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石遺室詩畫    P 127


作者:陳衍
頁數:127 / 176
類別:文學評論

 

石遺室詩畫

作者:陳衍
第127,共176。
「能清蕪穢便良圖,小小園林可自娛。所植已繁難檢點,放他瓜蔓上高梧。」
《夜吟》云:「莫怪年來少作詩,性情不與世相宜。羌無清興多孤憤,未足娛心且饅時。」《為半野軒購鴛鴦作此奇之》云:「好與鷗鳧作比鄰,池亭點綴助鮮新。為渠伉儷謀安處,卻是人間獨宿人。」眼前妙語,時無辯喪耦已三年矣。 《雜書》二首云:「山人任性真,非欲立名節。生本農家子,簪纓固不切。鈍坐類痴蠅,艱行同跛鰲。
近習老與莊,不辨堯與桀。」「不切」二字佳。「饑臥夢夷齊,醒來自欣忭。以古人為歸,始不為時炫。
軒冕者誰子?譏我不善變。禽獸之富貴,寧敵人貧賤。」「禽獸」二句直說,似海藏語。《園中夜步》云:「旱後嚴霜至,仲冬木葉乾。


  
竹松爭我健,星月助宵寒。宿烏如多畏,高枝尚未安。獨行還獨立,何者解長嘆?」此首頗有杜味;「宿鳥」句,視「烏宿池邊樹」似乎過之。《化城寺晚望》云:「百忙未忍棄秋晴,隨意來登舊化城。
一片新經兵燹地,夕陽莫放十分明。」《雨夜寄枚生》云:「各將風雨作良宵,莫怪常人道寂寥。多此池亭三兩樹,比君書屋更瀟瀟。」《景屏軒海棠初開同大年作》云:「客去軒空水滿池,海棠初見兩三枝。
願無風雨君常至,看到花開極盛時。」
《根樓晚吟》云:「一樣江山又過秋,心情不似舊登樓。遙天黯黯看殘日,寒色淒淒入破裘。余淚可能供世亂,無家何暇為兒憂?哀吟自足仇茲體,醇酒婦人寧易謀?」句如《旱夜》云:「民禍不孤行,眚災兼兵戎。群生共罹刑,禱祀久無功。」《謀修宛在堂》云:「責人肩風雅,孰謂此意狂?」《雨中登鏡湖亭》云:
「湖天近暝復迷離,飛橋遙樹生寒姿。」《壽林怡山》云:「誦詩聲老蒼,酒貌紅可掬。」又「布衣淨無塵,野菜甘于肉。」《和沈濤圖游龍塘》云:「大松合抱色老蒼,頑石多年狀堅固。
捆泉雖早可供田,平磴無苔不妨屨。」《送碧棲北行》云:「郡城未百里,十家五家士。士多道乃微,負販相與齒。」《夏夜偶成》


  
云:「徒具痴肥非道勝,卻贏窮拙未詩工。”《野行望橘》云:“橘實多於橘之葉,朝夕勢欲壓樹倒。」
四、老友鍾壽若大椿,二十餘歲時神清如衛蚧,腰瘦如沈約,益以終歲為狹邪游,見者皆決其不壽。乃登第後,以庶常改官縣令,遂始終不謁選。裡居治家人生產,年置數妾,賤價買某氏宅百十間,雜蒔花木,俾群雌粥粥,列屋居其中。妾亦不求甚美,惟價廉者,不如意即開合放之,於是當夕者亦不過十數人。
而三十餘年來,壽若乃益以精神煥發,體質強固,發黃而面赤,殆有得于容成、彭祖術也。時為詩,自謂不工,學白樂天,惟求嫗解。然十年前,余久客還鄉,與壽若常相見。適餘生日,壽若贈詩云:「百年初度幾逢閏,此日尊前須盡歡。
浪跡可堪相闊久,行裝況復欲留難。江湖風利帆誰落?梧竹陰疏巢易安。請淬青銅看鬢色,明年苦筍記鄉盤。」此首竟是宋人體格,何嘗作嫗解語。
末二句招隱之意甚切,故餘次韻報之云:「花前痛飲幾回耳,忽忽廿年前墜歡。百歲平分強半易,一生作事解人難。詩成漫比白太傅,老去欲從黃子安。賦就《小園》歸未得,種松待看老盤盤。」時余與壽若不相見已二十年。餘年五十有一,壽若四十有九。余屢醉壽若花樹下,自亦築成小樓,樓前皆花木。第六、七句,謂尚須游武昌也。
五、沈甥雁南贊清,以道員宦遊桂管,不見者二十一年。中間一官轉徙,
不出粵東西,今年冬月,忽相遇京師,悲喜交集,萬千舊事,不知從何處說起。出示詩稿三卷,工力甚不淺。題一律于其詩卷上方云:「不見吾甥二十年,萬千舊事一燈前。哀蟬玉袂同淒咽,石馬銅盤幾變遷。
猶有朝雲將叔黨,可無山谷得師川?東南約略遊蹤遍,陽朔羅浮獨各天。」三句謂余與雁南皆喪妻;五句謂雁南姬人極得大婦歡,大婦逝時,言「子女得付託,吾目瞑矣」。雁南詩兼學坡、谷、荊公,不苦澀亦不滑易。《遣悲》云:「層院風酸不忍聞,子規啼遍黯愁雲。
百思全福應先我,多難頻年太累君。開眼極知難了劫,營齋總覺屬虛文。惟將早日松楸辦,蕭鬢隨緣向晚曛。」《題南憚室主人遺像》云:「將無罪過坐之官,用木庵舅氏句
黃葉虛堂夢未安。起坐秋聲如雨下,可憐月好不同看。」
「燈前如坐寫經人,遺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一卷。遣此題詩意已塵。可惜小園營亂後,所栽花竹自精神。」《覓句亭坐月寫懷》云:「聲名湖海直一戔戔,未遂園廬感逝先。
剩此孤生還世役,有何歡意入中年?池波竊比汪涵量,秋實應歸造化權。縞夜只憂兒輩覺,展經無語向風前。」「剩有朝雲慰老懷,寒軒燠館屬量裁。賓鴻數子時通訊,直竹吾生總寡諧。
法藏未窺虛道牒,文名無分讓蘭台。秋光何似春和悅,曾不長圓看這回。」《桐軒落成》云:「九月南中未肅霜,桐柯蔭葉尚遲黃。旁人莫認秋聲館,生怕年光近夕陽。」「極意裁琴只廢材,
何如待葉換爐灰。乍安四壁當風雨,偶一歸來坐幾回。」《十一月十六日南禪室主人歸葬,送至香港,望舟不見而返》云:「了知生滅理,情至忌悲哀。心折余經卷,魂歸脫劫灰。
教兒負土去,待我看松來。冥想千層浪,當年共往回。」以上皆雁南悼亡後之作。雁南服官廿餘年,子女極多,囊空如洗,僅于廣州城內六榕寺畔營得一宅,名曰演廬,覓句亭、桐軒皆其勝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