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隋唐演義    P 316


作者:褚人穫
頁數:316 / 317
類別:古典小說

 

隋唐演義

作者:褚人穫
第316,共317。
指着那素衣仙女道:「此位乃內苑凌波池中的龍女,昔日上皇曾于夢中見之,為鼓胡琴,作凌波曲,醒來猶能記憶,因立龍女廟于凌波池上,即此是也。龍女與河伯有親,我常得與相會。後來龍女被選入蕊珠宮,我因是亦得常常至此。那梅妃江采蘋,宿世原是蕊珠宮仙女,兩番謫落人間,今始仍歸本處。他塵緣已盡,今雖在此,汝未可得見。那楊阿環宿孽未償,幸生人世,以了塵緣,卻又驕奢淫佚,多作惡孽,今孽報正未已,安得在此?汝欲訪他,可往別處去。」
通幽道:「梅妃既不可見,必須訪得楊妃蹤跡,才好覆上皇之命,望仙女指示則個。」
素衣仙女道:「你只顧向東行去,少不得有人指示你。」
說罷,拉著綉衣仙女,轉步入宮去了。


  
通幽果然趁着雲氣望東而行,來到一座高山上,說不盡那山上的景緻,遙見蒼松翠柏之下,坐著三位仙翁:二仙對棄,一仙旁觀。通幽上前鞠躬參謁。二位輟奔而笑,通幽叩問二位仙姓氏,那坐上首的仙翁道:「我即張果,此二人即葉法善、羅公遠也。我等與上皇原有宿因,故嘗周旋于其左右,奈他俗緣沉着,心志蠱惑,都忘卻本來面目,故且舍之而去。他今已老矣,嬖寵已都喪亡,也該覺悟了。卻又要你來訪求魂魄,何其不灑脫至此?」
通幽道:「梅妃在蕊珠宮中,弟子適已聞之矣。只不知楊妃魂魄在何處,伏乞仙師指弓卜見,以便覆上皇之命。」
張果道:「你可知上皇與貴妃的前因後果麼?」
通幽道:「弟子愚昧,多所未知,願聞其詳。」
張果道:「上皇宿世,乃元始孔升真人,與我輩原是同道。只因于太極宮中聽講,不合與蕊珠宮女,相視而笑,犯下戒律,謫墮塵凡,罰作女身為帝王嬪妃,即隋宮中朱貴兒是也。貴兒在世,便是大唐開元天子了。」
通幽道:「朱貴兒何故便轉生為天子?」


  
張果道:「貴兒忠於其主,罵賊殉節而死。天庭最重忠義,應得福報,況謫仙本宜即復還原位的,只因他與隋煬帝本有宿緣,又曾私相誓願,來生再得配合,故使轉生為天子,完此一段誓願。」
通幽道:「請問朱貴兒與隋煬帝有何宿緣?」
張果道:「煬帝前生,乃終南山一個怪鼠,因竊食了九華宮皇甫真君的丹藥,被真君縛于石室中一千三百年。他在石室潛心靜修,立志欲作人身,享人間富貴。那孔升真人偶過九華宮,知怪鼠被縛多年,憐他潛修已久,力勸皇甫真君,暫放他往生人世,享些富貴,酬其夙志,亦可鼓勵來生,悔過修行之念。有此一勸,結下宿緣。此時適當隋運將終,獨孤後妒悍,上帝不悅,皇甫真人因奏請將怪鼠托生為煬帝,以應劫運。恰好孔升真人亦得罪降謫為朱貴兒,遂以宿緣而得相聚,不意又與煬帝結下再世姻緣,因又轉生為唐天子,未能即復仙班。」
通幽道:「貴兒便轉生為唐天子了,那煬帝卻轉生為何人?」
張果笑道:「你道煬帝的後身是誰,即楊妃是也!煬帝既為帝王,怪性復發,驕淫暴虐。況有殺逆之罪,上帝震怒,只判與十三年皇位,酬其一千三百年靜修之志。不許善終,敕以白練繫頸而死,罰為女身,仍姓楊氏,與朱貴兒後身完結孽緣,仍以白練系死,然後還去陰司,候結那殺逆淫暴的罪案。當他為妃時,又恃寵造孽,罪上加罪。如今他的魂魄,正好不得自在,你那裡去尋他?」
通幽道:「原來有這些因果,非仙師指示,弟子何由而知。但弟子奉上皇之命而來,如今怎好把這些話去回履?」
張果沉吟未答,葉法善道:「上皇也不久於人世了,他身故後自然明白前因,你今不妨姑飾辭以應之。」
通幽道:「飾辭無據,恐不相信。」
羅公遠笑道:「你要有憑據,還去問適間所見的二仙女,不必在此閒談,阻了我們的棋興。」
正說間,遙見一簇彩雲。從空飛來。葉法善指着道:「你看二仙女早來也!」言末已,雲頭落處,二仙女向前與三仙講禮罷,回顧通幽笑道:「你這魂道士,還在此聽說因果麼?」
張果道:「我已將楊妃的兩世因果與他說來,但他必欲親見楊妃,以便覆上皇之命,煩二仙女引他到彼處一見罷!」二仙女領命,復引通幽駕雲,望北而行,須臾來至一處。但見:愁雲冪冪,日色無光;慘霧沉沉,風聲甚厲。山幽谷暗,渾如欲夜之天;樹朽木枯,疑是不毛之地。恍來到陰司冥界,頓教人魄駭魂驚。
那邊有一所宅院,門上橫匾大書北陰別宅,兩扇鐵門緊閉,有兩個鬼卒把守。二仙女敕令鬼卒開門,引通幽入去。只見裡面景像蕭瑟,寒氣逼人。走進了兩重門,遙見裡面一婦人,粗服蓬頭,愁容可掬,憑幾而坐。仙女指向通幽道:「此即楊妃也,你可上前一見,我等卻不該與他相會。」
通幽遂趨步進謁,楊妃起身相接,通幽致上皇之命,楊妃悲泣不止。通幽問:「娘娘芳魂,何至幽滯此間?」
楊妃涕泣道:「我有宿愆,又多近孽,當受惡報。只等這些冤證到齊,結對公案,便要定罪。如今本合國系地獄候審,幸我生前曾手書般若心經唸誦;又承雪衣女白鸚鵡,感我舊恩,常常誦經唸佛,為我仔悔,因得暫時軟禁于此。多蒙上皇垂念,你今生回奏,切勿說我在此處,恐增其悲思,只說我在好處便了。」
通幽道:「回奏須有實據,方免見疑。」
楊妃道:「我殉葬之物,有金釵二股,鈿合一具,是我平日所愛;前托雪衣女(口卸)取在此,今分釵之一盒之半,以為信物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