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論語    P 10


作者:孔子門生
頁數:10 / 100
類別:國學

 

論語

作者:孔子門生
第10,共100。
仁德是禮樂的前提。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仁德,像季氏那樣,僭越天子之禮,濫用天子之樂,那禮樂對他還有什麼意思呢?   
說穿了,文化也好,藝術也好,都是為道德傳播,更進一步 說,都是為政治的等級制度服務的,所以,一定要服從于道德和政治的前提。
不要鋪張浪費
【原文】


  
林放①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 與其易②也,寧戚③。」
【註釋】
①林放:魯國人。 ②易:馳,鋪張。 ③戚:哀傷。孔子 本來是主張「哀而不傷」,感情不過分的,但與其鋪張浪費,就寧肯 悲哀過度了。
【譯文】
林放問禮的本質。孔子說:「你的問題意義重大啊!就一般禮儀 而言,與其奢侈,寧可節儉;就喪禮而言,與其鋪張浪費,寧可悲哀 過度。」
【讀解】
孔子又說:「奢侈顯得驕傲,節儉顯得寒傖。與其驕傲,寧可寒 傖。」(《述而》)
可見,孔子雖然十分重視禮儀,但卻反對形式主義的排場,而強調 內心和感情上的符合禮儀要求。
以我們今天的社會風氣對照聖人的要求,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 一般禮儀不從簡而尚奢,越奢侈越有排場就越體面越風光。喪禮 更是鋪張而無真正的悲哀。所謂「紅白喜事」,那「白喜事」本是 為避諱而言,現在對很多人來說倒成了名實相符的喜事了。比如說 家裡老人壽終正寢,一喜少了一個負擔,一個拖累;二喜可以收禮 錢,藉此發一筆不大不小的財;三喜有遺產;四喜可以藉機聚賭,麻將 直打到喪事辦完。這樣的喪禮,有幾個人內心裡是真正的悲哀呢?
假若聖人活到今天,眼見我們今天的排場,真不知道要感慨到什麼 程度哩。
溫文爾雅的君子之爭
【原文】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①乎!揖讓而升②,下而飲③。其爭也君子。」
【註釋】
①射:射箭。這裡指射箭比賽,是古代的一種禮儀。 ②揖(yi)讓而升: 揖,拱手作揖,古代的一種禮節。揖讓而升是說在登堂比賽前先相互作揖表示 謙讓,然後才登堂比賽。 ③下而飲:比賽完後下堂飲酒互相祝賀。
【譯文】
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爭斗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說有,那也就像射箭 比賽一樣吧!登堂比賽前先互相作揖謙讓,賽完後又下堂飲酒祝賀。這樣的競爭 ,可以說是君子之爭。」


  
【讀解】
溫文而雅,頗有紳士風度的君子之爭。
賽前揖讓,賽後喝一杯。
多麼令人神往!
這算不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呢?這又是不是有點奧林匹克的精神呢?
其實,又何止體育競賽,舉凡政治角逐、商業競爭、技術開發、文藝比賽, 人生舞台上的方方面面,何處不應該提倡一點君子之爭的風度呢?
文獻的重要性
【原文】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禮,吾能言之, 宋③不足征也。文獻④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註釋】
①杞:杞國,夏禹後代的封國,故城在今河南杞縣。 ②征: 證明。 ③宋:宋國,商湯後代的封國,故城在今河南商丘縣。 ④文獻:與今天的「文獻」一詞只指歷史事件有所不同。「文」 相當於今天「文獻」的概念,「獻」即「賢」,指通曉歷史的 賢才。
【譯文】
孔子說:「夏代的禮我能講得出,但是杞國不足以為證; 殷代的禮我能講得出,但是宋國不足以為證。這是因為杞、宋 兩國文獻不足的原因,如果文獻足,我就能引以為證了。」
【讀解】
文化與歷史的承傳不可割斷。
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不重視自己的歷史,自己 的文化傳統,則無異於自毀自滅,使後代人無法考證。
聖人在這裡以杞、宋兩國為例強調歷史文獻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常常以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而自豪,這裡 面是不是有儒學先賢的一份提倡之功呢?
要有一顆虔誠的心
【原文】
祭①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②祭,如不祭。」
【註釋】
①祭:這一個「祭」指祭鬼(死去的祖先),與下句 祭神對舉。 ②與:參與,參加。
【譯文】
祭祀祖先就好像祖先在跟前一樣,祭祀神就好像神在 跟前一樣。孔子說:「我不親自參加祭祀,就如同不曾 祭祀一樣。」
【讀解】
祭祀貴在虔誠,心誠則靈。
祭祀祖先要像在祖先面前一樣恭敬,求神要像在神面前 一樣虔誠,這就是所謂「如在」的心。
既然如此,當然不能請他人代勞。所以孔子說,如果 自己不親自參加,那就等於沒有參加。別人替自己燒香 求福是沒有用的。
祭祀如此,做人的道理又何嘗不是如此。
一個人立身處世,成家立業,都應該有這種「如在」 的心,做到表裡如一。否則,表面一套,內心一套, 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鬼鬼祟祟,躲躲閃閃,活在世上 又有什麼意義呢?
問者不相虧
【原文】
子入太廟①,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②知禮乎?入太廟,每事 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註釋】
①太廟:太祖(開國之君)的廟。周公旦是魯國的始封之君,所以, 魯國的太廟就是周公的廟。 ②鄹(zou)人之子:指孔子,鄹又作陬,地名, 即《史記.孔子世家》所說的「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的「陬」,是孔子 的出生地。鄹人則指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曾經做過鄹大夫,所以稱為鄹人。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