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懺悔錄    P 8


作者:盧梭
頁數:8 / 359
類別:自傳

 

懺悔錄

作者:盧梭
第8,共359。
 盧梭用坦率的風格寫自傳,不迴避他身上的人性惡,更為根本的原因還在於他的思想體系。他顯然並不把坦露自己、包括坦露自己的缺點過錯視為一種苦刑,倒是為深信這是一個創舉而自詡。在他看來,人具有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對自由的嚮往、對異性的追求、對精美物品的愛好,等等。正如他把初民的原始淳樸的狀態當作人類美好的黃金時代一樣,他又把人身上一切原始的本能的要求當作了正常的、自然的東西全盤加以肯定。甚至在他眼裡,這些自然的要求要比那些經過矯飾的文明化的習性更為正常合理。在盧梭的哲學裡,既然人在精美的物品面前不可能無動于衷,不,更應該有一種鑒賞家的熱情,那末,出於這種不尋常的熱情,要「自由支配那些小東西」,又算得了什麼過錯呢?因此,他在《懺悔錄》中几乎是用與「懺悔」絶緣的平靜的坦然的語調告訴讀者:「直到現在,我有時還偷一點我所心愛的小玩藝兒」,完全無視從私有制產生以來就成為道德箴言的「勿偷竊」這個原則,這是他思想體系中的一條線索。另一條線索是:他與天主教神學相反。不是把人看作是受神奴役的對象,而是把人看成是自主的個體,人自主行動的動力則是感情,他把感情提到了一個重要的地位,認為「先有感覺,後有思考」是「人類共同的命運」。因此,感情的真摯流露、感情用事和感情放任,在他看來就是人類本性純樸自然的表現了。請看,他是如何深情地回憶他童年時和父親一道,那麼「興緻勃勃」地閲讀小說,通宵達旦,直到第二天清晨聽到了燕子的呢喃,他是多麼欣賞他父親這種「孩子氣」啊!這一類感情的自然流露和放任不覊,就是盧梭哲學體系中的個性自由和個性解放。盧梭無疑是十八世紀中把個性解放的號角吹得最響的一個思想家,他提倡絶對的個性自由,反對宗教信條和封建道德法規的束縛,他傲視一切地宣稱,那個時代的習俗、禮教和偏見都不值一顧,並把自己描繪成這樣一個典型,宣揚他以個人為中心、以個人的感情、興趣、意志為出發點、一任興之所至的人生態度。這些就是他在《懺悔錄》中的思想的核心,這也是他在自傳中力求忠於自己、不裝假、披露一切的根本原因。而由於所有這一切,他的這部自傳自然也就成為一部最活生生的個性解放的宣言書了。

盧梭雖然出身于社會的下層,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的思想體系不可能超出資產階級的範圍,他在《懺悔錄》中所表現的思想,其階級性質是我們所熟悉的,它就是和當時封建思想體系相對立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思想。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這種思想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在當時十八世紀,顯然具有非常革命的意義。它以宗教世界觀為對立面,主張以人為本,反對神學對人的精神統治,它從人這個本體出發,把自由、平等視為人的自然本性,反對封建的奴役和壓榨,在整個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歷史時期裡,起着啟迪人們的思想、摧毀封建主義的意識形態、為歷史的發展開闢道路的作用。然而,這種思想體系畢竟是一個剝削階級代替另一個剝削階級、一種私有制代替另一種私有制的歷史階段的產物,帶有歷史的和階級的侷限性。因而,我們在《懺悔錄》中可以看到,盧梭在與宗教的「神道」對立、竭力推崇自己身上的「人性」、肯定自己作為人的自然要求的同時,又把自己的某些資產階級性當作正當的「人性」加以肯定;他在反對宗教對人的精神奴役、肯定自我活動的獨立自主性和感情的推動作用的同時,又把自己一些低劣的衝動和趣味美化為符合「人性」的東西。他所提倡的個性自由顯然太至高無上了,充滿了濃厚的個人主義的味道;他重視和推崇人的感情,顯然又走向了極端,而成為了感情放縱。總之,這裡的一切既表現了反封建反宗教的積極意義,又暴露了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