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元史 上    P 249


作者:宋濂
頁數:249 / 348
類別:歷史

 

元史 上

作者:宋濂
第249,共348。
成都路,上。  唐改蜀郡為益州,又改成都府。宋為益州路,又為成都府路。元初撫定,立總管府,設錄事司。至元十三年,領成都、嘉定、崇慶三府,眉、邛、隆、黎、雅、威、茂、簡、漢、彭、綿十一州,後嘉定自為一路,以眉、雅、黎、邛隷之。二十年,又割黎、雅屬吐蕃招討司,降崇慶為州,隆州併入仁壽縣,隷本府。戶三萬二千九百一十二,口二十一萬五千八百八十八。至元二十七年數。領司一、縣九、州七。州領十一縣。
錄事司。
縣九
成都,下。唐、宋為成都府治所。至元十三年,以本縣元管大城內西北隅併入錄事司。  華陽,下。  新都,下。  郫縣,下。  溫江,下。  雙流,下。  新繁,下。  仁壽,下。唐為陵州。宋為隆州。元至元二十年,以此州地荒民散,併為仁壽縣,隷成都府路。  金堂。下。宋屬懷安軍。元初升為懷州,而縣屬如故。至元二十年,并州入金堂縣,隷成都府路。


  
州七
彭州,下。  唐置蒙州,又為彭州。宋及元因之。領二縣:
蒙陽,下。  崇寧。下。
漢州,下。  唐為德陽郡,又為漢州。自唐至宋,苦于兵革,民不聊生。元中統元年,復立漢州。領三縣:
什邡,下。  德陽,下。至元八年,升為德州。十三年,仍為縣,隷成都路。十八年,復來屬。  綿竹。下。至元十三年,以戶少併入州,後復置。
安州,下。  唐置石泉縣。宋升為軍。元中統五年,升為安州。領一縣:
石泉。下。
灌州,下。  唐導江縣。五代為灌州。宋為永康軍,後廢為灌口寨。元初復立灌州。至元十三年,以導江、青城二縣戶少,省入州。青城陶壩立屯田萬戶府。
崇慶州,下。  唐為唐安郡,又為蜀州。宋為崇慶軍。元至元十二年,立總管府。二十年,改為崇慶州,並江原縣入州。本州有屯田萬戶府。  領二縣:
晉原,下。  新津。下。
威州,下。  唐維州。宋改威州,領保寧、通化二縣。元至元十九年,並保寧入州。領一縣:
通化。下。
簡州,下。  唐析益州置。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並附郭陽安縣入州。二十二年,並成都府所屬靈泉縣來隷。而本州有平泉,以地荒,竟廢之。
嘉定府路,下。  唐初為嘉州,又改犍為郡,又仍為嘉州。宋升嘉定府。元至元十三年,立總管府。舊領龍游、夾江、峨眉、犍為、洪雅五縣。二十年,並洪雅入夾江。領司一、縣四、州二。州領三縣。戶口數闕。
錄事司。
縣四
龍游,下。  夾江,下。  峨眉,下。  犍為。下。
州二
眉州,下。  唐改嘉州,又仍為眉州。元至元十四年,隷嘉定路。領二縣:


  
彭山,下。  青神。下。
邛州,唐孵置邛州,又改臨邛郡,又仍為邛州。元至元十四年,立安撫司,兼行州事。二十一年,並臨邛、依政、蒲江三縣入州。領一縣:
大邑。下。
廣元路,下。  唐初為利州,又改益昌郡,又復為利州。宋為利州路,端平後兵亂無寧歲,地荒民散者十有七年,元憲宗三年,立利州治,設都元帥府。至元十四年,罷帥府,改為廣元路。戶一萬六千四百四十二,口九萬六千四百六。至元二十七年數。  領縣二、府一、州四。府領三縣,州領七縣。本路屯田九頃有奇。
縣二
綿谷,下。  昭化。下。元初並葭萌入焉。
府一
保寧府,下。  唐隆州,又改閬州,又為閬中郡。後唐為保寧軍。元初立東川路元帥府。至元十三年,升保寧府。二十年,罷元帥府,改保寧路。初領新得、小寧二州,後併入閬中縣,又並奉國入蒼溪縣,新井、新政、西水總入南部縣,仍改為府,隷廣元路。本府屯田一百一十八頃有奇。  領三縣:
閬中,下。倚郭。  蒼溪,下。  南部。下。
州四
劍州,下。  唐為始州,後改劍州。宋升普安軍,又為隆慶府。元至元二十年,改劍州。領二縣:
普安,下。至元二十年,並普城、劍門入焉。  梓潼。下。
龍州,下。  唐初為龍門郡,又改龍州,又改江油郡,又改應靈郡。宋改政州,繼複舊。元憲宗歲戊午,宋守將王知府以城降。至元二十二年,並江油、清川二縣入焉。
巴州,下。  唐初改巴州,又改清化郡,又為巴州。宋領化城、難江、恩陽、曾口、上通江、下通江六縣。元至元二十年,並難江、恩陽二縣入化城,上、下通江二縣入曾口。領二縣:
化城,下。  曾口。下。
沔州,下。  唐初為興州,又為順政郡,又改興州。宋改沔州。元至元十四年,隷廣元路。二十年,廢褒州,止設鐸水縣,遷沔州而治焉。領三縣:
鐸水,下。倚郭。  大安,下。本大安州,至元二十年,降為縣以來屬。 略陽。下。至元二十年,並長舉及西縣入焉。
順慶路,下。  唐為南充郡,又改梁州,又改充州。宋升順慶府。元中統元年,立征南都元帥府。至元四年,置東川路統軍司,後改東川府。十五年,復為順慶。二十年,升為路,設錄事司。戶二千八百二十一,口九萬五千一百五十六。至元二十七年數。  領司一、縣二、府一、州二。府領二縣,州領五縣。
錄事司。
縣二
南充,下。至元二十年,並漢初入焉。  西充。下。至元二十年,併流溪舊縣入焉。
府一
廣安府,唐屬宕渠、巴西、洛陵三郡。宋置廣安軍,又改寧西軍。元至元十五年,廢寧西軍。二十年,升為廣安府。舊領渠江、岳池、和溪、新明四縣,後並和溪、新明入岳池。領二縣:
渠江,下。倚郭。  岳池。下。
州二
蓬州,下。  唐改蓬山郡,又仍為蓬州。元初立宣撫都元帥府,後罷。至元二十年,立蓬州路總管府,後復為蓬州。領三縣:
相如,至元二十年,以金城寨入焉。  營山,下。至元二十年,並良山入焉。
儀隴。下。至元二十年,並蓬池、伏虞入焉。
渠州,下。  唐初為渠州,又改濆山郡,又為渠州。宋屬潼川府。元至元十一年,立渠州安撫司。二十年,罷安撫司,以渠州為散郡。領二縣:
流江,下。  大竹。下。至元二十年,並鄰山、鄰水入焉。
潼川府,唐梓州,又改梓潼郡,又為梓州。宋改靜戎軍,又改靜安軍,又升潼川府。兵後地荒,元初復立府治。至元二十年,並涪城及錄事司入郪縣,通泉入射洪,東關入鹽亭,銅山入中江。領縣四、州二。戶口闕。
縣四
郪縣,下。倚郭。  中江,下。  射洪,下。  鹽亭。下。
州二
遂寧州,下。  唐遂州,又改遂寧郡。宋為遂寧府。元初因之。至元十九年,並遂寧、青石二縣入小溪,長江入蓬溪,後復改為州。領二縣:
小溪,下。  蓬溪。下。
綿州,下。  唐更改不常。元初隷成都路。元至元二十年,並魏城入本州,改隷潼川路。領二縣:
彰明,下。  羅江。下。
永寧路。下。闕。  領州一。
筠連州。下。闕。至元十七年,樞密院言:「四川行省參政行諸蠻夷部宣慰司昝順言,先是奉旨以高州,筠連州騰川縣隷安撫郭漢傑立站,今漢傑已並蠻洞五十六。有旨昝順所陳,卿等與中書議,臣等以為宜遣使行視之。」帝曰:「此五十六洞如舊隷高州、筠連,則與郭漢傑立站,否則還之昝順。」  領一縣:
騰川。下。
四川南道宣慰司至元十六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