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西晉演義    P 232


作者:蔡東藩
頁數:232 / 291
類別:古典小說

 

作者:蔡東藩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西晉演義

此引彼隨,直入陷阱,那死士不知去向。但聽得數聲胡哨,伏兵四面殺出,把延兵沖成數段。延情急失措,正要尋路返奔,又被萬弩競射,就使力大無窮,也禁不住許多硬箭,眼見是一命嗚呼了。無謀者終不可行軍。
延有司馬耿稚,本戒延輕進,延不用忠言,因致敗死。稚尚在後隊,急與將軍姜顯,結陣自固,收集逃卒,徐徐引退,才得還屯枹罕。光聞延敗歿,神色沮喪,遂命各軍退回,自己匆匆返入姑臧。乾歸復進據枹罕,使定州刺史翟瑥居守,召入彭奚念為鎮衛將軍,命鎮西將軍屋弘破光為河州牧,因即還師。
惟呂光遭此一挫,聲威頓減,遂令部將離心,又生出南
北二涼來了。南涼為禿髮烏孤所建,烏孤就是思復鞬次子。思復鞬嘗使長子奚于,助張大豫拒光,為光所殺,事見前文。見七十一回。
未幾,思復鞬亦死,烏孤嗣立,欲報兄仇,因與大將紛陁,謀取涼州。紛陁道:「涼州方盛,未可急取,請先務農講武,招俊傑,修政刑,鞏固根本,然後觀釁而動,可報前仇。」烏孤依議施行,才越數年,已易舊觀,振作一新。呂光欲覊縻烏孤,特遣使封烏孤為冠軍大將軍,領河西鮮卑大都統。
烏孤問諸將道:「呂氏遠來授官,可接受否?」諸將多應語道:「呂氏與我有仇,怎可與和?況近來士強兵盛,難道還受人制麼?」烏孤道:「我意亦是如此。」獨有一人抗聲道:「欲拒呂光,今尚未可。」烏孤瞧著,乃是衛弁石真若留。便詰問道:「卿怕呂光麼?」石真若留道:「今根本未固,鄰近未服,還宜隨時遵養,未可輕動。
況呂光勢尚未衰,地大兵眾,若向我致死,恐不可敵,不如暫時受屈,使他不防,彼驕我奮,一舉成功了。」胡人亦多智士。烏孤道:「卿言亦是,我且依卿。」乃對使受封。


  
及涼使去後,烏孤即整頓兵馬,出破乙弗折掘二部落,又遣將石亦干築廉川堡,作為都城。烏孤遂徙居廉川。
已而登廉川大山,但泣不言。石亦干在旁進言道:「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大王今日不樂,想是為了呂光一人。光年已老,師徒屢敗。今我得保據大川,養足鋭氣,將來一可當百,豈尚怕呂光不成!」烏孤道:「呂光衰老,我非不知,但我祖宗德威及遠,異俗傾心。
今我承祖業,未能制服諸部,近且未懷,怎思及遠!悲從中來,不能不泣呢。」旁又閃出大將苻渾道:「大王何不振旅誓眾,討服鄰近部落?」烏孤道:「卿等肯同心協力,我便當出師。」苻渾等齊聲應命。可見烏孤一泣,實是一激將法。


  
隨即出兵四略,迭破諸部。呂光聞烏孤日盛,進封烏孤為廣武郡公。廣武人趙振,少好奇略,棄家依烏孤。烏孤素慕振才,立即引見,與言國政,無不稱意。
遂大喜道:「我得趙生,大事成了!」適涼州又有使人到來,進烏孤征南大將軍益州牧左賢王,並給鼓吹羽儀等物。烏孤語來使道:「呂王擅命專征,得有此州,今不能懷柔遠人,惠安黎庶,諸子貪淫,群甥肆暴,郡縣土崩,遠近愁怨,我豈尚可違反人心,助桀為虐麼?帝王崛起,本無常種,有德即興,無道即亡,我將應天順人,為天下主,不願再事呂王了!」遂將鼓吹羽儀,一併留住,但拒絶封冊,仍交原使賫回。於是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西平王,紀元太初,是年為晉安帝隆安元年。治兵廣武,攻涼金城。
涼王呂光,遣將軍竇苟往援,到了街亭,被烏孤率兵邀擊,苟兵大敗,狼狽奔還。金城遂被烏孤奪去。復取涼樂都湟河澆河三郡,收納嶺南羌胡數萬家,就是涼將楊軌王乞基,亦率戶數千降烏孤。烏孤復改稱武威王。
史家因他佔據各地,在涼州南面,所以號為南涼,免與前後涼相混,這也是史筆的界劃呢。
南涼既興,北涼又起,首先發難的,叫作沮渠蒙遜。蒙遜系張掖郡盧水胡人,先世嘗為匈奴左沮渠王,因以沮渠為氏。蒙遜有伯父二人,一名羅仇,一名麹粥,均在呂光麾下,從光往伐西秦。呂延敗死,光眾退還,麹粥語兄羅仇道:「主上荒耄,驕縱諸子,朋黨相傾,讒人側目。
今兵敗將亡,必多猜忌,我兄弟素為所憚,必不見容,倘或徒死無名,何若勒兵徑向西平,道出苕藋,奮臂一呼,涼州可立下了。」羅仇道:「汝言亦自有理,但我家世代忠良,為西土所歸仰,寧人負我,我卻不忍負人哩。」既而光果聽信讒言,竟將敗軍的罪名,諉諸羅仇麹粥身上,將他駢戮。死若有知,麹粥亦不免與兄相鬩了。
蒙遜素有謀略,博涉經史,並曉天文,突遭此變,當然悲憤交並,不得已殮葬兩屍。諸部多為沮渠氏姻戚,多來送葬,數達萬人,蒙遜向眾哭語道:「呂王昏耄,濫殺無辜,我先世嘗統轄河西,保安諸部,今乃受人戮辱,豈不可恥!我欲與諸公併力,為我二伯父復仇雪恨,不使他埋怨泉下,未知諸公肯助我否?」大眾聽了,都齊稱萬歲。當下結盟起兵,攻涼臨松郡,陣斬涼護軍馬邃。臨松令井祥,屯據金山。
涼主呂光,遣子纂率兵往攻,蒙遜抵敵不住,逃入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