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周易    P 98


作者:周文王
頁數:98 / 149
類別:文化

 

作者:周文王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周易

他派出左右兩軍,右軍攻打昭叔,左軍去鄭國迎接周襄王返國。事成後,周襄王為表彰晉文公的功勞,以天子的禮儀迎接文公。
晉文公卻推辭說:「這是臣下分內之事。」
他幫助襄王返國後,又回國致力於便利百姓,使百姓安居樂業。他認為可以使用百姓了。
子犯出來阻攔說:「百姓雖然懂得了義,但還不知道信是什麼,還不能用。」
晉文公聽了,覺得有道理。
他率領軍隊攻打原國,命令士兵攜帶三天的口糧。軍隊圍困原國城池整整三天,士兵們的糧食全部吃完了,而原國還堅守城池不出。於是晉文公下令退兵,正當晉軍剛退兵時,間諜從城裡出來報告說:「原國已經準備投降了。」
有人主張再堅持一下,等待原國投降。晉文公堅決地說:「當初帶三天軍糧,就是準備攻打三天的;如今已下令退兵,就應該說話算數。如果不退兵,即使得到原國,也會失去信用。得失相比哪個多呢?」
由於晉文公利用攻打原國教育百姓知道信,所以國內民風大變,凡事以信為本,他們做生意不求暴利,不貪不騙。
做完這些後,晉文公問子犯:「這回行了吧?」
子犯回答:「百姓雖知信、義,還不知道禮,還沒有養成恭謙讓范。」


  
於是,晉文公又在讓百姓知禮方面下苦功。他舉行盛大的閲兵儀式,每個環節都依照軍禮執行,使百姓看到禮儀;他又規定百官的等級及職責,使百姓知道對什麼職官行什麼禮儀。百姓們不但如此,還知道根據禮來判斷一件事的是非。這時,子犯笑着說:「可以用民了。」
於是,晉文公開始伐曹,攻衛,取得齊國之地,大敗楚軍于城濮,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下經 益卦第四十二 1

【原文】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益,損上益下,民說無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動而巽,日進無疆。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譯文】《益卦》:有利於有所行動。有利於渡過大江大河。
《彖傳》說:《益卦》,減損在上的利益補給在下的老百姓,老百姓內心喜悅無限。人民感到皇恩浩蕩廣施民間,這種體恤民情的精神必定會得到推廣。「有利於有所行動」,是因為堅守中正,有值得喜慶的地方。「有利於渡過大江大河」,就是說借助于舟楫前進,前進的道路將會暢通無阻。想體恤民情就要果斷採取行動,並逐漸培養謙恭的態度。就好比上天降雨,雨露滋潤萬物一樣,這種增益活動不受地域限制,遍及四面八方。總而言之,減損在上的利益補給在下的老百姓,就是要順時而進行。
《象傳》說:《益卦》的卦象是震在下、巽在上,震為雷、巽為風,這表示狂風和驚雷互相激蕩,相得益彰,所以把它叫做《益卦》。君子看到此卦象,有了錯誤就要馬上改正。
【啟示】《益卦》強調要施恩惠給人民,因為這對雙方都有利。
【原文】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
《象》曰:「元吉,無咎」,下不厚事也。
【譯文】初九:有利於進行大的行動,大吉大利,沒有什麼災禍。
《象傳》說:大吉大利,沒有什麼災禍,表明百姓不為自己的私利而工作。
【啟示】這一爻告訴我們,如果老百姓都不計私利地做事,有利於在上的去幹大事。
【原文】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來也。
【譯文】六二:有人誠心誠意送來價格昂貴的大烏龜,沒有辦法不接受。無論何時去占卜其結果都是吉祥的。君王用此祭祀先帝,也是吉利的。
《象傳》說:「有人誠心誠意送來價格昂貴的大烏龜」,這是意外的收穫。
【啟示】謙虛地堅持走正道,就能獲得吉祥。
【原文】六三:益之用凶事,無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譯文】六三:在災荒年月施恩惠給人民,沒有災禍。但要心誠,行為適當,還要用玉圭作信物稟報王公。
《象傳》說:在災荒年月施恩惠給人民,自古以來就有這種做法。
【啟示】這一爻告訴我們,在災荒年歲,不但要自己施恩惠給人民,而且還要向上級彙報,以求得更多的幫助。
【原文】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
《象》曰:「告公從」,以益志也。
【譯文】六四:把對上對下都有益的行動計劃報告周公,周公聽從了,並以此為行動的依據,遷移國都。
《象傳》說:「向周公提出建議,周公採納了」,說明君臣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