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M型社會    P 19


作者:大前研一
頁數:19 / 53
類別:趨勢

 

M型社會

作者:大前研一
第19,共53。
然而假設政府為了兌現選舉所開出的「支票」,沒有一個過渡而立即改革的話,結果將更為悲慘。如果政府不提高消費稅,又在2010之前逐年以18%的比例削減公共投資,2010年之後削減的比例為2%,而其他歲出部分也以逐年2%的比例減少,那麼國家財政基礎收支就只有惡化一途,到了2025年,國家財政基礎收支甚至會跌至-34萬億日元。此後想要讓國家財政基礎收支恢複平衡就再也不可能了。
「高負擔時代」的可怕事實(2)
屆時人民生活不下去,社會當然就會陷入混亂。最糟糕的「劇本」就是:年輕人拒付年金,不繳社會保險費,完全舍棄老年人;小巷中到處都是三餐不濟的流浪老人,對將來不抱希望、喪失工作欲望的年輕人,鋌而走險四下犯罪。日本極有可能因此成為一個荒廢的國家。
不過,這是以現在的稅制為前提所編寫的劇本。如果政府相關部門能夠不站在「征收」稅金的立場,而以生活者的觀點考慮「稅制應該如何設置」的話,就能夠自行找出根本的解決之策。


  
關於這點會在第六章詳述。我個人倒是有個解決稅金問題的方案。這不是奇策,而是應對新的社會構造、新的質的變化的方案。要想讓經濟擺脫長期衰退,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既往的思維,不要以為只有增加上班族的負擔,才能創造符合新世界、適用於新社會結構的征稅制度。


  
中低階層時代的對策
政府之前的錯誤對策所造成的損失已無法估計,但是一味懊悔也無濟於事,問題是今後我們該怎麼做。
一個中位數年齡超過50歲的社會,已失去年輕的活力,所以我們要進行變革只有從現在開始。回顧過往,可以發現在變革時代中活躍的人都是年輕人。不論是進行明治維新的人,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創建大企業的人,幾乎都是從十幾歲或二十幾歲就開始嶄露頭角,到了三十歲左右即成氣候,擁有一番成就。
但是看看今天的我們,在表現比較強勢的汽車、家電等產業中的企業的高層,幾乎見不到年輕人的影子。除了綽號「堀江A夢」的活力門公司社長堀江貴文之外,幾乎看不到企業注入年輕的活力。如果沒有應對之策足以讓這個國家的年輕人釋放活力,日本就無法在結構上擺脫長期衰退。
「舊模式」的經濟理論不管用(1)
雖說社會結構已經產生了戲劇上的變化,但是置身變化漩渦中的大多數人,卻完全沒有發現此一變化之大。我們現在就是處在這種狀況之下。
當結構產生變化的時候,既往指標無法說明的現象會一個接一個浮出台面。以日本經濟狀況的其中一個現象為例,在「中國特需」產業的支撐下,日本的GDP往上成長、股價開始上揚,景氣看起好像是好轉了,但是通貨緊縮的情形並未明顯解除,上班族的薪水也持續縮水,大家的生活未見充裕,反而更為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