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全漢文    P 124


作者:漢人
頁數:124 / 225
類別:古典散文

 

全漢文

作者:漢人
第124,共225。
臣又聞之師曰:「匹配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婚姻之禮正,然後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論《詩》,以《關雎》為始,言太上者,民之父母,後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則無以奉神靈之統,而理萬物之宜。故《詩》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言能致其貞淑,不貳其操,情慾之感,無介乎容儀,宴私之意,不形乎動靜,夫然後可以配至尊,而為宗廟主,此綱紀之首,王教之端也。自上世已來,三代興廢,未有不由此者也。願陛下詳覽得失盛衰之效,以定大基,采有德,戒聲色,近嚴敬,遠技能。竊見聖德純茂,專精《詩》《書》,好樂無厭。

臣衡材駑,無以輔相善義,宣揚德音。臣聞《六經》者,聖人所以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於其本性者也。故審六藝之指,則天人之理,可得而和,草木昆蟲,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及《論語》、《孝經》,聖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



  
臣又聞聖王之自為動靜周旋,奉天承親,臨朝享臣,物有節文,以章人倫。蓋欽翼祗慄,事天之容也;溫恭敬遜,承親之禮也;正躬嚴恪,臨眾之儀也;嘉惠和說,饗下之顏也。舉錯動作,物遵其儀,故形為仁義,動為法則。孔子曰:「德義可尊,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大雅》云:「敬慎威儀,惟民之則。」諸侯正月朝覲天子,天子惟道德,昭穆穆以視之,又觀以禮樂,饗醴乃歸。故萬國莫不獲賜祉福,蒙化而成俗。今正月初幸路寢,臨朝賀,置酒以饗萬方,傳曰「君子慎始」,願陛下留神動靜之節,使群下得望盛德休光,以立基楨,天下幸甚!(《漢書·匡衡傳》)

○奏免陳湯

湯以吏二千石奉使,顓命蠻夷中,不正身以先下,而盜所收康居財物,戒官屬曰:「絶域事不覆校,雖在赦前,不宜處位。」(《漢書·匡衡傳》:成帝初即位,丞相衡復奏。)

○奏徙南北郊

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於郊祀,故聖王盡心極慮,以建其制。祭天於南郊,就陽之義也;瘞地於北郊,即陰之象也。天之於天子也,因其所都而各饗焉。往者,孝武皇帝居甘泉宮,即於雲陽立泰,祭於宮南。

今行常幸長安,郊見皇天,反北之泰陰,祠后土,反東之少陽,事與古制殊。又至雲陽,行溪谷中,厄陝,且百里,汾陰則渡大川,有風波舟楫之危,皆非聖主所宜數乘。郡縣治道共張,吏民困苦,百官煩費。勞所保之民,行危險之地,難以奉神靈而祈福,殆未合於承天子民之意。

昔者周文武郊於豐高阝,成王郊於雒邑。由此觀之,天隨王者所居而饗之,可見也。甘泉泰、河東后土之祠,宜可徙置長安,合於古帝王。願與群臣議定。


  

(《漢書郊祀志》下:成帝初即位,丞相衡、御史大夫張譚奏言云云,奏可。)

陛下聖德,匆明上通,承天之大,典覽群下,使各悉心盡慮,議郊祀之處,天下幸甚。臣聞廣謀從眾,則合於天心,故《洪範》曰:「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言少從多之義也。論當往古,宜於萬民,則依而從之;違道寡與,則廢而不行。

今議者五十八人,其五十人言當徙之義,皆著於經傳,同於上世,便於吏民;八人不案經藝,考古制,而以為不宜,無法之議,難以定吉凶。《大誓》曰:「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丕天之大律。」《詩》曰:「毋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茲。」言天之日監王者之處也。

又曰:「乃眷西顧,此維予宅」,言天以文王之都為居也。宜於長安定南北郊,為萬世基。(《漢書·郊祀志》下:右將軍王商等五十人以為宜徙,於是衡、譚奏議,天子從之。)

○上言罷郊壇偽飾

甘泉泰紫壇,八觚宣通象八方。五帝壇周環其下,又有群神之壇。以《尚書》六宗、望山川、遍群神之義,紫壇有文章采鏤黼黻之飾及玉、女樂,石壇、仙人祠、瘞鸞路、も駒、寓龍馬,不能得其象於古。臣聞郊柴(毛本作紫。)壇,饗帝之義,掃地而祭,上質也。歌大呂,舞《雲門》,以俟天神,歌大簇,舞《咸池》,以俟地祗,其牲用犢,其席藁秸,其器陶匏,皆因天地之性,貴誠上質,不敢修其文也。以為神祇功德至大,雖修精微而備庶物,猶不足以報功,惟至誠為可,故(毛本作致)上質不飾,以章天德。紫壇偽飾女樂、鸞路、も駒、龍馬、石壇之屬,宜皆勿修。

(《漢書·郊祀志》下:衡言)

○又言罷雍密上下祠

王者各以其禮制祀天地,非因異世所立而繼之。今雍,、密、上下,本秦侯各以其意所立,非禮之所載術也。漢興之初,儀制未及定,即且因秦故祠,復立北。今既稽古,建定天地之大禮,郊見上帝,青赤白黃黑五方之帝皆畢陳,各有位饌,祭祀備具。

諸侯所妄造,王者不當長遵。及北,未定時所立,不宜復修。(《漢書·郊祀志》下:衡又言,天子皆從焉。)

○復條奏罷群祠

長安廚官縣官給祠郡國候神方士使者所祠,凡六百八十三所,其二,百八所,應禮,及疑無明文,可奉祠如故。其餘四百七十五所,不應禮,或復重,請皆罷。(《漢書·郊祀志》下:是歲衡、譚復條奏云云,奏可。)

○奏罷諸毀廟

前以上體不平,故復諸所罷祠,卒不蒙福。案衛思後、戾太子、戾後園,親未盡。孝惠、孝景廟親盡,宜毀。及太上皇、孝文、孝昭太后、昭靈後、昭哀後、武哀王祠,請悉罷,勿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