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太平廣記 一    P 228


作者:李昉
頁數:228 / 334
類別:中國古代史

 

太平廣記 一

作者:李昉
第228,共334。
補闕(官名)熊皦說,前幾年,有個伊用昌,不知是哪裡人。他的妻子很年輕,也很漂亮,音律和針線活這類事情,都能工盡其妙。她的丈夫雖然又饑又餓去討飯,卻始終沒有愧意。有時候,有些富家子弟用言談笑語調戲她,常表現出不可侵犯的臉色。她的丈夫能喝酒,經常發狂奔跑,當時的人都叫他伊瘋子。這個伊瘋子經常遊歷江東廬陵宜春等各郡,說出話來輕薄不注意,經常被眾人毆打。愛作《望江南》詞,夫妻唱和。有時在古寺廢廟裡住宿。遇到東西就有所詠,那些詞都有些味道。熊皦只記得詠鼓詞是這樣寫的:「江南鼓,梭肚兩頭欒。釘着不知侵骨髓,打來只是沒心肝。空腹被人漫。」其餘的詞多不記得。江南有一種芒草,貧民把它采來織草鞋。由於土地低濕,這種草耐水,因而貧民大多穿它。伊瘋子來到茶陵縣大門,大筆一揮寫道:「茶陵一道好長街,兩畔栽柳不栽槐。夜夜不聞更漏鼓,只聽錘芒織草鞋。」當時縣官及胥吏大為不滿,伊瘋子遭到眾人亂打,被逐出界。江南人把輕薄之詞叫做覆窠,他的妻子就告訴他說:「常說小地方不要覆窠(詞),而你卻一定要覆窠(詞)之。譬如騎劣馬,人落下馬來,腳還穿在馬鐙裡。非理傷墮相等。您不必為此苦惱,如此夫妻都表現出不屑之態。天祐年間歲當癸酉,夫妻來到撫州南城縣地界。有個村民殺死一頭小牛,他們夫妻討來牛肉一二十斤,在鄉校內又煮又烤,一個晚上就吃光了。到天亮的時候,夫妻被牛肉所脹,都死在鄉校內。縣鎮的官吏和百姓,用蘆席把他們的屍體裹上,埋在縣城南邊路旁一百多步的地方。那裡鎮守的將領姓丁,是江西廉使劉公的親信隨從,一年後得到替換回到廉使衙門時,劉公已死了。忽然有一天,姓丁的在北市棚子下,看到了伊瘋子夫妻,正在唱望江南詞討錢。他們相見以後很高興,便說起過去的事。伊瘋子拉著丁鎮將的手上了酒樓,三個人一共飲了幾斗酒。丁大醉而睡,伊瘋子就要來筆在酒樓牆壁上題詩,他寫的是:“此生生在此生先,何事從玄不復玄。已在淮南鷄犬後,而今便到玉皇前。」題寫完畢,夫妻二人拉著手高唱着出了城,於是渡江到了游帷觀,在真君殿後題字,其頭銜如下:「定億萬兆恆沙軍國主南方赤龍神王伊用昌。」其詞是:「日日祥雲瑞氣連,應儂家作大神仙。筆頭灑起風雷力,劍下驅馳造化權。更與戎夷添禮樂,永教胡虜絶烽煙。列仙功業只如此,直上三清第一天。」題寫完畢,夫妻倆又拉著手進入西山。當時人們都看見他們踏空而行,從此再也沒有重新出現。那個丁將在酒樓上從醉中醒來,在懷內摸到紫金一十兩。就把那些金子都送到淮海南城縣。後人掘開他們夫妻的墳墓,只見到兩領蘆席、十多斤爛牛肉,已發臭不可靠近,其餘再也沒有別的東西了。熊皦說他六七歲的時候,還記得伊瘋子,有時穿著道家服裝,稱作伊尊師。熊皦在頭頂上生了一塊癰癤,疼痛得不能忍受。伊尊師含了三口水噴在患處,那個癰癤就潰落了,並不覺得痛苦,至今頭上還有疤痕存在。熊皦說他親眼見到那些事,不是荒謬的傳說。

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



  
西王母 上元夫人 雲華夫人 玄天二女


  

西王母

西王母者,九靈太妙龜山金母也,一號太虛九光龜台金母元君。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在昔道氣凝寂,湛體無為,將欲啟迪玄功,化生萬物。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公。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芬靈之墟,以主陽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曰東王公焉。又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金母。金母生於神州伊川,厥姓侯氏,生而飛翔,以主元,毓神玄奧。于聅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氣成形。與東王公共理二氣,而育養天地,陶鈞萬物矣。柔順之本,為極陰之元,位配西方,母養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者得道者,咸所隷焉。所居宮闕,在龜山春山西那之都,崑崙之圃。閬風之苑。有城千里、玉樓十二,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玄室、紫翠丹房。左帶瑤池、右環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濤萬丈。非飈車羽輪,不可到也。所謂玉闕暨天,綠台承霄。青琳之宇,朱紫之房,連琳彩帳,明月四朗。戴華勝,佩虎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寶蓋沓映,羽摻蔭庭。軒砌之下,植以白環之樹,丹剛之林,空青萬條,瑤干千尋,無風而神籟自韻,琅琅然皆九奏八會之音也。神州在崑崙之東南,故爾雅云:「西王母目下是矣。」又云:「王母蓬髮,戴華勝。虎齒善嘯者,此乃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形也。元始天王授以方天元統龜山九光之籙,使制召萬靈,統括真聖,監盟證信,總諸天之羽儀。天尊上聖,朝晏之會,考校之所,王母皆臨訣焉。上清寶經,三洞玉書,凡有授度,咸所關預也。黃帝討蚩尤之暴,威所未禁,而蚩尤幻變多方,征風召雨,吹煙噴霧,師眾大迷。帝歸息太山之阿,昏然憂寢。王母遣使者,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曰:“太一在前,天一在後,得之者勝,戰則克矣。」符廣三寸,長一尺,青瑩如玉,丹血為文。佩符既畢,王母乃命一婦人,人首鳥身,謂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一遁甲六壬步鬥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遂克蚩尤于中冀,剪神農之後,誅榆罔于阪泉,天下大定,都于上谷之涿鹿。又數年,王母遣使白虎之神,乘白鹿,集於帝庭,授以地圖。其後虞舜攝位,王母遣使授舜白玉環。舜即位,又授益地圖,遂廣黃帝之九州為十有二州。王母又遣使獻舜白玉琯,吹之以和八風。《尚書》帝驗期曰:「王母之國在西荒也。」昔茅盈字叔申;王褒字子登;張道陵字輔漢,洎九聖七真,凡得道授書者,皆朝王母于昆陵之闕焉。時叔申、道陵侍太上道君,乘九蓋之車,控飛虯之軌,越積石之峰,濟弱流之津,浮白水,凌黑波,顧盼倏忽,詣王母于闕下。子登清齋三月,王母授以《瓊華寶曜七晨素經》。茅君從西城王君詣白玉龜台,朝謁王母,求長生之道。曰:「盈以不肖之軀,慕龍鳳之年,欲以朝菌之脆,求積朔之期。」王母愍其勤志,告之曰:“吾昔師元始天王及皇天扶桑帝君,授我以玉珮金璫二景纏煉之道,上行太極,下造十方,溉月咀日入天門,名曰玄真之經。今以授爾,宜勤修焉。因敕西城王君,一一解釋以授焉。又周穆王時,命八駿與七華之士,使造父為禦,西登崑崙,而賓于王母。穆王持白珪重錦,以為王母壽,本具周穆王傳。至漢武帝元封元年七月七日夜,降于漢宮。語在漢武帝傳內,此不覆載焉。(出《集仙錄》)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