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荀子註譯    P 10


作者:荀子
頁數:10 / 254
類別:中國哲學

 

荀子註譯

作者:荀子
第10,共254。
「偍“媞,舒緩。慢“慢」。(8)引詩見《詩·小雅·楚茨》。(9)卒:盡,都。獲:得時,得當。

【譯文】



  
使人無往而不善的是以禮為法度,用以調氣養生,就能使自己的壽命僅次於彭祖;用以修身自強,就能使自己的名聲和堯、禹相媲美。禮義才真正是既適宜于顯達時立身處世,又有利於窮困中立身處世。大凡在動用感情、意志、思慮的時候,遵循禮義就和順通達,不遵循禮義就顛倒錯亂、懈怠散慢;在吃喝、穿衣、居住、活動或休息的時候,遵循禮義就諧調適當,不遵循禮義就會觸犯禁忌而生病;在容貌、態度、進退、行走方面,遵循禮義就顯得文雅,不遵循禮義就顯得鄙陋邪僻、庸俗粗野。所以人沒有禮義就不能生存,事情沒有禮義就不能辦成,國家沒有禮義就不得安寧。《詩》云:「禮儀全都合法度,說笑就都合時務。」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18講:

23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1),保利棄義謂之至賊。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閒(2),少見曰陋。難進曰偍(3),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秏(4)。

【註釋】

(1)趣(q • &趨):同「趨」,趨向,進取。(2)閒:同「僴」(xi • 4n • 限),寬大,這裡指見識廣

博。參見412注(11)。(3)惿(t • 0提):遲緩。(4)秏:通「眊」(m • 4o • 冒),昏亂不明。

【譯文】



  
用善良的言行來引導別人的叫做教導,用善良的言行來附和別人的叫做順應;用不良的言行來引導別人的叫做諂媚,用不良的言行來附和別人的叫做阿諛。以是為是、以非為非的叫做明智,以是為非、以非為是的叫做愚蠢。中傷賢良叫做讒毀,陷害賢良叫做殘害。對的就說對、錯的就說錯叫做正直。偷竊財物叫做盜竊,隱瞞自己的行為叫做欺詐,輕易亂說叫做荒誕,進取或退止沒有個定規叫做反覆無常,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棄義的叫做大賊。聽到的東西多叫做淵博,聽到的東西少叫做淺薄。見到的東西多叫做開闊,見到的東西少叫做鄙陋。難以進展叫做遲緩,容易忘記叫做遺漏。措施簡少而有條理叫做政治清明,措施繁多而混亂叫做昏亂不明。

19講:

24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1),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2);齊給便利(3),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濕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4);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僄棄(5),則炤之以禍災(6);愚款端慤,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

【註釋】

(1)知:通「智」。慚:與「良」相對,當與36「知則攫盜而漸」之「漸」同義,通「潛」。

漸深:有胸懷不坦蕩、城府太深意。(2)道:由,遵循。道順:依順,不越軌。(3)齊,給、便、利:

都是敏捷快速的意思。「齊給」即「齊疾」。(4)抗:舉,提高。(5)僄(pi • 4o • 票):輕薄。(6)炤同

「照」,通「昭」,曉喻,使明白。

【譯文】



理氣養心的方法是:對血氣剛強的,就用心平氣和來柔化他;對思慮過于深沉的,就用坦率善良來同化他;對勇敢大膽兇猛暴戾的,就用不可越軌的道理來幫助他;對行動輕易急速的,就用舉止安靜來節制他;對胸懷狹隘氣量很小的,就用寬宏大量來擴展他;對卑下遲鈍貪圖利益的,就用高尚的志向來提高他;對庸俗平凡低能散漫的,就用良師益友來管教他;對怠慢輕浮自暴自棄的,就用將會招致的災禍來提醒他;對愚鈍樸實端莊拘謹的,就用禮制音樂來協調他,用思考探索來開通他。大凡理氣養心的方法,沒有比遵循禮義更直接的了,沒有比得到良師更重要的了,沒有比一心一意地愛好善行更神妙的了。這就是理氣養心的方法。

20講:

25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內省而外物輕矣。傳曰:「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此之謂矣。身勞而心安,為之;利少而義多,為之;事亂君而通,不如事窮君而順焉。故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閲不市(1),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

【註釋】

(1)折(sh • 6舌):虧損,閲:賣。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