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太平廣記 一    P 246


作者:李昉
頁數:246 / 334
類別:中國古代史

 

太平廣記 一

作者:李昉
第246,共334。
樊夫人是劉綱的妻子。劉綱做上虞縣令,有道術,能傳檄召鬼神,以及禁制變化一類事。他也是悄悄地修行秘密地學成的,沒有人能知道。辦理政事崇尚清靜簡易,而政令發佈施行,老百姓就受到他的恩惠,沒有水旱疫毒猛獸傷害,年年大豐收。閒暇的日子,與夫人較量他們的法術效用。一起坐在堂上,劉綱作火燒磨房,火從東起,夫人禁咒火就滅了。院子中有兩株桃樹,夫妻各自念動咒語催動,使兩棵樹互相鬥擊。過了很久,劉綱驅動的樹失敗了,幾步走出籬笆外。劉綱向盤子中唾一口唾沫,就變成了鯉魚。夫人向盤子中唾一口唾沫,變成了水獺,去吃魚。劉綱與夫人進入四明山,路被虎堵住,劉綱禁咒它,虎就趴着不敢動,剛要走,虎就要吃掉他。夫人徑直住前走,虎就面向地,不敢仰視,夫人用繩索把虎拴在床腳下。劉綱每次和夫人共同試法術,總是不勝。將要騰空乘雲而行,縣衙正廳旁邊從前有棵大皂莢樹,劉綱升上樹幾丈高,才能飛起來。夫人平靜地坐著,冉冉如雲氣升起,一同升天而去。後來到了唐朝貞元年間,湘潭縣有個老太太,不說姓名,只稱湘媼。平常在人家的房舍居住,已十多年了。常常用丹砂寫篆字在閭裡治病救人,沒有不靈驗的。鄉人敬重她,給她蓋幾間華美的房屋奉養她。老太太說:「不要這樣,只要有個土木房屋,這就是我的願望。」老太太鬢髮如雲,肥潔如雪。拄着枴杖趿着鞋,每天可走幾百里。忽然有一天,遇見一個鄉下女子,名叫逍遙。十六歲,長得很艷麗,拿着筐采菊花。她遇到這個老太太就瞪着眼睛看,腳不能移動。老太太看著她說:「你是喜歡我,可以同我一起到我住的地方嗎?」逍遙高興得把筐扔了,給老太太行禮自稱弟子,跟老太太回家。她的父母奔跑着追上她,用棒子打她,吆喝着把她領回家。逍遙的志向更加堅定,就偷了一根繩子自己上吊,親戚鄉鄰誠懇地開導她的父母,請求他們讓逍遙願意幹什麼就幹什麼。她的父母估計不能制止,就放了她。逍遙又到老太太那裡去了,只是掃地打水燒香讀道經而已。一個多月後,老太太告訴鄉人說:「我暫時到羅浮山去,把門鎖上了,你們千萬不要開。」鄉人問逍遙將要到哪去,老太太說:「前往。」如此三年,人們只從門外看見,老太太房舍階下、牆邊小松竹筍叢生。等到老太太回來,她就召集鄉人一同開鎖,看見逍遙在室內迷迷糊糊地坐著,容貌像平時一樣,只有草鞋被竹梢串到房樑上。老太太就用枴杖敲敲地,說:「我回來了,你可以醒了。」逍遙像睡覺醒來,剛起身,將要下拜,忽然左腳掉了,像砍落在地上。老太太急忙令逍遙不要動,她撿起腳對正膝蓋安上,用水噴噴它,右腿竟然如故。鄉人大吃一驚,像敬神似的敬畏她,人們接連不斷地從幾百里外來拜服她。老太太的神情很閒適,不喜歡相識人多。有一天,老太太忽然告訴鄉人說:「我要前往洞庭洞去救一百多人的性命,誰有心意為我準備一隻船?一兩天可以共同去觀看。」有個村民張拱家裡很富裕,請求讓他準備船隻,自己駕船去送她。要到洞庭的前一天,有大風大浪,拍擊一隻大船,沉沒在君山島上碎裂了。船上載着幾十家一百多人卻沒有損傷,但也沒有船來救,他們各自散居在島上。忽然有一條揚子鰐,有一丈多長,游到沙灘上。幾十個人攔住它把它打死,把它的肉分着吃了。第二天,有像雪似的一座白城圍繞島上,人們沒有誰能辨識。那座城逐漸變窄把人夾住,島上的人恐怖地哭叫,行裝都碎為粉末,那些人也都被捆成一簇。那裡面不到幾丈寬,又不能攀援,形勢已經緊急了。岳陽城裡的人也遙遙望見雪城,但沒有人能明白這是怎麼回事。這時,老太太的船已經到岸,老太太就登上君山島,舉起劍踏着罡步,噴一口法水飛快出劍去刺它,白城發出一聲如霹靂,城就崩塌了。原來是一隻大揚子鰐,長十多丈,蜿蜒而死,劍立在它的胸上。終於救了一百多人的性命,否則,頃刻之間這些人就被拘束成為血肉了。島上的人都放聲哭泣着向老太太行禮道謝。老太太命張拱的船返回湘潭,張拱不忍馬上離開。這時忽然有個道士與老太太相遇,這個道士說:「樊姑這些時何處來?」互相都很感慰喜悅。張拱訊問道士,道士說:「這位老太太就是劉綱真君的妻子樊夫人。」人們才知道湘媼就是樊夫人。張拱就回到了湘潭。後來老太太與逍遙同時返回仙境。

東陵聖母



  
東陵聖母,廣陵海陵人也,適杜氏,師劉綱學道,能易形變化,隱見無方。杜不通道,常怒之。聖母理疾救人,或有所詣,杜恚之愈甚,訟之官,云:「聖母奸妖,不理家務。」官收聖母付獄。頃之,已從獄窗中飛去,眾望見之,轉高入雲中,留所着履一雙在窗下。於是遠近立廟祠之,民所奉事,禱之立效。常有一青鳥在祭所,人有失物者,乞問所在,青鳥即飛集盜物人之上。路不拾遺,歲月稍久,亦不復爾。至今海陵縣中不得為姦盜之事。大者即風波沒溺,虎狼殺之,小者即復病也。(出《女仙傳》)

【譯文】


  

東陵聖母,是廣陵府海陵縣人,嫁給姓杜的,拜劉綱為師學道,能夠易形變化,時隱時現沒有定准。她的丈夫不通道,常常因此生她的氣。聖母治病救人,有時前往有病的人家,她的丈夫氣憤得更加厲害,把她告到官府,理由是:「聖母是邪惡偽詐的妖人,不理家務。」官府就把聖母抓起來投進監獄。不久,聖母已經從監獄的天窗中飛出去,眾人都望見她越來越高直入雲中,只留下她所穿的一雙鞋在窗下。於是遠近的人蓋廟宇祭祀她,老百姓求告的事,向她禱告立刻見效。經常有一隻青色的鳥在祭祀的地方,有人丟失了東西,向她乞問在哪裡,青鳥就飛去落在偷東西那個人的頭上,因此,那里路不拾遺。歲月稍長,也就不再這樣了。至今海陵縣人不得做姦盜之事。如果做了,罪過大的,不是被風浪吞沒淹死,就是被虎狼吃掉,罪過小的就一再生病。

郝姑

郝姑祠在莫州莫縣西北四十五里。俗傳雲,郝姑字女君。本太原人,後居此邑。魏青龍年中,與鄰女十人,于漚洟匯水邊挑蔬。忽有三青衣童子,至女君前云:「東海公娶女君為婦。」言訖,敷茵褥于水上,行坐往來,有若陸地。其青衣童子便在侍側,流流而下。鄰女走告之,家人往看,莫能得也。女君遙語云:「幸得為水仙,願勿憂怖。」仍言每至四月,送刀魚為信。自古至今,每年四月內,多有刀魚上來。鄉人每到四月祈禱,州縣長更若謁此祠,先拜然後得入。于祠前忽生青石一所,縱橫可三尺餘,高二尺餘,有舊題云:「此是姑夫上馬石」至今存焉。(出《莫州圖經》)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