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莊子詳解    P 136


作者:莊子
頁數:136 / 161
類別:中國哲學

 

莊子詳解

作者:莊子
第136,共161。
目徹為明(15),耳徹為聰,鼻徹為顫(16),口徹為甘,心徹為知,知徹為德。凡道不欲壅,壅則哽(17),哽而不止則跈(18),跈者眾害生。物之有知者恃息,其不殷(19),非天之罪。天之穿之,日夜無降(20),人則顧塞其竇(21)。胞有重閬(22),心有天游(23)。室無空虛,則婦姑勃谿(24);心無天游,則六鑿相攘(25)。大林丘山之善於人也(26),亦神者不勝。

【譯文】



  
莊子說:「人若能隨心而游,那麼難道還會不自適自樂嗎?人假如不能隨心而游,那麼難道還能夠自適自樂嗎?流蕩忘返于外物的心思,矢志不渝棄世孤高的行為,唉,恐怕不是真知大德之人的所作所為吧!沉溺于世事而不知悔悟,心急如焚地追逐外物而不願反顧,即使相互間有的為君有的為臣,也只是看作一時的機遇,時世變化後就沒有誰會認為自己地位低下了。所以說道德修養極為高尚的人從不願意在人生的旅途上有所滯留。崇尚古代鄙薄當今,這是未能通達事理之人的觀點。用狶韋氏之流的角度來觀察當今的世事,誰又能不在心中引起波動?道德修養極為高尚的人方纔能夠混跡于世而不出現邪僻,順隨于眾人之中卻不會失卻自己的真性。尊古卑今的見教不應學取,稟受其意也不必相互對立爭辯不已。」

眼光敏鋭叫做明,耳朵靈敏叫做聰,鼻子靈敏叫做膻,口感靈敏叫做甘,心靈透徹叫做智,聰明貫達叫做德。大凡道德總不希望有所壅塞,壅塞就會出現梗阻,梗阻而不能排除就會出現相互踐踏,相互殘踏那麼各種禍害就會隨之而起。物類有知覺靠的是氣息,假如氣息不盛,那麼絶不是自然稟賦的過失。自然的真性貫穿萬物,日夜不停,可是人們卻反而堵塞自身的孔竅。腹腔有許多空曠之處因而能容受五臟懷藏胎兒,內心虛空便會沒有拘繫地順應自然而遊樂。屋裡沒有虛空感,婆媳之間就會爭吵不休;內心不能虛空而且游心于自然,那麼六種官能就會出現紛擾。森林與山丘之所以適宜於人,也是因為人們的內心促狹、心神不爽。

188講:

德溢乎名(1),名溢乎暴(2),謀稽乎誸(3),知出乎爭,柴生乎守(4),官事果乎眾宜。春雨日時(5),草木怒生,銚鎒於是乎始修(6),草木之到植者過半(7),而不知其然。


  

靜然可以補病,眥搣可以休老(8),寧可以止遽(9)。雖然,若是,勞者之務也(10),非佚者之所未嘗過而問焉(11)。聖人之所以駴天下(12),神人未嘗過而問焉(13);賢人所以駴世,聖人未嘗過而問焉;君子所以駴國,賢人未嘗過而問焉;小人所以合時,君子未嘗過而問焉。

演門有親死者(14),以善毀爵為官師(15),其黨人毀而死者半(16)。堯與許由天下,許由逃之;湯與務光(17),務光怒之。紀他聞之(18),帥弟子而踆于窾水(19);諸侯弔之(20),三年,申徒狄因以踣河(21)。荃者所以在魚(22),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23),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譯文】德行的外溢是由於名聲,名聲的外溢是由於張揚,謀略的考究是由於危急,才智的運用是由於爭鬥,閉塞的出現是由於執滯,官府事務處理果決是由於順應了民眾。春雨應時而降,草木勃然而生,鋤地的農具開始整修,田地裡雜草鋤後再生超過半數,而人們往往並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沉靜可以調養病體,摩摩擦擦可以延緩衰老,寧寂安定可以止息內心的急促。雖然如此,像這樣,仍是操勞的人所務必要做到的,閒逸的人卻從不予以過問。聖人用來驚駭天下的辦法,神人不曾過問;賢人用來驚駭時世的辦法,聖人不曾過問;君子用來驚駭國人的辦法,賢人不曾過問;小人用來苟合于一時的辦法,君子也不曾過問。

東門口有個死了親人的人,因為格外哀傷日漸消瘦而加官進爵封為官師,他的同鄉倣傚他也消瘦毀容卻死者過半。堯要禪讓天下給許由,許由因而逃到箕山;商湯想把天下禪讓給務光,務光大發脾氣;紀他知道了這件事,率領弟子隱居在窾水一帶,諸侯紛紛前往慰問,過了三年,申徒狄仰慕其名而投河自溺。

竹笱是用來捕魚的,捕到魚後就忘掉了魚笱;兔網是用來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後就忘掉了兔網;言語是用來傳告思想的,領會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語。我怎麼能尋找到忘掉言語的人而跟他談一談呢!

寓言

189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