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續資治通鑑 中    P 125


作者:畢沅
頁數:125 / 518
類別:中國古代史

 

作者:畢沅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續資治通鑑 中

乙丑,直龍圖閣、權東京留守判官程昌自京城還蔡,副留守郭仲荀亦引餘兵歸行在,遂以直徽猷閣、京畿轉運副使上官悟權京城留守。仲荀既行,都人從之來者以萬數,離京師數日,始得谷食,自此京師人來者遂絶矣。

先是知唐州滕牧為董平所逐,會群盜八針王民等犯京西,牧自襄陽遣使招之,皆聽命,遂以其眾還桐柏,攻平。民取道蔡州,昌不納,民營城東兩日,無所得而去。牧以民之軍與平戰,平敗,執通判事李祁以行。未幾,牧遷京西轉運判官,唐州遂無主將。京師自悟留守後,命令不復能行,留守司名存而已。

丙寅,帝謂大臣曰:「國用匱乏,政以所費處多。」呂頤浩曰:「用兵費財,最號不貲,故漢文帝不言兵而天下富。」帝曰:「用兵與營造,最費國用,深可戒之。」

丁卯,朝議大夫、京東路轉運判官杜時亮為秘閣修撰、假資政殿學士,充奉使大金軍前使;進士宋汝為授修武郎、假武功大夫、開州刺史,副之。

時朝議以為敵兵且至,而洪晧、崔縱未得前,求可使緩師者。時亮,宣和末嘗為燕山路幹辦官,金許王宗傑入燕,與呂頤浩等五人懼被執,既而釋之。汝為,豐縣人,身長七尺餘,博聞強記,徐州之破,闔族百餘人皆死,至是聞金人南侵,見部使者陳邊事,遣詣行在所。帝納其說,命持書遺金主請和,且致書左副元帥宗翰,略曰:「古之有國家而迫于危亡者,不過守與奔而已。今以守則無人,奔則無地,此所以諰々然惟冀閣下之見哀而赦己。故前者連奉書,願削去舊號,是天地之間,皆大金之國而尊無二上,亦何必勞師遠涉而後為快哉!」時劉豫節制東平,呂頤浩因以書遺之,俾汝為面陳朝廷密意。



  
光祿少卿范寅敷自金來歸,詔寅敷都堂審問。先是知陝州李彥仙遣小將趙成往雲、朔覘事,比還,念無以自明,乃挾寅敷以歸,至是赴行在。成,正平人也。

庚午,奉安滁州端命殿太祖皇帝禦容于建康府天寧萬壽觀。


  

壬申,帝謂輔臣曰:「高麗入貢人使將至,聞上皇遣內臣、宮女二人來。朕聞之,一則以喜,一則以悲。朕違遠二聖,已及三年,忽得安信,豈得不喜?上皇當承平之久,以天下之養奉一人,彼中居處服食,凡百粗陋,而朕居深宮廣殿,極不遑安。且朕父母兄弟及妻皆在遠域,惟一子近已薨逝,孑然一身,當此艱難,所以悲也。」言未已,淚下。呂頤浩曰:「願陛下少寬聖抱,恢中興之業。」周望曰:「二聖忽有使來,南歸之期可望,此必金人之意。若非彼意,數人者雖至高麗,高麗亦不肯令來也。」

續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十六

●卷第一百十六


【宋紀一百六】 起屠維作噩閏八月,盡十二月,凡五月。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建炎三年金天會七年

閏八月,丁丑朔,詔曰:「敵人迫逐,未有寧息之期。朕若定居建康,不復移蹕,與夫右趨鄂、岳,左駐吳、越,山川形勢,地利人情,孰安孰否,孰利孰害?三省可示行在職事、管兵官,條具以聞。」

始,張浚建武昌之議,呂頤浩是之,有成說矣。浚行未幾,江、浙士大夫搖動,頤浩遂變初議。是日,詔隨駕百官及諸統制赴都堂,至晚,封進入,大率皆言:「鄂、岳道遠,饋餉難繼,又慮上駕一動,則江北群盜乘虛過江,東南非我有矣。」翼日,輔臣入對,上猶未觀,謂頤浩曰:「但恐封事中趣向不一。昔真宗澶淵之役,陳堯叟蜀人,則欲幸蜀,王欽若南人,則欲幸金陵,惟寇準決策親征。人臣若不以家謀,專為國計,則無不安利矣。」然卒定東行之策。

戊寅,徽猷閣待制、知廬州胡舜陟知健康府,充沿江都制置使,集英殿修撰王羲叔副之。

先是舜陟言:「欲專治軍旅,前迎大敵,以謀與戰,仰護行在。」王綯曰:「舜陟語甚壯,似可托以方面。」上曰:「言未可信,須在行事。」會兵部侍郎、沿江措置使陳彥文引疾,罷為龍圖閣直學士,在外宮觀,乃卒用之。自軍興後,淮西八郡,群盜攻蹂無全城;舜陟守廬二年,安堵如故,由是廬人德之。

丁亥,輔逵攻漣水軍南寨,大掠之,殺漣水軍使、朝請大夫郝璘,丞、修職郎吳深,遂以其眾降于淮南招撫使王侄。先是太學博士孟健,自海州率民兵數千勤王,至漣水軍南寨,因留焉。逵攻之數月,及陷,健與其家皆死。後贈璘等官,錄其家有差。

是日,帝召諸將,問以移蹕之地。禦前右軍都統制張俊,禦營都統制辛企宗,勸帝自鄂、岳幸長沙。左軍都統制韓世忠後至,曰:「國家已失河北、山東,若又棄江、淮,更有何地!」帝乃帝內侍押三人赴都堂議。帝聞俊等退避之說,殊怫然,至晚不食。戊子,呂頤浩等人奏,帝謂曰:「俊、企宗不敢戰,故欲避于湖南。朕以為金人所恃者騎眾耳,漸西水鄉,騎雖眾,不得騁也。且人心一搖,雖至川、廣,恐所至皆敵國爾。」頤浩曰:「金人之謀,以陛下所至為邊面。今當且戰且避,但奉陛下于萬全之地。臣頤浩留常、潤死守。」帝曰:「朕左右豈可無宰相?」周望曰:「臣觀翟興、李彥仙輩,以潰卒群盜,猶能與金兵對壘,拒守陝、洛。臣等備位宰執,若不能死戰以守,異日何顏見彥仙輩!臣實恥之。」帝曰:「張守入對,言不如留杜充建康,不可過江。」頤浩曰:「臣與王綯、周望、韓世忠議,本自如此。」帝又欲令世忠守鎮江府,劉光世守太平及池州,頤浩等以為然,防淮之議遂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