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太平廣記 一    P 244


作者:李昉
頁數:244 / 334
類別:中國古代史

 

太平廣記 一

作者:李昉
第244,共334。
河間王的女兒,是玄俗的妻子。玄俗獲得神仙之道,住在河間已經幾百年了。鄉人說常常見到他,在太陽底下沒有影子。只吃巴豆雲母,也到都市去賣它,七丸藥一個錢,可以治癒百病。河間王有病,買他的藥吃了,打下十多條蛇。河間王問他用藥意圖,他回答說:「大王有病的原因,乃是六世餘殃造成的,不是大王招來的。大王曾經釋放一頭哺乳期的母鹿,這母鹿就是麒麟之母。你的仁慈之心感動了天,本來應當遇到我。」王家一個老舍人說:「曾聽父母說過,玄俗在日光中沒有影子。」河間王就把玄俗召來,一看果然如此。河間王的女兒小時候就斷了葷腥,清淨好道。河間王就把這個女兒嫁給了玄俗。住了幾年後,玄俗與河間王的女兒一起進了常山,時而有人看到他們。

陽都女



  
陽都女,陽都市酒家女也。生有異相,眉連,耳細長。眾以為異,疑其天人也。時有黑山仙人犢子者,鄴人也。常居黑山,采松子茯苓餌之,已數百年,莫知其姓名。常乘犢,時人號為犢子。時壯時老,時丑時美。來往陽都,酒家女悅之,遂相奉侍。一旦女隨犢子出取桃,一宿而返,得桃甚多,連葉甘美,異於常桃。邑人俟其去時,既出門,二人共牽犢耳而走,其速如飛,人不能追。如是且還,復在市中數十年,夫婦俱去。後有見在潘山之下,冬賣桃棗焉。(出《墉城集仙錄》)

【譯文】



  
陽都女,是陽都市中賣酒人家的女兒。她生得有異相:兩眉相連,耳朵細長。眾人因此覺得奇異,疑心她是天人。當時有個黑山仙人叫做犢子的,是鄴縣人。常住在黑山,采松子、茯苓用它當食物,已經幾百年了,沒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因為他經常騎着牛犢,當時的人稱他為犢子。這個犢子有時強壯有時衰老,有時醜陋有時漂亮。來往陽都,酒家女喜歡他,就奉侍他。有一天,酒家女隨着犢子外出去取桃,過了一夜回來,得桃很多,連葉子都很甜美,與普通的桃不同。縣裡的人等着他出去的時候去看,出門以後,兩個人共同牽着牛的耳朵走,其快如飛,人們不能追上。如此又回來,又在市中住了幾十年,後來夫妻一起走了。此後有人在潘山之下看到他們,冬天在那裡賣桃賣棗。

孫夫人

孫夫人,三天法師張道陵之妻也。同隱龍虎山,修三元默朝之道積年,累有感應。時天師得黃帝龍虎中丹之術,丹成服之,能分形散影,坐在立亡。天師自鄱(鄱原作潘。據墉城集仙錄改),陽入嵩高山,得隱書《制命之術》,能策召鬼神。時海內紛擾,在位多危。又大道凋喪,不足以拯危佐世。年五十方修道。及丹成,又二十餘年。既術用精妙,遂入蜀,游諸名山,率身行教。夫人棲真江表,道化甚行。以漢桓帝(按桓帝疑當作沖帝)永嘉元年乙酉到蜀,居陽平化,煉金液還丹。依太乙無君所授黃帝之法,積年丹成,變形飛化,無所不能。以桓帝永壽二年丙申,九月九日,與天師于閬中雲台化,白日昇天,位至上真東嶽夫人。子衡,字靈真,繼志修煉,世號嗣師,以靈帝光和二年,歲在己未,正月二十三日,于陽平化,白日昇天。孫魯,守公期,世號嗣師,當漢祚陵夷,中土紛亂,為梁益二州牧,鎮南將軍,理於漢中。魏祖行靈帝之命,就加爵秩。旋以劉璋失蜀,蜀先主舉兵,公期托化歸真,隱影而去。初,夫人居化中,遠近欽奉,禮謁如市。遂於山趾化一泉,使禮奉之人,以其水盥沐,然後方詣道靜。號曰解穢水,至今在焉。山有三重,以象三境。其前有白陽池,即太上老君游宴之所,後有登真洞,與青城、峨眉、青衣山、西玄山洞府相通,故為二十四化之首也。(出《女仙傳》)

【譯文】

孫夫人,是三天法師張道陵的妻子。夫妻共同隱居在龍虎山,修行三元默朝之道多年,屢有感應。當時張天師得到了黃帝龍虎中丹之術,丹煉成喝了,能夠分形散影,坐在那立時無影。天師從鄱陽進入嵩高山,得到隱書《制命之術》,能用枴杖召鬼神。當時國內紛擾。當官的危機很多。又加上大道淪喪,不能拯救危難幫助世人。年已五十才去修行道術。等到丹煉成了,又過去二十多年。法術運用精妙以後,就入蜀遊歷各名山,率身行教。夫人住在江東修真養性,道化甚行。在漢桓帝永嘉元年乙酉到蜀,在陽平化居住,煉金液還丹。依照太乙元君所傳授黃帝之法,過了幾年丹煉成了,變形飛化無所不能。在桓帝永壽二年丙申九月九日,與天師在閬中的雲台成仙,白日昇天,位至上真東嶽夫人。他們的兒子張衡字靈真,繼承他們的志向修煉,世人稱他為嗣師,在靈帝光和二年,歲在己未,正月二十三日,于陽平成仙,白日昇天。他們的孫子張魯字公期,世人稱他為嗣師,正當漢朝國運衰頽,中原紛亂,他擔任梁州、益州兩州長官、鎮南將軍,在漢中治理軍政。曹操發佈靈帝的命令,又給他加爵進俸。不久,因為劉璋丟失了蜀,劉備起兵,張魯托形死亡歸真,隱影而去。當初,夫人居于化中,遠近之人都恭敬信奉她,禮拜的人像趕集市一般。夫人就在山腳下點化一泉,使以禮敬奉她的人,用泉水洗浴,然後才去入道靜修。那處泉水稱作解穢水,至今還在那裡。山有三層,以象徵三境。山前有白陽池,就是太上老君游宴之處,山後有登真洞,與青城、峨眉、青衣山、西玄山洞府相通,所以成為二十四化之首。

樊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