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論語    P 13


作者:孔子門生
頁數:13 / 100
類別:國學

 

論語

作者:孔子門生
第13,共100。
人滿為患,生存空間緊張,能有一個棲身之所(人均四平方 米)就不錯了,有兩室一廳已是謝天謝地,管它是在地下「紅燈 區」附近還是在什麼烏煙瘴氣、亂七糟八’的嚴重污染之處,哪裡 還談得上選什麼好的小區呢?即便萬幸遇到有所選擇,那也是首 選水、電、氣三通,哪裡還敢奢望選什麼有仁厚風氣的地方居住 呢!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里仁為美」不過是一種嚮往罷了。
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礎
【原文】


  
子曰:「裡①仁為美。擇不處②仁,焉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①」,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 者利②仁。」得知③?”
【註釋】   
①約:貧困。②利:順從。
【譯文】
孔子說:「不仁的人不能夠長久地處在貧困的境地,也不能夠 長久地處在安樂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於仁,有智慧的人順從仁。」
【讀解】
仁者安於仁和智者煩從仁是由於他們氣質不同,如孔子在另 外的地方所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雍 也》)水性動,動者順勢,所以須從仁;山性靜,靜者安定,所以 安於仁。但無論是安於仁還是順從仁,對仁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不一致的是不仁者,亦即沒有仁德仁心的人。由於沒有仁德 仁心,所以缺乏主心骨,缺乏穩定的人格,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都 不能夠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如果是處在貧困之中,不能夠做到 安貧樂道,做到孟子所說的「貧賤不能移」;如果是處在安樂之中, 也不能夠做到久享安樂,做到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一言歸 總,這種人因為缺乏安身立命的基礎,所以必然是反覆無常的小 人。而仁者和智者因為有智慧,有涵養,修養達到了仁的境界,所 以無論處于貧富之間還是得意失意之間,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 素。
這就是有沒有仁心之間的區別。所以,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 礎。
有仁德才能夠正確對待他人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惡②人。」
【註釋】   
①好(hdo):喜愛。②惡(W0):厭惡。
【譯文】
孔子說:「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喜愛人,才能夠正 確地去厭惡人。」


  
【讀解】
子貢曾經向孔子請教說:「一鄉的人都喜歡他,這個人怎樣?」
孔子回答說:「難說。」子貢又問:「一鄉的人都厭惡他,這個人又 怎麼樣呢?」孔子還是回答說:「也難說。只有當鄉人中的好人喜 歡他,鄉人中的壞人厭惡他時,我才能肯定他是好人。」(《子 路》)
又有一次,孔子說:「眾人都厭惡他,一定要對他加以考察; 眾人都喜歡他,也一定要對他加以考察。」(《衛靈公》)
可見,對一個人的好惡一定要有是非標準,既不能只憑個人 的私心得失之見,也不能被輿論所左右,人云亦云。
正是從這一點出發,孔子提出了「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 確地去喜愛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厭惡人」的看法。實際上是要求 我們修養以「仁」為核心的內在品格,克服偏私之見,正確對待 他人。
追求仁德,擯棄邪惡
【原文】
子曰:「苟①志于仁矣,無惡②也。」
【註釋】   
①苟:如果。②惡(e):邪惡,與上一章「厭惡(wu)」用法不一樣。
【譯文】
孔子說:「如果立志修養江德,就不會有邪惡了。」
【讀解】
前一章對人,這一章對己,都是強調修養仁德的重要意義。
當然不會是說只要一立志修養仁德就沒有邪惡了,凡事總有 一個過程,這種「立竿見影」式的效果事實上是不可能出現的。聖 人之言,不外乎是強調罷了,不可作膠柱鼓瑟的理解。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 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② 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③必於是,顛沛①必於是。」
【註釋】   
①這句的「得」’宇應是”去”字之誤,②惡(Wu)乎:哪裡,怎麼。 ③造次:匆忙,倉促。①顛沛;窮困,受挫折。
【譯文】
孔子說:「有錢有地位,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 道的方式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貧窮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擺脫,君子是不擺脫的。君子一旦離開 了仁道,還怎麼成就好名聲呢?所以,君子任何時候—一哪怕是 在吃完一頓飯的短暫時間裡也不離開仁道,倉促匆忙的時候是這 樣,顛沛流離的時候也是這樣。」
【讀解】
我們今天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什麼「道」?合法之道。
說到底,也就是仁義之道—一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礎,生活的原則。 所以,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無論是倉促之間還是顛沛流離 之時,都絶不能違背這個基礎和原則。用孟子的話來說,還是那 句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當然,這裡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則。對於那些「跟着感覺 走」,甚至「過把癮就死」的人來說,這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了。 面對激烈的竟爭,弱肉強食,爾虞我詐,只要能達到目的,不擇 一切手段,還有什麼仁道的原則可遵循呢?如果說有,那也是 「盜亦有道」的原則——目的就是一切。
這已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選擇問題了。
從人的過錯中識別人
【原文】
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①。觀過,斯知仁矣。」
【註釋】   
①黨:類別,類型。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