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代散文    P 170


作者:歸有光等
頁數:170 / 257
類別:古典散文

 

明代散文

作者:歸有光等
第170,共257。
」棺應聲開,女遂入,乃合葬。[67]歐陽詹:字行周,泉州晉江今福建南安人。唐代文學家。據《太平廣記》卷二七四《歐陽詹》條引《閩川名士傳》說:他在游太原時,于樂籍中愛一妓,及婦,發誓相迎。
後官國子四門助教,往京。女思之不已,遂得疾,臨終前留歐陽詹一詩,歐見詩,一慟而卒。秦少游:宋代詩詞作家秦觀,字少游,高郵今屬江蘇人。據《夷堅志》等載:秦觀南遷至長沙,有妓酷愛秦詞,請于母,願托終身。
少游因時事嚴切,不敢偕往貶所。及少游卒於藤,喪還,將至長沙。妓先一日得諸夢,即送於途,祭畢歸而自縊。[68]介靜:建議作者寫別傳的人。
[69]子墨:揚雄《長楊賦》中虛擬的人名,後代成為文士的代稱。墨娥:據《雲仙雜記.鳳窠群女》說,姑臧太守張憲使家伎代書札,號墨娥。這裡泛指代書者。


  
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糜公,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幼穎異,長為諸生,與董其昌齊名,王世貞亦雅重之。年二十九,焚棄儒士衣冠,隱居崑山,絶意仕進。顧憲成招其往東林講學,謝弗往。
親亡,移居東佘山,杜門著述,足跡罕入城市。諸朝貴先後論薦,皆以疾辭。卒年八十二。《明史》稱其「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致,兼能繪事」。
著有《陳眉公全集》等。
本文選自《晚香堂小品》卷十八。名為楊幽妍別傳,實則是一篇愛情悲劇故事。歌妓楊幽妍,自小聰慧,不願過賣笑生涯,希望嫁一知音。後中情於書生張聖清,張去應舉,楊幽妍備受打罵,誓死等待。
聖清義不負心,終於迎娶為婦,但楊已被折磨得病體奄奄,不久即離開了人世。文章寫得哀怨淒婉,可作為傳奇小說來讀。
姚元素《黃山記》引.黃汝亨
我輩看名山,如看美人。顰笑不同情[1],修約不同體[2],坐臥徙倚不同境,其狀千變。山色之落眼光亦爾,其至者不容言也。庚戌春晚[3],予游黃山,有記,自謂三十六峰之美略盡。


  
而元素後予往,以秋月,所為記簡而整,有與不同者,取境使然。海子、光明頂上,元素獨饒取,而予所快覽丹台之雲氣,與石筍上下之峰幻,元素不盡也。雖然,亦各言其美也已。夫美人入宮見妒,而吾輩入山豈相妒耶?書之發覽者一笑。
註釋:
[1]顰pín:皺眉頭。[2]修約:為裡是形態高低的意思。[3]庚戌:萬曆三十八年1610
黃汝亨15581626,字貞父,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萬曆二十六年1598進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參議。晚年歸鄉,謝病不復出,結廬南屏小蓬萊,以著作自娛。著有《天目遊記》、《廉吏傳》、《古奏議》、《寓林集》、《寓庸子遊記》等。
本文選自《晚明小品選注》卷三。這是作者為友人黃元素的《黃山記》所寫的小引。文章開篇將「看名山」比作「看美人」,繼而對比自己的黃山遊記與姚元素的黃山遊記「取境」不同,「各言其美」,從而說明了由於欣賞「眼光」的不同,兩人的遊記各的特色。既讚美了黃山「其狀千變」的美景,也揭示了姚元素遊記「簡而整」的風格。
開頭結尾都以「美人」為喻,不乏新穎巧妙之趣。
也足亭記.陶望齡
吾越多崇山,環溪多植美竹,每與山為峭衍[1],上下蒙密延袤。恣目未已,大溪潢然[2],時罅籬而出,余時常樂觀焉。其他羅生門巷藩圃間者,雖畦畹聯絡[3],以為窄迫不足游也。然樵客牧叟,嬉玩于山溪者,目飽其蔭,亦猶以為門巷間物,或聞賞譽,輒更詫笑。
而余北來涉淮,問其人,遂絶不知有竹。又二千里而抵京師,則諸名園爭珍植之,數干靡靡而已。
朱晉甫齋後有兩叢特盛,餘數飲其下,輒徘徊不能去。因自嗤物以希見貴,竹不寶于越而寶于燕,固然。而余與晉甫皆越產,夫亦好其為燕之竹耶?越之人固亦有知好竹如吾二人者乎?然余向之所欲,意必深箐廣林[4],縱廣其苞山懷溪之勝而後厭。今晉甫有數百竿而已據其最勝,吾從之快然焉。
然則物之豐約,與情之侈嗇,其何嘗之有。
居無何,晉甫即隙地亭之,即宋人語顏之曰「也足”。語余曰:“吾日左右于此君也,展膝袒坐,身足其蔭;闃而聽之,簌簌然風,足於吾耳;良夕月流,疏影交砌,反著壁上,層層如畫,足於吾目,耳清目開,脫然忘身趣,足於心口不得喻。客能來者,觥籌時設,嗒然相對,與我皆足。予嘗登茅山、窮天姥而觀于竹者[5],信侈矣。
當其所得,亦奚以加於我?且吾子之有好於是也,必為我記之。」
余曰:「子之言甚近於道,知道者有所適無所繫,足乎己也,殆將焉往不足哉!」今夫川岩之奇,林薄之幽,是逸者所適以傲夫朝市者也。耽耽焉奇是崇而唯慮川岩之勿深,幽是嗜而唯憂林薄之勿䆳,斯未免乎系矣。凡系此者,不能適彼,必此之逃而彼是傲,是系于適也。以適為系者,其不能適也乃等。
晉甫釋乎世俗穠麗之好而放情乎詩書,處朝市之囂雜而有林皋之趣,其于竹宜有契者。至夫軌尚超絶而又解其膠固,寄於物而不繫焉,視彼數竿,富若渭川之千畝而有以自足[6],此吾所謂近於道者也。某之有意于斯道久矣。把臂入林,晉甫其尚教之。
註釋:
[1]峭衍:峭,懸崖峭壁;衍,展延。這裡的峭衍是形容竹子隨着崖壁伸展的樣子。[2]潢huǎng然:形容大水湧至的樣子,潢,通「滉」。[3]畦畹:田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