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M型社會    P 12


作者:大前研一
頁數:12 / 53
類別:趨勢

 

M型社會

作者:大前研一
第12,共53。
員工進入公司後,在終生雇傭制度的保障下,一輩子安安穩穩。年輕時雖然薪水不高,要從低層階層或中低階層開始起步,但是往後因定期加薪、升職,最後總是可以升到中上階層,順利的話,甚至可以以上層階層的身份結束職場生涯,退休之後也有足夠的退休金,可以安享晚年……這種人生模式深入各個階層,是日本人的共識。社會的產業結構、社會組織,甚至連教育體系也是在這個框架中形成的,所以制造商所銷售的商品、服務都是為中產階級而設計、制造的。
但是,就像前面所說的,這種情形今後只能是幻想。
根據年收入階層的家庭比例(圖1-10),我們可以知道1992年是以年收入400萬日元的中層階層為中心的,從而通過統計數字對「中產階級社會」有一番正確的認識。但是到了2002年,占人口大多數的收入階層向收入較低的方向偏移,年收入在600萬日元左右的中間階層減少,年收入超過1200萬日元的人數反而增加了。這種趨勢在這幾年尤其明顯。
在勞動人口中,占大多數的中產階級崩潰之後,收入階層的分布即往低層階層和上層階層上下兩極移動,邁向左右兩端高峰、中間低穀的「M型社會」。美國在「里根革命」20世紀80年代,里根政府在保守主義經濟政策的指導下著手削減稅收和政府開支,大幅度增加國防開支。這些政策的實施被看做是一場經濟政策方面的「里根革命」。里根革命的名言:不要再把一切問題的解決都寄希望於政府,政府正是問題之所在。之後,這種趨勢格外顯著,日本在20年後,也沿襲了這股潮流。


  
10年前做比較,可以看出中間階層減少,收入階層往上下兩極移動,呈現兩極化的現象。
1-10年收入階層的家庭比例


  
資料來源:日本厚生勞動省但是大多數人好像還是無法走出過去的夢幻。根據日本內閣20044月所做的「國民生活調查」顯示的數字,雖然這個數字比上一次的調查稍稍減少了一些,但還是有895%的人認為,自己在社會上居於中間階層。
中產階級社會全面崩潰(2)
為什麼會有這種自我矛盾的心理?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大部分的日本人仍然滯留在虛構的中產階級社會之中,抱著「希望居於中間階層」的願望。
這種心理是通過日本特有的教育紮根的,因為現在的教育告訴大家無差別、無等級之分就是好的。再加上日本的大眾傳媒就像公布政府消息的機關,讓日本國民無法接觸正確的信息,不了解社會的真實模樣及自己的真實處境,以至於無法正視現實。
邁入M型社會的證據
日本已邁向M型社會,收入階層薪資有兩極化現象。
非正式員工增加(1)
因裁員等原因,正式員工減少了。自由業者等非正式員工的增加,造成正式員工和非正式員工之間的薪資等級落差,這和「收入兩極化」有密切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