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周書    P 76


作者:令狐德棻
頁數:76 / 119
類別:歷史

 

周書

作者:令狐德棻
第76,共119。
臨危不顧,前哲所難。趙善等或行彰于孝友,或誠顯于忠概,咸躬志力,俱徇功名。兵凶戰危,城孤援絶。楊敷、趙善,類龐德之勢窮;元定、裴寬,同黃權之無路。王旅不振,非其罪也。
敷少而慷慨,終能立節,仁而有勇,其最優乎。楊摽屢有奇功,狃于數勝,輕敵無備,兵破身囚,未能遠謀,良可嗟矣。易曰 :「師出以律,否臧凶。」傳曰 :「不備不虞,不可以師 。」其楊摽之謂也?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鄭孝穆 崔謙弟說 說子弘度 崔猷裴俠 薛端 薛善 弟慎 敬珍 鄭孝穆字道和,滎陽開封人,魏將作大匠渾之十一世孫。祖敬叔,魏潁川、濮陽郡守,本邑中正。父瓊,范陽郡守,贈安東將軍、青州刺史。 孝穆幼而謹厚,以清約自居。年未弱冠,涉獵經史。


  
父叔四人並早歿,昆季之中,孝穆居長。撫訓諸弟,有如同生,閨庭之中,怡怡如也。魏孝昌初,解褐太尉行參軍,轉司徒主簿。屬盜賊蜂起,除假節、龍驤將軍、別將,屢有戰功。永安中,遷冠軍將軍、持節、都督。
從元天穆討平邢杲,進驃騎將軍、左光祿大夫、太師咸陽王長史。及魏孝武西遷,從入關,除司徒左長史,領臨洮王友,賜爵永寧縣侯。 大統五年,行武功郡事,遷使持節、本將軍,行岐州刺史、當州都督。在任未幾,有能名。就加通直散騎常侍。
王羆時為雍州刺史,欽其善政,遣使貽書,盛相稱述。先是,所部百姓,久遭離亂,饑饉相仍,逃散殆盡。孝穆下車之日,戶止三千。留情綏撫,遠近咸至,數年之內,有四萬家。每歲考績,為天下最。
太祖嘉之,賜書曰 :「知卿蒞職近畿,留心治術。凋弊 之俗,禮教興行;厭亂之民,襁負而至。昔郭伋政成並部,賈琮譽重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慚德 。」於是征拜京兆尹。 十五年,梁雍州刺史、岳陽王蕭詧稱藩來附,時議欲遣使,盛選行人。
太祖歷觀內外,無逾孝穆者。十六年,乃假孝穆散騎常侍,持節策拜察為梁王。使還稱旨,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是年,太祖總戎東討,除大丞相府右長史,封金鄉縣男,邑二百戶。軍次潼關,命孝穆與左長史長孫儉、司馬楊寬、尚書蘇亮、諮議劉孟良等分掌眾務。
仍令孝穆引接關東歸附人士,並品藻才行而任用之。孝穆撫納銓敘,鹹得其宜。大將軍達奚武率眾經略漢中,以孝穆為梁州刺史,以疾不之部。拜中書令,賜姓宇文氏。尋以疾免。
孝閔帝踐阼,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子,增邑通一千戶。晉公護為雍州牧,闢為別駕,又以疾固辭。武成二年,征拜禦伯中大夫,徙授禦正。保定三年,出為宜州刺史,轉華州刺史。五年,除虞州刺史,轉陝州刺史。


  
頻曆數州,皆有政績。復以疾篤,屢乞骸骨。入為少司空。卒於位,時年六十。贈本官,加鄭梁北豫三州刺史。
謚曰貞。 子詡嗣。歷位納言,為聘陳使。後至開府儀同三司、大將軍、邵州刺史。詡弟譯,于隋文帝有翊贊功,開皇初,又追贈孝穆大將軍、徐兗等六州刺史,改謚曰文。
譯幼聰敏,涉獵群書,尤善音樂,有名于時。世宗詔令事輔城公。及高祖即位。除都督,稍遷禦正下大夫,頗被顧待。東宮建,以譯為宮尹下大夫,特被太子親愛。
建德二年,為聘齊使副。及太子西征,多有失德,王軌、宇文孝伯等以聞,高祖大怒,宮臣親幸者,咸被譴責,譯坐除名。後例復官,仍拜吏部下大夫。宣帝嗣位,授開府儀同大將軍、內史中大夫,封歸昌縣公,邑千戶。既以恩舊,任遇甚重,朝政機密,並得參 詳。
尋遷內史上大夫,進爵沛國公。上大夫之官,自譯始也。及宣帝大漸,禦正下大夫劉昉乃與譯謀,以隨公受遺輔少主。隋文帝執政,拜柱國、大丞相府長史,內史如故。尋進位上柱國。
崔謙字士遜,博陵安平人也。祖辯,魏平遠將軍、武邑郡守。父楷,散騎常侍、光祿大夫、殷州刺史,贈侍中、都督冀定相三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冀州刺史。 謙幼聰敏,神彩嶷然。及長,深沉有識量。
歷觀經史,不持章句,志在博聞而已。每覽經國緯民之事,心常好之,未嘗不撫卷嘆息。孝昌中,解褐著作佐郎。從太宰元天穆討邢杲,破之,以功授輔國將軍、太中大夫,遷平東將軍、尚書殿中郎。 賀拔勝出鎮荊州,以謙為行台左丞。
勝雖居方岳之任,至于安輯夷夏,綱紀眾務,皆委謙焉。謙亦盡其智能,以相匡弼。勝有聲南州,謙之力也。及魏孝武將備齊神武之逼,乃詔勝引兵赴洛。軍至廣州,帝已西遷。
勝乃遲疑,將旋所鎮。謙謂勝曰 :「昔周室不造,諸侯釋位;漢道中微,列藩盡節。今皇家多故,主上蒙塵,寔忠臣枕戈之時,義士立功之日也。公受方面之重,總宛、葉之眾,若杖義而動,首唱勤王,天下聞風,孰不感激。誠宜順義勇之志,副遐邇之心,倍道兼行,謁帝關右。
然後與宇文行台,同心協力,電討不庭。則桓、文之勛,復興于茲日矣。舍此不為,中道而退,便恐人皆解體,士各有心。一失事機,後悔何及 。」勝不能用,而人情果大騷動。
還未至州,州民鄧誕引侯景軍奄至,勝與戰,敗績,遂將麾下數百騎南奔于梁。謙亦與勝俱行。及至梁,每乞師赴援。梁武帝雖不為出軍,而嘉勝等志節,並許其還國。乃分謙先還,且通鄰好。
魏文帝見謙甚悅,謂之曰 :「卿出萬死之中,投身江外,今得生還本朝,豈非忠貞之報也 。」太祖素聞謙名,甚禮之。 乃授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賜爵千乘縣男。及勝至,拜太師,以謙有毗輔之功,又授太師長史。 大統三年,從太祖擒竇泰,戰沙苑,並有功。
進爵為子,遷車騎大將軍、右光祿大夫,拜尚書右丞。謙明練時事,及居樞轄,時論以為得人。四年,從太祖解洛陽圍,仍經河橋戰,加定州大中正、瀛州刺史。十五年,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又破柳仲禮于隨郡,討平李遷哲于魏興,並有功。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直州刺史,賜姓宇文氏。
魏恭帝初,轉利州刺史。謙性明悟,深曉政術,又勤於理務,民訟雖繁,未嘗有懈倦之色。吏民以是敬而愛之。時有蜀人賈晃遷舉兵作亂,率其黨圍逼州城。謙倉卒分部,纔得千許人,便率拒戰。
會梁州援兵至,遂擒晃遷,餘人乃散。謙誅其渠帥,余並原之。旬日之間,遂得安輯。世宗初,進爵作唐縣公。保定二年,遷安州總管、隨應等十一州甑山上明魯山三鎮諸軍事、安州刺史。
四年,加大將軍,進爵武康郡公。 天和元年,授江陵總管。三年,遷荊州總管、荊淅等十四州南陽平陽等八防諸軍事、荊州刺史。州既統攝遐長,俗兼夷夏,又南接陳境,東鄰齊寇。謙外御強敵,內撫軍民,風化大行,號稱良牧。
每年考績,常為天下最,屢有詔褒美焉。謙隨賀拔勝之在荊州也,雖被親遇,而名位未顯。及踐其位,朝野以為榮。四年,卒於州。闔境痛惜之,乃共立祠堂,四時祭饗。
子曠嗣。 謙性至孝,少喪父,殆將滅性 。與弟 〔說〕特相友愛,雖復年事並高,名位各重,所有資產,皆無私焉。其居家 嚴肅,動遵禮度。曠與說子弘度等,並奉其遺訓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