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論語    P 72


作者:孔子門生
頁數:72 / 100
類別:國學

 

論語

作者:孔子門生
第72,共100。
不過,就連楚霸王項羽尚且過不了「婦人之仁」一關。又有 幾人能真正參透呢?  
眾惡必察,眾好必察
【原文】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譯文】
孔子說:「大家都厭惡他,一定要考察究竟是為什麼;大家都 喜歡他,也一定要考察究竟是為什麼。」
【讀解】   
怕的是這人特行獨立,高風亮節而遭人譭謗,如那些「有爭 議的幹部」。所以應當考察他的工作實績,而不應僅僅以「眾惡 之」為依據。
又怕的是那人黨同阿比,雖得眾人稱讚但實際上並無德行,是 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鄉原先生,所以也應仔細考察。   在《子路》篇裡,子貢曾問孔子說:「一鄉的人都喜歡他,怎 麼樣?」孔子說:「還難說。」子貢又問:「一鄉的人都厭惡他,怎 麼樣?」孔子仍然說:「還難說。不如一鄉人中的好人喜歡他,壞 人厭惡他。」
這實際上也是「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的意思。 《管子·明法解》)說:「昏亂的君王不考察臣下的實際功勞,眾 人說誰好就賞誰;也不審查臣下的罪過,眾人說誰壞就處罰誰。這 樣的結堅果,往往使奸臣沒有功勞卻得賞,忠臣沒有罪過卻受罰。所 以明說法:當官的失去統治,是因為他憑人們的毛病和譭謗來進 行賞罰。」
領導者用人,不可不引以為鑒。    
有錯不改,錯上加錯
【原文】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譯文】
孔子說:「犯了錯誤而不改正,這就是錯上加錯了。」
【讀解】   
《韓詩外傳》卷三還引了孔子的一句話,湊在一起剛好是從正 反兩方面來談同一個問題—一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而改之,是不過也。 說來也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問題在於,有了過錯怎麼 辦?正確的態度當然應該像孔子在《學而》篇和《子罕》篇裡反 復說過的:「過則匆憚改。」不要怕改正錯誤。但一般人恰恰就是 不勇于承認錯誤,也不勇于改正錯誤。究其心理,一方面是難過 面子關,由於不好意思而文過飾非。另一方面是心存僥倖,以為 人家不會發現自己的錯誤,結果是欲蓋彌彰,在錯誤的泥坑中越 陷越深,就像那些不能自拔的賭徒或貪污分子一樣。
都是糊塗,或者說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
與其空想,不如學習
【原文】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譯文】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地思考,結果沒有 什麼收穫,還不如學習。」
【讀解】   
孔子已經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要求學與思並重。這裡怎麼又說思不如學呢?”   想來,凡事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聖人也不例外。學與思兼 顧當然最好,退而求其次,則與其冥思空想,不如讀書學習。
《荀子·勸學》的名言:「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 也。」正是孔子語錄的轉述。
賈誼《新書·修政語》說:學如太陽,思如火。思而不學,好比放棄太陽的光輝而升火照明,可以小見,不可以大知。
聰明人怎麼會放棄太陽的光輝呢?
君子謀道不謀食
【原文】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①在其中矣;學也,祿在 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註釋】
①餒(nei):餓。
【譯文】
孔子說:「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費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親自去 耕田種地,難保不餓肚子;努力學道,卻可以得到俸祿。所以,君 子只擔憂學不到道,不擔憂貧窮。」
【讀解】   
不謀衣食並不是真的不要衣食,而是通過謀道而水到渠成地 獲得衣食。
在《子路》篇裡,我們已看到學生樊遲去向孔子學耕田種地 而被孔子罵了個狗血淋頭。這裡又從正面來闡述了「君子謀道不 找食」的道理。
其實,從社會分工的角度來看,孔子的話的確是有一定道理 的。以我們今天的情形而論,很多讀書人,包括大學教授和搞文 化工作的專家、高級知識分子,就是不如一個拉人力車的或種蔬 茉的菜農收入高,更不用說和做生意的個體戶相比了。但我們的 大學教授和專家學者是不是要為了「謀食」而放棄教學和科研去 拉人力車,去種蔬菜,或去做生意呢?這時,我們就用得着「君 子謀進不謀食」這句話了。畢竟有社會分工的不同,有所從事的 職業的性質不同。從這個意義上說,「君子謀道不謀食」還包含着 一種敬業精神在內。雖然我們的物質生活待遇還存在着一些不合 理的現象,但我們畢竟是君子,所從事的,畢竟是精神文明建設 的高尚事業啊。不合理現象需要得到解決,得到改變,但「君子 憂道不憂貧」,自己的追求還是不能放棄。
這是不是也可以算作對「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 貧」的一種理解呢?
得之容易守成難
【原文】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 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 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譯文】
孔子說:「靠智慧得到了它,不能靠仁德保持它,雖然得到了, 也一定會失去。靠智慧得到了它,靠仁德保持了它,不能用莊刀 的態度去治理,那老百姓也不會服從。靠智慧得到了它,靠仁槽 保持了它,又能用莊嚴的態度去治理,但不能用禮法去約束、指 揮百姓,那還是沒有達到盡善的地步。」
【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