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文學史    P 5


作者:馬黃
頁數:5 / 471
類別: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

作者:馬黃
第5,共471。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學術派別不同、思想見解各異的學者,都以客卿的身份住在「康莊之衢」的「高門大屋」,雖然沒有實職,卻都可以暢所欲言地討論國家大事,抒發各種不同的意見和主張。他們各人站在自己的階級立場,代表不同的階級利益,互相辯難,各不相下,著書立說,授徒講學,這不但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而且開始出現私家著述的風氣。先秦的諸子百家,其中最突出的如《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的散文,都是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戰國時代是諸侯兼併、互相攻伐的時代,也是合縱連橫、激烈鬥爭的時代。由於長期分裂,長期戰亂,造成對人民極大的災難,人民迫切要求統一。戰國後期,七雄並峙,以秦、楚、齊三國為最強,都有統一中國的可能。而楚國幅員廣大,物產富饒,自然條件遠比秦齊為優。自楚威王滅越,其地東至于海,北至于河,西有巴蜀,南有黔巫,几乎佔有當時大半個中國。自楚武王改革軍制,整頓軍備,軍事力量更加強大。所以《荀子‧議兵篇》說:「楚人鮫革犀兕以為甲,革合如金石;宛巨鐵釒也,慘如蜂蠆;輕利僄遫,卒如飄風。」可見楚國的確又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強國。後來楚悼王用吳起為相,再度富強。楚懷王初年,曾為諸侯盟主。如果長期任用得人,內政外交採取積極措施,爭取人民擁護,統一中國的可能性要比秦國更大。這就是春秋以來楚國歷史發展的基本形勢。



  
遠在春秋初期,楚國就屢次同北方諸侯接觸,學術文化頗受其影響。楚國卿大夫早已熟練了「賦詩」見志的外交辭令。楚靈王的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後來又出現許多著名學者。其歷史典籍則有《檮杌》、《楚書》等。齊梁時,楚武王、昭王墓中發現竹簡,文字略近小篆。近年各地又先後發掘出不少的楚器和竹簡,這些都足以證明楚國文化有悠久的歷史,在長期獨立的發展中,一面吸收中原文化,一面又豐富、提高自己的文化。江漢的民歌,沅湘的民俗,以及音樂、舞蹈等藝術都極為發達,而又各具特色。這就為偉大詩人屈原的創作準備了極其優越、充分的條件。屈原是秦楚爭霸時被卷入鬥爭漩渦的中心人物,他堅決反對楚王及其周圍的腐朽集團對敵妥協投降,同他們鬥爭到底,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詩人的失敗就意味着祖國危亡的形勢越來越嚴重。這樣就產生了以屈原作品為代表的悲憤沉痛、纏綿悱惻而又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的詩篇《楚辭》。

《楚辭》的產生也和戰國時代的散文一樣,都有革新的意義。它是《詩經》以後的一次詩體大解放。它汲取民間文學特別是楚聲歌曲的新形式,把《詩經》三百篇特別是「雅」、「頌」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塊詩改為參差不齊、長短不拘的騷體詩,建立一種詩歌的體裁,標志著我國文學史上詩歌的新發展。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先秦文學是我國文學史上光輝燦爛的第一頁,它為我國長期的封建社會文學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一章 上古文學

第一節 文學藝術的起源

文學藝術起源於生產勞動。它的產生一直要追溯到人類生活的最原始階段。原始人在其勞動的過程中,由於筋力的張馳和工具運用的配合,自然地發出勞動的呼聲。這種呼聲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間歇,在一定時間內,或者重複而無變化,或者變化而有規律,這樣就產生了節奏。這種簡單的節奏就是音樂、舞蹈的節拍和詩歌韻律的起源。從文獻來看,文學藝術起源於勞動是可以得到很好的說明的。例如《淮南子‧道應訓》說:「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這幾句話是根據《呂氏春秋‧淫辭篇》來的,「邪許」本作「輿謼」。所謂「舉重勸力之歌」,就是指人們集體勞動時,一倡一和,藉以調整動作、減輕疲勞、加強工作效率的呼聲。舉重時是這樣,舂碓時也是這樣。《禮記》的《曲禮》和《檀弓》二篇都說:「鄰有喪,舂不相。」「相」是送杵聲,其作用與舉大木者的呼「邪許」正復相同。再從現實生活來看,水手的搖櫓和拉縴,建築工人的打夯,碼頭工人的搬運,都可以聽到集體的、個人的或彼此互相唱和的歌聲,音調和諧而有節奏。從這些地方我們極其明顯地看到勞動和文學藝術的密切關係,而且那種節奏是在勞動時的特殊條件下產生的、規定的。這就再一次有力地證明了文學藝術起源於勞動定論斷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