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羅馬帝國興亡史    P 4


作者:吉本
頁數:4 / 319
類別:西洋古代史

 

羅馬帝國興亡史

作者:吉本
第4,共319。
另一19世紀着名歷史學家弗裡曼也指出,吉本始終不失為當代研究所不曾拋棄也不擬拋棄的18世紀曆史家。今天距本書問世已二百年,人們在七十年代後期英法美意等國的史學雜誌上又看到大量關於吉本及其巨着的論文。有些文章從政治、宗教、文學、哲學等角度對這部名着做進一步的探討,也有些從吉本所處的時代、他的歷史哲學、歷史興趣、編纂方法等方面對作者重新加以研究。看來這位18世紀的歷史家在又經歷了一個世紀之後依然不曾被拋棄。
《羅馬帝國衰亡史》原文本在我國流傳已久,近年來史學界有一些文章介紹和評論吉本及其巨着,可以吳于廑教授的《吉本的歷史批判與理性主義思潮》(載《社會科學戰線》1982年第1篇)為代表。這些文章的共同看法是「吉本的歷史批判精神,與啟蒙時代的理性主義思想是一致的,突出表現在對基督教傳統教義、信條、教規等所持的批判態度」。這無疑是吉本此書的精華所在。然而,作為18世紀的資產階級歷史家,他的史觀不可避免地受到時代和階級的侷限。吉本曾寫道:「戰爭和政事是歷史的主要課題。」他在這方面的敘述是不厭其詳的,但對社會經濟則不加重視。拋開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來談論帝國的衰亡,是難以收到探驪得珠的效果的。
另外,他過分強調歷史人物的作用而忽略人民群眾的影響。書中指出:人們的禍福無常,系于一人的品格。賢君在位則國治,暴君在位則國亂。書中雖然列舉了多次起義和暴動,諸如造幣工起義或巴高達運動,但是都不曾寫出起義群眾的聲勢和作用。當然,作者修史遠在歷史唯物主義誕生之前,對於這些缺點,是不應苛求的。
作者在運用史料方面有時失誤,對此我們贊同米爾曼的態度:「儘管書中有錯誤,我認為它將永遠是一部卓越的着作。」特別引起我國讀者興趣的是作者在書中一再提及中國。


  
他自承讀過有關中國的材料。書中敘述奧勒良祝捷大典時,在一長串來自世界各地的使節名單中竟爾也列入中國使節。這不禁使我們聯想到我國史書中大秦王安敦遣使來漢朝的記載,可能也是商人的假冒。第四十章還有一段波斯僧人受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之囑從中國偷運蠶子的離奇故事,其失實之處已在齊思和教授的《中國和拜占廷帝國的關係》(《北京大學學報》1955年第1篇)文中得到訂正。
吉本此書,風行甚久,英國出版商競相刊印,因之版本甚多。外國書商也爭相出版譯本。吉本生前已出現法、德、意等文字譯本。目前則有更多種文字的譯本流傳。名家也紛為註釋,如英國伯裡、法國基佐的注本都備受重視。作為一部學術着作,其流傳之廣,聲譽之隆,在史學界是罕有其匹的。
中譯本最早系由王繩祖、蔣孟引合譯的第十五章單行本(商務印書館,1964年),後來又由李樹泖、徐式谷續譯了第十六章,與第十五章一起收入《外國史學名着選》(商務印書館,1987年)。今天這本節編本的中譯本面世,可以說是先睹為快。節編者D.M.洛是英國作家,着有詩文集和小說數種,對於吉本也深有研究,曾發表論着。
從本書前面的節編者引言和對書中內容的刪存去取來看,可知他對於這部名着沉浸甚深,因而能在節編中取捨得當,詳略適宜,並儘量保存了原着中博學多識與文字典麗相結合的特點。
加之中譯者譯筆流暢,文字傳神,希望讀者讀後不致有未窺全豹的遺憾。
戚國淦19941


  


因《羅馬帝國衰亡史》一書現有版本最少者亦不下六卷之多,而且多不止於此數,現編印此一刪節本目的不過在於為該書贏得更多新讀者,併為原已對該作甚為熟悉的讀者備下一較為輕便版本而已。
羅馬帝國及其衰亡過程,直到今天,仍可說是歐洲及近東地區最重大之歷史事件,而對於這一事件進程描述之完美,任何書籍亦無法與吉本此作相比。無人不知,此書乃無與倫比之博學多識與無可匹敵之文學技巧的巧妙結合。而二者究如何因而相得益彰卻常為人所忽視。儘管吉本此書成書年代距今已久,其後從中又時或有所發現並常有專文論述,但無可否認此書之所以能長久盛行不衰並常使人愛不釋手,實多有賴于其超凡的藝術成就。然而,若《衰亡史》已完全失去其史學價值,則除少數文藝研究者外,僅以其文學價值而閲讀此書者恐怕也將為數不多了。
因此,欲為此書編一摘選本勢非對此兩方面成就同時兼顧不可。如僅為求得史料完備,將此方面有用材料剪貼拼接成篇,則必將嚴重損傷此一偉大作品,而使讀者無法窺測原作的真正價值了。
因此,必需把此書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慎重考慮如何在縮小其篇幅的同時,仍保持它的有機統一體的形象。
歷史上首次稱《衰亡史》為使古代世界與現代世界相銜接之橋樑者乃尼克爾夫人。
吉本本人自稱曾生動描寫了非羅馬文明與宗教的勝利。不論我們的觀點和信仰如何,此一論點卻決不容疑議。吉本在其所架橋樑的古代一端,已詳為此一背景作下準備,並于其綜述要領的三大章中講明自己的中心思想。
此三章幾未作任何刪節已全部保留在新本中,因不如此便不足以使讀者全面理解吉本的意圖和結論了。
刪節的例子可見之於有關羅馬諸省及軍事力量的各章中,因此類特殊問題一般現代作品所作論述已更為詳備。在講明背景之後,整個敘述則始終隨帝國政府之起伏和發展線路前進,直至476年前後西羅馬帝國之最後解體。在此過程中,有些章整章被刪,有些特別複雜之敘述則代之以簡略概述。
本書後半部所涉及時間,幾近一千年,這與自公元180年至476年這段要短得多的時間,形成了對照。因此吉本的敘述便不可避免地常需匆匆帶過或簡略概括,因而處處暴露出他對拜占廷歷史所知有限,評論亦多欠當。儘管如此,我們卻不能忘記吉本所寫的最佳篇章大部分仍在該書後半部中,而他對於終使君士坦丁堡走向滅亡的各種事件安排的周密,仍為後人所不及。本刪節本則始終堅持這一中心脈絡,而對某些次要問題則不免忍痛割愛。而即使對這些較次要問題亦儘量保留其大旨。比如,伊斯蘭教的興起雖被保留,而阿拉伯人往西直到西班牙的征服和文化擴張便全部刪去,因當時西班牙並不在帝國範圍之內。因此,關於現代歐洲國家發展情況的敘述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進展情況亦或全部刪去,或大加砍削。另一方面,對意大利的幾次重大入侵以及在西羅馬帝國崩潰之後對羅馬的擄掠卻差不多仍全部保留下來。
羅馬自始至終什麼時候也不失為一座皇都,對她的萬千苦難吉本從來也不曾忘懷。
羅馬無所不在的思想實為史學家吉本所具備的一項重要優秀品德。
他始終毫不含糊視羅馬帝國為一單一整體,而其後之作者卻無一人有此思想。
即使在羅馬領土已被東、西兩政府分割為二時,羅馬仍為一帝國而並不存在兩帝國一說;同時雖然後來君士坦丁堡已不再使用拉丁語,而該城的希臘公民卻仍十分正確地自視為羅馬人,並稱自己所使用語言為「羅馬語」,因而在口語中,現代希臘語至今仍保留此一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