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文學史    P 139


作者:馬黃
頁數:139 / 471
類別: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

作者:馬黃
第139,共471。
這裡,美好理想無法實現的深沉的苦悶,借楚辭草木零落、美人遲暮的意境,宛轉蘊藉地表現出來。但是,他這種苦悶,在不同的時間境遇之下,又轉為憤激慷慨之音。如:

本為貴公子,平生實愛才。感到思報國,拔劍起蒿萊。西馳丁零塞,北上單于台。登山見千里,懷古心悠哉!誰言未忘禍,磨滅成塵埃。



  
《感遇詩》裡也有一些嘆息人生禍福無常,讚美隱逸求仙,發揮佛老玄理的作品,例如「市人矜巧智」、「玄天幽且默」等篇,都有濃厚的佛老消極思想。

《登幽州台歌》和《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傑出的代表作。這幾首詩是他隨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的時候寫的。盧藏用《陳氏別傳》說:

子昂體弱多疾,感激忠義,常欲奮身以答國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參預軍謀,不可見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進諫,言甚切至,建安謝絶之,乃署以軍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書記而已。因登薊北樓,感昔樂土、燕昭之事,賦詩數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時人莫不知也。

他在《薊丘覽古》中,曾經歌頌了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燕昭王、燕太子,感激知遇、乘時立功的樂毅、郭隗等歷史人物。俯仰今古,瞻望未來,他更深刻地體驗到生不逢時、理想無法實現的痛苦和悲哀,也更深刻地體會了古往今來許多仁人志士在困扼境遇中激憤不平的崇高感情。也正是這種不可遏止的理想和激情,使他唱出了這首浪漫主義的《登幽州台歌》。儘管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他的苦悶無法解決,使這首詩的情調顯得相當孤獨。但是,也正是這首詩,在當時和後代得到無數讀者的深刻同情,盧藏用說這首詩「時人莫不知也」,就是有力的證明。這不愧是齊梁以來兩百多年中沒有聽到過的洪鐘巨響。

陳子昂的律詩比較少,但是象《度荊門望楚》,也是初唐律詩中的佳作:


  

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台。巴國山川盡,荊門煙霧開。城分蒼野外,樹斷白雲隈。今日狂歌客,誰知入楚來。

詩人用氣勢流暢的筆調,寫出了他初次離蜀途中所見的巴楚壯麗山川。風格和其他詩人是有所不同的。

陳子昂仰慕「建安作者」和「正始之音」,他的詩受建安、正始詩人影響較深。唐皎然《詩式》說:「子昂《感遇》,其源出於阮公《詠懷》。」象「蘭若生春夏」、「貴人難得意」等比興托諷的詩篇,以及那些感慨人生禍福無常的詩,的確和阮籍相似。此外如《燕昭王》乃至《登幽州台歌》等,和阮詩「駕言發魏都」、「獨坐空堂上」等詩也有意境相通之處。而「丁亥歲雲暮」、「本為貴公子」、「朔風吹海樹」、「蒼蒼丁零塞」等邊塞詩,則和建安詩中「梗概而多氣」的寫時事之作比較接近。他的詩中,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同時存在。那些現實主義的作品,有的敘事慷慨沉痛,有的還兼有政論鋒芒。那些偏于抒發理想之作,有的寄興幽婉,有的又激情奔放,這又是浪漫主義的不同表現。總的來說,他的詩風格並不完全統一。

當然,陳子昂的詩在藝術上也存在一些缺點。他對漢魏南北朝的樂府民歌學習得不夠。對七言詩這種新形式也不重視,集中竟沒有一首七言詩(註:只蜀刻本《陳子昂先生全集》有《楊柳枝》七絶一首,真偽難定。)。《感遇詩》中甚至還有一些作品受玄言詩影響,讀起來有些枯燥乏味。但是,他的全部詩作絶沒有一點齊梁浮艷的氣息,這是更難能可貴的。

總之,他是唐詩開創時期在詩歌革新的理論和實踐上都有重大功績的詩人,杜甫稱讚他:「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揚馬後,名與日月懸。……千古立忠義,《感遇》有遺篇。」韓愈稱讚他:「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對他在唐詩發展上的功績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詩人的公論,至於他的《感遇詩》直接啟發了張九齡《感遇》和李白《古風》的創作,李白繼承他以復古為革新的理論,進一步完成唐詩革新的歷史任務,更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陳子昂在散文革新上也是有功績的。他文集中雖然也還有一些駢文,但那些對策、奏疏,都用的是比較樸實暢達的古代散文,這在唐代,也是開風氣之先。所以唐代古文家蕭穎士、梁肅、韓愈都對他這方面的努力有較高的評價。

第四編 隋唐五代文學

(公元581978年)

概說

(公元581978年)

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