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蜀山劍俠 卷二上    P 82


作者:平江不肖生
頁數:82 / 278
類別:武俠科幻

 

作者:平江不肖生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蜀山劍俠 卷二上

說時,五人正往外走,忽見外面一道烏光,一閃而過。人英驚呼道:「那口仙劍在這裡了!」一言甫了,大家全以為青索仙劍出世,紛紛駕起劍光飛出。英瓊在後面,先未聽清,及至隨了眾人飛出一看,烏光斂處,現出一個青衣少年,正是那被困妖穴的莊易,連忙喚住眾人,分別引見。莊易急匆匆在地上寫出時辰已到,速照仙柬所言行事。

輕雲忙請人英領到那日金蟬、笑和尚第一次發現的洞中,說道:「莊道友來,恰好足了人數。現在就請莊道友和笑師兄、嚴師兄、瓊妹分守四角,如見仙劍出土,急速攔住,再由瓊妹用紫郢劍去逼它迴轉。那時我已從二矮手內取過劍囊,用本門收劍之法,引它歸鞘。」

那洞原本甚大,眾人分配已畢,才將方位站好,便聽地下隱隱起了異吼。眾人俱都聚精會神,目不旁瞬,覷準中心柬帖所指之處。一聽地下聲音越吼越近,一聲招呼,除英瓊,餘下四人各將劍光飛起,烏光、銀光與金蟬、笑和尚霹靂雙劍的紅紫光華,連結成一團異彩光圈,照眼生輝,籠罩地面。不一會,地皮震裂,漸有碎石飛起。

英瓊也連人帶劍,化成一道紫虹,飛貼洞頂,注目下視。頃刻之間,石地龜訴,裂紋四起,全洞石地喳喳作響。忽然轟的一聲大震,洞中心石地粉碎,宛似正月裡放的火花一般,四下飛散,地下陷了一個大洞。

砂石影裡,一條形如青虯的光華,離土便要往洞外飛騰。當門一面,正是莊易、嚴人英,一道烏光,一道銀光,如銀龍黑蟒,雙絞而上,攔住去路,只幾個接觸,便覺不支。恰好笑和尚、金蟬二人的霹靂劍也轉瞬飛來,才行敵住。四口仙劍,糾纏這道青光,滿洞飛滾了好一會,漸漸青光越來越純,也不似先時四下亂飛亂撞,急於逃遁。



  
輕雲也飛身入穴,從二矮手中取來劍囊,估量時候已到,喊一聲:「瓊妹還不下手!」英瓊早等得不甚耐煩,聞言指揮紫郢劍飛上前去,才一照面,青光倏地在空中一個大翻滾,大放光華,掙脫原來四口飛劍,撥轉頭便往原來地穴飛去。輕雲正用自己飛劍護着全身,口誦真言,使用收劍之法,一見青光飛來,方要手舉劍囊,收它入鞘,猛覺一股寒氣,瘮人毛髮,竟將自己劍光震開。剛喊得一聲:「不好!」幸而人英飛劍追來,一見輕雲危急,不顧利害,飛身與劍合一,直穿過去。英瓊劍光也同時飛到,兩下一合,將青光壓住。

輕雲才覺站定,六人五道劍光,緊逼着這道青光緩緩歸鞘,入了劍囊,才行停手。

大功告成,輕雲自是心喜。因為急於要用此劍去盜玉除妖,一切都顧不得談,先回人英洞內,尋了間石室,請大家在室外守護,以防不測。獨自在室內,用峨眉心法煉氣調元,身與劍合,一俟純熟,便可前往除妖奪玉。那口青索劍也真奇怪,先時那般神妙莫測,夭矯難制,一經用了峨眉本門心法,收劍歸鞘之後,便即馴服。

輕雲入門較久,功夫頗深,因知此劍非比尋常,仍是絲毫不敢大意。先將真氣調純,誦完口訣,二目聚精會神,覷定劍柄,謹謹慎慎,運氣吐納,直到那劍順着呼吸,出入劍囊,青光瑩瑩,照得眉發皆碧,了無異狀,才敢放心大膽,將劍收起,凝煉先天一氣,指揮動靜。不消個把時辰,雖還不能身劍相合,已是運用隨心,不禁大喜。練到黃昏過去,居然可以馭劍飛行。

輕雲便駕着劍光出室,滿洞遊行了一轉,才收去劍光,落下與諸同門相見。大家自免不了一番稱讚道賀。

英瓊對輕雲道:"這位莊道友被困妖穴,業已數日。原來妖屍要拿他和袁星擇一個來祭煉妖法,只因青羊妖道愛袁星質地,執意想收回山去看守門戶。妖屍性情執拗,說一不二,只為妖法煉成飛走之後,青羊妖道雖無他厲害,於他卻甚有用處,這次又幫他的忙不少,不好意思違拗。盤算了多時,最後決定,用莊道友生魂主持妖幡。

又因事機緊迫,不及等待庚辰正日下手,恰好今日時辰是個庚辰,便定在今早辰時祭幡,一切俱已佈置完備。如在原來地穴下手,莊道友甚難倖免。想是妖屍惡貫滿盈,作法自斃,要等我們前去除他,莊道友不該遭他毒手,好端端在前些日倒翻地肺,變了形位,泄了東方太乙之氣,所居地穴已成死戶,與日時生剋不合,將地下法壇移至二層洞前舉行,仗着妖法封閉嚴密,以為外人萬難入內擾亂。誰知青囊仙子華仙姑,早已預料到此,埋伏在二洞前面古樹穴內,眼看時辰快到,乘妖屍閉目入定,準備身與幡合,再由青羊妖道代他攝取莊道友生魂,連那口玄龜劍,一起拘納主幡之際,倏地冒着百險,隱身上前,從青羊妖道字下搶了莊道友,便向古樹穴中逃去。

這不過與妖屍一個措手不及,知道莊道友受妖法禁制,神志昏迷,逃時萬不及使用隱身之法,必被妖屍、妖道覺察,跟蹤追趕。彼時我等青索劍尚未到手,要任他追到此間,豈不引鬼入室,給我們添了大患,誤了取劍之機,妖屍豈不更為難制?但是上有妖法封鎖,不能逃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剛避入穴底凹處,正要先連莊道友身形一齊隱去,妖屍、妖道已經追離切近,匆促忙亂之間,妖屍忽然又使故智,移山換岳,想將逃人困住。不料弄巧成拙,地形才倒轉一些,華仙姑退路忽然裂了一條大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