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石遺室詩畫    P 71


作者:陳衍
頁數:71 / 176
類別:文學評論

 

作者:陳衍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石遺室詩畫

對眠清榻冷,立語暮鐘疏。世事堂堂夕,山中夢熟初。」《薛廬同子朋待月》云:「欲雪城西嘗對飲,舊遊新歲感崢嶸。平生已畏論懷抱,湖海何緣識姓名?(湖南人某君題詩壁間,有鄭張之目,張謂季直。
)入寺看江孤閣冷,烹魚炊稻暮鐘晴。與君晚遇良非淺,小待梅梢好月生。」《雜詩》云:「石頭城西去來客,路熟深盞山碧。山下詩人顧石公,念我狂痴時嘆息。」《三月三十日顧子朋招集薛廬》云:「龍潭一片故依然,坐客浮沈過十年。能共送春中酒後,可堪照影綠波前。入山計就真忘世,《招隱》詩成更問天。秦老顧生莫惆悵,好留豪氣伴華顛。」《五月連雨答子朋》云:「雨晦風昏斷來往,窗竹孤鳴映書幌。壓瓦宵驚鍾阜移,開門曉看淮流廣。寂寂樂城話對床,平生聽雨愛虛堂。年來顧五空相念,短髮青衫滯建康。
稚辛時亦在寧。」《子朋屬題山水小幅》云:「江東顧五倦遊還,占取城西水一灣。卷卷清詩皆入畫,底須俗筆污溪山。」「二土風流比阮嵇,年來物役苦難齊。
欲知白下閒縱跡,只向書堂覓舊題。子朋所居深柳讀書堂中,余舊題詩最多。」蘇堪七言絶句之工者,殆無逾此二首及《吳氏草堂》二首,意境風神俱足,古人所謂飲啖皆佳也。第二首與《吳氏草堂》第二首,余每誦之,以為韋蘇州之「獨憐幽草」、東坡之「竹外桃花」亦無以過。
此第二首,蘇堪亦嘗自誦之。《吳氏草堂》云:「雨後秋堂足斷鴻,水邊吟思入寒空。風情誰似霜林好?一夜吳霜照影紅。」「水痕漸落露漁汀,禿柳枝疏也自青。
喚起吳興張子野,
共看山影壓浮萍。」
一四、蘇堪詩曾用工姚合體者,《題子朋齋壁》、《雨中宿子朋齋》諸 首似學武功,而出入于岑嘉州、韋蘇州;《雜詩五首》,則雜諸餘澹心《金 陵懷古》詩、王阮亭《懷人絶句》中,幾不能辨。澹心詩《謝公墩》云:「高臥 東山四十年,一堂絲竹敗苻堅。至今墩下瀟瀟雨,猶唱當時奈何 許?」《孫楚酒樓》云:「江南城西酒樓紅,無數楊柳迎春風。孫楚去後 李白醉,千年不見紫髯公。」《雨花台》云:「雨花台下草青青,落日猶街 木末亭。一綫長江三里寺,千年鶴唳九秋螢。」《勞勞亭》云:「蔓草離 離朝送客,驪駒愁唱新亭陌。夜深苦竹啼鷓鴣,空簾獨宿頭皆白。」王阮亭以為不減劉賓客者也。阮亭《懷人維句》不入《精華錄》,漁洋全集有之。詩多不錄。


  
一五、自韋蘇州有「對床聽雨」之言,東坡與子由詩復屢及之。「聽雨」遂為詩人一特別意境。余少居福州東城,後有廢園,多花木。七八歲時,讀孟浩然「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王摩詰「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待朝煙」、陸放翁「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諸詩,遂酷愛聽雨。
當時尚未知吾家簡齋有「杏花消息雨聲中」之句、虞道園有「杏花春雨江南」之句也。長識損軒、蘇堪,皆有愛雨之癖。余伯兄木庵先生則最惡雨,平生不作雨詩,兼賦有《畏雨訴》。惟宰博野時,久旱得雨,乃有《喜雨》一詩云:「二十幾旬無此聲,聞聲感激涕縱橫。


  
風馳電掣惟恐盡,海倒江翻只要傾。不睡拚教兩夜永,遲明看取一池平。奢心得隴真堪笑,移向春前萬寶成。」真香山也。
蘇堪最喜姜白石「人生難得秋前雨,乞我虛堂自在眠」二句,其《同季直夜坐吳氏草堂》云:「一聽秋堂雨,君知病漸蘇。欲論十年事,庭樹已模糊。」略用白石意也。損軒善為雨詩,
余甚賞其「得雨徹宵聽」之句。嘗從邳州回上海,又往鎮江,有《江船喜雨》絶句云:「雨自吳淞海外來,滿天涼意一船開。入江直過鬆寥頂,颯颯瀟瀟又幾回?」
「愛雨常為聽雨吟,孤燈黃葉亂山深。建州溪上嚴州瀨,一刻秋宵直萬金。」
「家人都算我將歸,又恐歸期被雨違。雨裹叩門人睡起,濕薪炊飯更薰衣。」寫雨景又是一種風味。《題新賃江閣》云:「晚來臥聽雨淙淙,山意將秋繪在窗。
塔上一鈴知斷渡,階前半瓮許分江。」又《滬樓雨夜》云:「我家好雨亦如斯,既負山居又負詩。」又云:「今年發願禮南屏,更把乾魚謁幔亭。預向天公殷致祝,要留此雨在山聽。」皆佳。
一六、損軒有《夜聞蟲聲》云:「蟲聲不下百十種,涼月一丸窗紙虛。何苦同聲催月落?四更將轉五更初。」又《茅齋偶題》云:「枯樹天然高士筆,暮鴉點綴兩三行。」皆自然。
木庵有《節署西軒雜詩》云:「聽鼓夢迴殘月上,吹燈人臥綠陰中。幽蟲不識悲秋苦,一味淒清唱曉風。」又斷句雲「花‧月皎四更初」,
與損軒「蟲聲」云云,異曲同工。
十七、詩讖之說每常有之。損軒晚年作律詩,喜屬對工整,在邳州有詩題雲《貓兒窩在邳之東,可對吾鄉螺女江,因寄‧‧閣學》,句云:「螺女江歸陳學士,貓兒窩屬葉邳州。」以示余。余曰:「螺女故事,已不甚高妙。
至貓兄窩有何好處?必欲據為已有耶?」後君卒歿于邳州,其絶筆詩題雲《二月十九日渡運河,風浪大作,自念無生理;晚抵貓兒窩,借周防營土室病臥兩夜》,詩云: 「曉雨春流利似攏,獻花不借女兒窗。招魂我在貓窩裹,門對長河入大江。」陰寒有鬼氣,由窩回州,不數日即歿。此窩真屬葉邳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