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吳三桂    P 354


作者:三月
頁數:354 / 413
類別:古典小說

 

作者:三月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吳三桂

原來,吳三桂在向四川進兵之同時,就命大將馬寶等率領一支大軍從貴州出發,向湖南挺進。這支大軍來勢兇猛,很快就攻陷了沅州。

吳三桂接到馬寶從湖南送來的捷報後,又令夏國相、胡國柱等將領,再率領一支大軍,從雲南出發,繼續撲向湖南。

兩支大軍勢如破竹,席卷湖南大地。

也許有人會問,湖南守軍竟都是飯桶不成?

也是,也不是。原因在於:湖南的守將,已經十多年沒有見過戰爭了,更不用說親自上陣打仗。他們對於弓馬戰陣,全都已經感到生疏起來。聽到刀槍劍戟相互撞擊,戰馬嘶鳴,都感到渾身發抖,害怕得了不得。



  
因此,看到盔明甲亮,個個雄糾糾,氣昂昂的吳軍,他們都先自喪了膽。稍一交鋒,就丟盔棄甲地狼狽逃竄。更有甚的,一聽說吳軍馬上要兵臨某某城了,該城的守將士兵就抱頭鼠竄,逃之夭夭。誰不知道吳三桂關寧鐵騎的厲害?

鑒於這種形勢,吳軍很快就挺進到長沙。

長沙巡撫盧震,聞吳軍要直逼長沙,火速調提督桑額來長沙救援。桑額聽說吳軍進犯,害怕得早已逃得不知去向。盧震倉惶失措,也只得棄了長沙,奔往他方。

於是,吳軍很快佔領了常德、岳州、衡州、澧州一帶。

此時,四川向湖廣求救,焉有何用?

巡撫羅森迫于吳軍勢大,又等不到清政府派來的援軍,不得已召集提督鄭蛟麟、總兵譚洪、吳之茂等商議退兵之計。這正中鄭蛟麟的心意。

原來鄭蛟麟早在吳三桂起兵時,就已收到了吳三桂聯絡他起兵的信札,並欣然同意。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和自己的親信密謀這件事。

正好,巡撫迫于走投無路,向他問計。於是,他就極力慫恿巡撫投降吳三桂。而這也正是巡撫的意思。因此,他們馬上向吳三桂的軍隊妥協,寫信與王屏藩聯絡。

吳軍很快進駐四川。



  
鎮守福建的耿精忠,本來就與吳三桂連同一氣。是時,聽說吳三桂已經攻下了湖南、四川兩省,耿精忠也立時起兵,與吳三桂遙相呼應,妄圖打康熙一個措手不及。

為了掃清障礙,耿精忠不顧情理,把福建總督范承謨,即三朝元老範文程之子,拘禁起來。然後,他脫去清朝官服,穿上了漢服,同時三路出兵:總兵曾養性出東路,攻打浙江省內的溫州、台州;白顯忠出西路,攻打江西省的廣信、建昌、饒州;都統馬九玉出中路,攻打浙江省內的金華、衙州。

同時,耿精忠又秘密派人與台灣的鄭經聯繫,讓他從海上進兵。

吳三桂起兵,攪得南國沸沸揚揚,鷄犬不寧。惟獨一個人對這件事始終保持着冷靜的頭腦,他靜觀事態發展,不為眼前一時的撲朔迷離的景像所迷惑。

這人就是平南王尚可喜。

尚可喜對吳三桂起兵早有預見。他從自己大半輩子的戎馬生涯中判斷出:吳三桂必敗。他曾經不止一次地對此事進行過深刻思考,他覺得不論從政治、經濟、軍事,還是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來說,清朝都佔有絶對優勢。再者,從康熙智除鰲拜這一事件看,康熙帝雖然年幼,但絶非等閒之輩。

因此,當吳三桂派使者向他送信,讓他起兵響應時,他當機立斷,將來使拘捕起來,並把書信和來使一塊送交清廷。

吳三桂聞聽自己派出的信使被拘禁起來,勃然大怒,急忙寫密函給耿精忠,令他迅速攻擊廣東。

耿精忠進勾結潮州總兵劉進忠,並讓劉進忠進兵圖奧。然後又和台灣鄭經相約,讓他從海上夾攻奧海。很快,潮州、惠州兩個郡即被攻陷。

平南王尚可喜倉惶之際,急忙派他的一個兒子尚之孝,奔赴惠州攔截耿軍。不料孫延齡卻趁機攻打高雷二州。而總兵祖澤清又是個膽小如鼠之輩,聽說孫延齡要來,慌得趕忙出城迎降,獻了城池。

尚可喜東西受敵。一面向江西求援,一面敦促其子尚之信趕快抗拒來犯之敵。

可是,尚之信非善類。他向以殘忍狡詐著稱,一貫不聽父親的訓導。到這時,他早已暗中接受了吳三桂的敕詔,準備與吳三桂南北呼應。於是,他趁機從中取事,運動兵馬,把他父親尚可喜給軟禁了起來,隨即改旗易幟,換上漢服,背叛了清朝。

尚可喜氣憤已極,竟大吐鮮血,絶氣身亡。

吳三桂起兵時,對孫延齡密使相招。於是,孫延齡密謀殺了廣西巡撫,降順了吳三桂,被授與臨江王的稱號。

王屏藩佔領四川後,接到吳三桂密令,讓他由四川進攻陝西,準備由陝西再出一軍,直入中原。

與此同時,陝西提督王輔臣卻在吳三桂密使及其部下的脅迫下反于清廷,陝西經略大臣莫絡也被汪士榮所殺。

莫絡被殺後,其所率部兵,見無路可逃,只得投降。

王輔臣迅速率軍與由川入陝的玉屏藩軍會合,乘勢攻陷各郡。

吳三桂聞聽陝南得手,立時發銀二十萬兩,犒賞王輔臣部下,命他與王屏藩分頭襲擊秦隴,自率大軍從雲南出發,趕赴湖南。

十一月起兵,到次年二月,整個反清大軍便佔領了南方六省,即:雲南、貴州、四川、廣東、湖南、福建,如果再加上陝西的王輔臣、廣東的尚之信,事實上,反清大軍已佔領了中國八省,已差不多是半壁江山了。吳三桂的大軍則攻到了湖南長沙、岳州,飲馬長江了。

這是中國歷史上聲勢最大,速度擴展最快,準備最充分的一次藩鎮叛亂。

這麼大的叛亂,史無前例!

這麼大的叛亂,後世無繼!

長江稱王

二月二,龍抬頭,正是吳三桂在長沙最興奮的日子。

三個月實占六省,北連王輔臣,南連尚之信,當有八省之廣。這種聲勢與速度使他心中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