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安娜·卡列尼娜 上    P 4


作者:托爾斯泰
頁數:4 / 166
類別:世界名著

 

安娜·卡列尼娜 上

作者:托爾斯泰
第4,共166。
 《安娜·卡列寧娜》是完全意義上的心理小說。不僅人物的內心生活描寫充分,就是人物間的衝突也大都是心理上的,或是通過心理來表現的,因此全書心理描寫的密度很大。雖則一般使用傳統手法,即作者間接敘述或由人物的語言、動作或表情等直接表現,但筆墨十分細膩。例如總是在動態中寫心理過程,一般是展示過程中的每一環節或每一橫斷面,把人物內心的每一顫動顯現出來。這些過程一般不是直線式的,而其曲折反覆也不是循環,而是螺旋形的進展,因此令人感到的不是繁複累贅,而是步步深入。而在不少場合,人物心理還是前後截然相反的,借用俄國批評家巴哈金的術語來說,是「對話」式的。這種「對話」有時表現于較長的心理過程的始與終,是逐漸變化的結果;有時則是突然轉折。前者如達裡婭去探望安娜的那一插曲,後者如科茲內雪夫向瓦蓮卡的求愛。但無論是漸進或是突變,都符合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的規律。有時也進入半下意識的領域,如安娜從莫斯科回彼得堡的車上的那種迷離恍惚的心態。而在一些屬於傳統手法的內心獨白中也有所創新。奧布隆斯基在利季婭·伊萬諾夫娜伯爵夫人晚會上那段斷斷續續的內心獨白,表現了人物頭腦處于半睡眠的消極狀態的凌亂的意識之流。特別是安娜在自殺前驅車經過街上時的心理活動:街上瞬息變換的各種外在印象不斷引起她的自由聯想,她不斷由一種感觸或回憶驀地跳到另一種感觸和回憶,她強烈激動、心煩意亂、百感交集的心境躍然紙上。作者是如此巧妙地運用了意識流手法的跳躍性,省略了許多不必要的環節和銲接點,使得人物的思路迅速轉換而又十分自然,各種思緒斷斷續續,此起彼伏,互不連貫而又不凌亂無序。這可以說是文學中的意識流的神來之筆。
小說中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場面,許多描寫生動的插曲,以及文筆的自然、質樸和真實……總之,可談者尚多。
《安娜·卡列寧娜》問世一百多年了。這部出自巨匠之手的藝術傑作,不但沒有減色,反而顯得更為瑰麗。
陳 燊


  
第一部  一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奧布隆斯基家裡一切都混亂了。妻子發覺丈夫和他們家從前的法國女家庭教師有曖昧關係,她向丈夫聲明她不能和他再在一個屋子裡住下去了。這樣的狀態已經繼續了三天,不只是夫妻兩個,就是他們全家和僕人都為此感到痛苦。家裡的每個人都覺得他們住在一起沒有意思,而且覺得就是在任何客店裡萍水相逢的人也都比他們,奧布隆斯基全家和僕人更情投意合。妻子沒有離開自己的房間一步,丈夫三天不在家了,小孩們像失了管教一樣在家裡到處亂跑。英國女家庭教師和女管家吵架,給朋友寫了信,請替她找一個新的位置。
廚師昨天恰好在晚餐時走掉了,廚娘和車伕辭了工。
在吵架後的第三天,斯捷潘·阿爾卡季奇·奧布隆斯基公爵——他在交際場裡是叫斯季瓦的——在照例的時間,早晨八點鐘醒來,不在他妻子的寢室,卻在他書房裡的鞣皮沙發上。他在富於彈性的沙發上把他的肥胖的、保養得很好的身體翻轉,好像要再睡一大覺似的,他使勁抱住一個枕頭,把他的臉緊緊地偎着它;但是他突然跳起來,坐在沙發上,張開眼睛。
「哦,哦,怎麼回事?」他想,重溫着他的夢境。「怎麼回事,對啦!阿拉賓在達姆施塔特①請客;不,不是達姆施塔特,而是在美國什麼地方。不錯,達姆施塔特是在美國。不錯,阿拉賓在玻璃桌上請客,在座的人都唱Ilmiotesoro②,但也不是Ilmiotesoro,而是比那更好的;桌上還有些小酒瓶,那都是女人,」他回想著。
①達姆施塔特,現今西德的一個城市。
②意大利語:我的寶貝。
斯捷潘·阿爾卡季奇的眼睛快樂地閃耀着,他含着微笑沉思。「哦,真是有趣極了。有味的事情還多得很,可惜醒了說不出來,連意思都表達不出來。」而後看到從一幅羅紗窗帷邊上射入的一綫日光,他愉快地把腳沿著沙發邊伸下去,用腳去搜索他的拖鞋,那雙拖鞋是金色鞣皮的,上面有他妻子綉的花,是他去年生日時她送給他的禮物;照他九年來的習慣,每天他沒有起來,就向寢室裡常掛晨衣的地方伸出手去。他這才突然記起了他沒有和為什麼沒有睡在妻子的房間而睡在自己的書房裡。微笑從他的臉上消失,他皺起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