道,直通妖人洞旁一個古樹穴內,明日盜玉,甚是有用。剛剛將這條路打通回來,行至此間,看見洞外漏進天光,才知這裡還有這麼一個小洞,正在察看,忽聽見二位師兄說話聲音。

我知這裡是一個夾岩壁,下面有一凹窟,潛伏着千百馬熊,甚是兇猛,除了奇人異士,常人絶難到此。因不知就裡,伏在一旁靜聽。後來聽清是自己人,正想用劍斬去藤蔓,出來相見,不想已被二位師兄發現。二位師兄想必也是為了盜玉之事而來,正好合力進行。

請到裡面看看,如果合意,大家同住此間,豈不有趣?「金蟬正要答言,笑和尚道:」話說起來太長,我們入洞再詳談吧。"人英聞言,舉手揖客。

二人進洞一看,那洞口也是一個天然生就的岩隙,僅有數尺寬的一塊大石可以容足,裡面甚是幽暗。石盡處直落千尋,只底層隱隱見有光亮,彷彿甚是寬敞。人英已駕起銀光在前引導,劍光照見兩面壁上,儘是碧油油的薛蘿香草,萬綠叢中,時見嫣紅數點,越顯幽艷。

也不知是什麼奇花異草,撲鼻清香,中人欲醉。只可惜生在這種幽暗深邃,不透天光的岩洞以內,清標獨秀,終古孤芳,不能供人賞玩罷了。劍光迅速,轉眼到達地面,才將那段千尋高下的岩洞走完,豁然開朗,現出一座洞府。落腳處是一同廣大石室,洞壁如玉,當中一座黑石丹爐,雲床石鼓,設備齊全。

石壁上懸嵌着栲栳大一團銀光,照在四壁透明鐘乳上面,真個是金庭玉柱,錦屏珠纓,五色迷離,莊嚴華美。人英先領二人巡視大小石室,共有二十餘間,每間俱有剛纔所見的銀光,大小不同,因室而異。及至到了洞外一看,正門是個方形,高有兩丈,上面有「清虛奧區人間第十七洞天」十一個古篆字。洞門外仍被山石覆住,地平若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