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儒學案    P 383


作者:黃宗羲
頁數:383 / 462
類別:中國哲學

 

明儒學案

作者:黃宗羲
第383,共462。
問「天地不二不測。”曰:“太極未判,渾渾沌沌,太極初判,一生兩分。兩抱一立,以為一而兩已形,以為兩而一方函,不可謂一,不可謂二,第曰不二。不二者,非一非二之名。

陽動陰靜,翕闢相禪,一以貫之,是曰不測。在人心,惟已發之和,與未發之中交致,而萬感萬應,所謂一而二,二而一。譬如作樂,樂器是一,中間容戛擊搏拊,連器成兩;音是一,中間有輕重緩急,曲折空歇處,連音成兩。此一陰一陽之道,參天兩地之數,事物鉅細皆然,是謂不測。」



  
朱子以存心為尊德性,以致知為道問學。存心者,操存靜養之謂,致知者,格物窮理之謂。德性原不主空寂,今以存心當尊德性,則墮空寂矣。問學原不止窮理,今以致知當道問學,則遺躬行矣。

德性實落,全仗問學,離問學而尊德性,明心見性為浮屠耳。離德性而道問學,尋枝摘葉,為技藝耳。除卻人倫日用,別無德性。一味致知窮理,不是實學。

學,效也,其要在篤行。道,由也,道問學者,率由之,非記聞之也。

夫無思無為,寂然不動,德性之虛體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問學之實地也。論感應之 ,人心一日之間,無思無為者,不能斯須;而論存主之神,自幼至老,其寂然不動者,百年常住,故曰:「不睹不聞,莫見莫顯。」豈徒操存靜養,無思無為,謂之尊德性乎哉?若是,則所謂道問學者,亦風影耳。

身無邪動即心正,心無欺詐即意誠,意無曖昧即知至,事事物物,知明處當即物格。

世教衰,道術裂,日事浮華,粉飾鋪張,不識道體本初,故子思微顯闡幽,示人以不 不聞,無聲無臭之真,使人斂華就實,返本歸元,非專教人遺事物,靜坐觀空,如禪寂也。且如《論語》言敬,只是謹慎,無敢慢之意,不外修己事上。而理學家必曰「主一無適乃為敬」,使學人終日正襟危坐,束縛桎梏,胸臆以為操心,曰「戒慎不睹,恐懼不聞,君子慎獨,當如此」。畢竟張皇隉杌,如捕風系影,徒費商量,終無所得。

何如即事就境,隨處隨時,恂恂規矩,從容和順,自然內外渾融矣。


  

禮曰:「體魄則降,知氣在上。」知與氣非二,知即氣也,無氣即無知,太虛渾是氣,所以能神。

氣即理之實處。

剛大充塞者,氣之份量,所以稱浩然者也。要其善養,不在剛大充塞處,只在幾微存主中。集義自然氣和,心廣體胖,上下同流。世儒錯向剛大充塞處求,謂《易》道貴剛,與時中妙用迥隔。

大抵氣質不用事,即是養氣,德性常主,即是集義。

學養氣,即氣是事,但不可着於氣;平常執事,凡事皆事,但不可着於事,着事便是勿求於心。事在即心在,心為主,事不得為主,便是心勿忘。心勿忘,則即事是心,不必更於事外覓心,如心上添心,即是助長。體用一原,顯微無間,事理圓通,心境不二,求放心之要領也。

養氣是徹上下,合內外之道,天地時行物生,人身動作威儀,皆氣也。天命無聲無臭,於四時百物上調停,人心不睹不聞,於動作威儀上培養。偏外則支離,偏內則空寂,聖學所以養未發之中,於已發之和也。

《儀禮》親喪三日,成服,杖,拜君命及眾賓,不拜棺中之賜禮,凡尊者有賜,厥明日必往拜。惟喪禮,孝子不忍死其親,棺中之賜,衣衾含襚之類,拜於既葬之後。孟子為齊卿,母卒,王以卿禮賻之。臧倉所謂後喪踰前喪,衣衾棺槨之美,皆王之賜。

路中論棺槨之美,其故可知。反於齊,拜王賜也。止於嬴,止境上不入國也。衰絰不入公門。

大夫去國,於境為壇位而哭親,至齊境拜賜,即返魯終喪也。俗儒譏孟子不終母喪,不考禮文之故也。

道之大原,出於天,假使人性本無此道,雖學亦不能。洪荒至今,不知幾億萬載。習俗緣染,斧斤戕伐,此理常新,苟非性善,絶學無傳久矣,豈書冊所得而留哉!由學而能者,萬不敵天生之一,由不學而壞者,一喪其天生之萬,故學為要。

七篇大抵與楊、墨辯,然七國時,二子死久矣,當世為害者,非盡楊、墨。二子亦未嘗教人無父無君也。要之楊子為我,墨子為人,當時游士,無父無君,皆起於自為為人,故曰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淳于髡曰「先名實者為人」,此墨氏兼愛之言也;「後名實者自為」,此楊氏為我之言也。

千萬世功利之媒,不出此兩途,皆是無君父,害仁義者也。仁義者立人之道,人知孟子為楊、墨辨,不知為當世不仁不義者辨也。

孔子之道,時中而已,隨處適中,包三才,貫古今,化育所以流行,人物所以生成,千變萬化,所謂滄海之闊,日月之光,觀波瀾浩蕩,然後知天下莫大於水,觀光輝普照,然後知明莫大於日月。若但窮源於山下,涓涓耳,仰觀懸象,規規耳,求本於聖心,幾希耳。故善觀水者,於波瀾洶湧處,善觀日月者,於光明普照處,善觀聖道者,於萬象森羅處。說者顧謂觀瀾知水之本,觀容光知明之本。

夫水之本天一也,日月之本二氣也,觀者不於實而於虛,不於顯而於微,不於費而於隱,何以觀?何以見大?觀天載於無聲無臭,不於時行物生;觀聖人於不睹不聞,不於經綸變化。所以世之學道者,澄心默坐,不於人倫庶物躬行實踐,則二氏之觀空無相,為無量大千者而已。以此言道,豈孔子下學上達之旨?

諫議吳朗公先生執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