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資治通鑑 下    P 852


作者:司馬光
頁數:852 / 862
類別:中國古代史

 

資治通鑑 下

作者:司馬光
第852,共862。
山南東道節度使、守太尉兼中書令安審琦鎮襄州十餘年,至是入朝,除守太師,遣還鎮。既行,上問宰相:「卿曹送之乎?」對曰:「送至城南,審琦深感聖恩。」上曰:「近朝多不以誠信待諸侯,諸侯雖有欲效忠節者,其道無由。王者但能毋失其信,何患諸侯不歸心哉!」

壬午,張永德奏敗唐兵于下蔡。是時唐復以水軍攻永德,永德夜令善游者沒其船下,縻以鐵鎖,縱兵擊之,船不得進退,溺死者甚眾。永德解金帶以賞善游者。



  
甲申,以太祖皇帝為定國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太祖皇帝表渭州軍事判官趙普為節度推官。

張永德與李重進不相悅,永德密表重進有二心,帝不之信。時二將各擁重兵,眾心憂恐。重進一日單騎詣永德營,從容宴飲,謂永德曰:「吾與公幸以肺腑俱為將帥,奚相疑若此之深邪?」永德意乃解,眾心亦安。唐主聞之,以蠟書遺重進,誘以厚利。其書皆謗毀及反間之語,重進奏之。

初,唐使者孫晟、鐘謨從帝至大梁,帝待之甚厚,每朝會,班于中書省官之後。時召見,飲以醇酒,問以唐事。晟但言「唐主畏陛下神武,事陛下無二心。」及得唐蠟書,帝大怒,召晟,責以所對不實。晟正色抗辭,請死而已。問以唐虛實,默不對。十一月,乙巳,帝命都承旨曹翰送晟于右軍巡院,更以帝意問之。翰與之飲酒數行,從容問之,晟終不言。翰乃謂曰:「有敕,賜相公死。」晟神色怡然,索鞋笏,整衣冠,南向拜曰:「臣謹以死報國!」乃就刑。並從者百餘人皆殺之,貶鐘謨耀州司馬。既而帝憐晟忠節,悔殺之,召謨,拜衛尉少卿。

帝召華山隱士真源陳摶,問以飛昇、黃白之術。對曰:「陛下為天子,當以治天下為務,安用此為!」戊申,遣還山,詔州縣長吏常存問之。

十二月,壬申,以張永德為殿前都點檢。



  
分命中使發陳、蔡、宋、亳、潁、兗、曹、單等州丁夫數萬城下蔡。

是歲,唐主詔淮南營田害民尤甚者罷之。遣兵部郎中陳處堯持重幣,浮海如契丹乞兵。契丹不能為之出兵,而留處堯不遣。處堯剛直有口辯,久之,忿懟,數面責契丹主,契丹主亦不之罪也。

蜀陵、榮州獠叛,弓箭庫使趙季文討平之。

吳越王弘亻叔括境內民捕,勞擾頗多,判明州錢弘億手疏切諫,罷之。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中顯德四年(丁巳,公元九五七年)

春,正月,己丑朔,北漢大赦,改元天會。以翰林學士衛融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內客省使段恆為樞密使。

宰相屢請立皇子為王,上曰:「諸子皆幼,且功臣之子皆未加恩,而獨先朕子,皆自安乎!」

周兵圍壽春,連年未下,城中食盡。齊王景達自濠州遣應援使、永安節度使許文稹、都軍使邊鎬、北面招討使朱元將兵數萬,溯淮救之,軍于紫金山,列十餘寨如連珠,與城中烽火晨夕相應,又築甬道抵壽春,欲運糧以饋之,綿亙數十里。將及壽春,李重進邀擊,大破之,死者五千人,奪其二寨。丁未,重進以聞。戊申,詔以來月幸淮上。劉仁贍請以邊鎬守城,自帥眾決戰,齊王景達不許,仁贍憤邑成疾。其幼子崇諫夜泛舟渡淮北,為小校所執,仁贍命腰斬之,左右莫敢救,監軍使周廷構哭于中門以救之,仁贍不許。廷構復使求救于夫人,夫人曰:「妾于崇諫非不愛也,然軍法不可私,名節不可虧,若貸之,則劉氏為不忠之門,妾與公何面目見將士乎!」趣命斬之,然後成喪。將士皆感泣。

議者以唐援兵尚強,多請罷兵,帝疑之。李谷寢疾在第。二月,丙寅,帝使范質、王溥就與之謀,谷上疏,以為:「壽春危困,破在旦夕,若鑾駕親征,則將士爭奮,援兵震恐,城中知亡,必可下矣!」上悅。

庚午,詔有司更造祭器、祭玉等,命國子博士聶崇義討論制度,為之圖。

甲戌,以王樸權東京留守兼判開封府事,以三司使張美為大內都巡檢,以侍衛都虞候韓通為京城內外都巡檢。乙亥,帝發大梁。先是周與唐戰,唐水軍鋭敏,周人無以敵之,帝每以為恨。返自壽春,于大梁城西汴水側造戰艦數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戰,數月之後,縱橫出沒,殆勝唐兵。至是命右驍衛大將軍王環將水軍數千自閔河沿潁入淮,唐人見之大驚。

乙酉,帝至下蔡。三月,己丑夜,帝渡淮,抵壽春城下。庚寅旦,躬擐甲冑,軍于紫金山南,命太祖皇帝擊唐先鋒寨及山北一寨,皆破之,斬獲三千餘級,斷其甬道,由是唐兵首尾不能相救。至暮,帝分兵守諸寨,還下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