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續資治通鑑 中    P 416


作者:畢沅
頁數:416 / 518
類別:中國古代史

 

作者:畢沅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續資治通鑑 中

乙卯,金改閔宗廟號曰熙宗。

庚辰,知福州賈選言:「福州瀕海諸寨,皆系海道要害,今巡檢乃有以廕官及雜流出身,或素不知兵,或年已垂老,緩急不可倚仗。請今後應沿海巡檢,須武舉或軍功出身,年未五十,諳曉兵機行陳之人,方許注差。勘會先曾經海道捕賊立功諸會船水人,次注武舉出身人;如無,即依見行法差注,止不注流外出身之人。」從之。

癸未,金以曲陽縣置錢監,賜名利通。

丁亥,以樞密使周必大為右丞相。

時封事多言大臣異同,必大曰:「各盡所見,歸於一是,豈可尚同!陛下復祖宗舊制,命三省覆奏則後行,正欲相維,非止奉行文字也。」



  
金御史台言:「自來尚河京府州縣官,有坐視管內河防缺壞,略不介意者。請令沿河京府州縣長貳官,皆于名銜加管句河防事。如規措有方,能禦大患,或守護不謹,以致疏虞,隨時聞奏,議賞罰。」金主從之。仍命每歲將泛之時,令工部官一員沿河檢視,沿河府州之長貳皆提舉河防事,縣令、佐皆管句河防事。

戊子,以施師點知樞密院事。

丙申,金命;「罪人在禁,許親屬入視。」

三月,辛亥,金皇太孫受冊,赦。

乙卯,金尚書省言:「孟家山金口閘,下視都城百四十餘尺,恐暴水為害,請閉之。」詔可。

庚申,陳居仁言:「祖宗加意斯民,見于役法,尤為詳備。其後臣僚州郡申明沖改,浸失法意。請下敕令所,取祖宗免役舊法,並于戶部取括紹興十八年以後續指揮,本所官精加考核,其有與舊法抵牾,即行刪去,修為一書,名曰《役法撮要》,候成,鏤板頒天下。」從之。

夏,四月,壬午,趙伯韺請添差軍中屬官差遣,帝曰:「軍中豈可添差,虛請給占!當時不合開端,遂使源源陳乞不已。除見任添差人許滿今任,日後更不差人。」

丙戌,金以刑部尚書崇浩為參知政事。

戊子,賜禮部進士王容等四百三十五人及第、出身。翰林學士洪邁言:「《貢舉令》賦限三百六十字,論限三百字。今經義、論策一道有至三千字,賦一篇幾六百言。寸晷之下,唯務貪多,累牘連篇,何由精妙!宜俾各遵體格,以返渾淳。」

丙申,金主如金蓮川。

辛丑,金中都地震。

五月,庚午,金主以所進禦膳味不調適,使人問之。尚食局直長言:「臣聞老母病劇,私心憒亂,以此有失嘗視。」金主嘉其孝,即令還家侍疾。


  

六月,戊寅,以久旱,頒畫龍祈雨法。

金免中都、河北等路被河決水災軍民租稅。

甲申,駕詣太子宮祈雨,次詣明慶寺。

丁亥,觀文殿大學士、特進梁克家卒,謚文靖。

庚寅,臨安火。

癸巳,王淮等以旱求罷。不許。

詔修炎帝陵,陵在衡州茶陵縣,從衡州之請也。

己亥,省釋兩浙路罪囚。

秋,七月,丙午,太白經天。

詔曰:「政事不修,旱為虐,可令侍從、台諫、兩省、卿監、郎官、館職疏陳闕失及當今急務,毋有所隱。」己酉,詔監司條上州縣弊事、民間疾苦。辛亥,避殿,減膳,徹樂。

壬子,金主秋獵。

癸丑,命檢正都司看議群臣封事,有可行者以聞。

詔權減秀州經總制糴本錢半年。

何澹言省吏改易都司簽擬文字,帝謂帝臣曰:「卿等可自以意問之,前後改易者何事?亦欲官吏各有所警。」

丙辰,命臨安府捕蝗,募民輸米賑濟,除紹興新產下戶今年和市布帛二萬八千匹。

辛酉,以江西、湖南饑,給度牒,糴米備賑。

戊辰,雨。命給、舍看詳監司具到州縣弊事。

八月,辛未,賜度牒百道,米四萬餘石,備賑紹興府饑。

王淮言:「石萬等所造歷,與《淳熙戊申歷》差兩朔。又,《淳熙歷》十一月下弦在二十四日,恐曆法有差。」帝曰:「朔豈可差!朔差,則所失多矣。可令禮部、太常寺、秘書省參定以聞。」

癸未,以留正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

丙戌,金主次雙山;九月,己亥朔,還都。

己酉,金主謂宰臣曰:「朕今歲春水所過州縣,其小官多幹事,蓋朕嘗有賞擢,故皆勉力。以此見專任責罰,不如用賞之有激勸也。」

乙丑,罷增收水渠民田租。

冬,十月,辛未,以太上皇不豫,帝罷朝,視疾,赦。

乙亥,太上皇崩于德壽殿,遺誥太上皇后改稱皇太后。帝號痛闢踴,謂王淮等曰:「晉孝武、魏孝文實行三年喪服,何妨聽政!司馬光《通鑒》所載甚詳。」淮對曰:「晉武雖有此意,後來在宮中止用深衣練冠。」帝曰:「當時群臣不能順其美,光所以議之。自我作古,何害!」

丙子,以韋璞等為金告哀使。

庚辰,金祫享于太廟。

辛巳,詔曰:「大行太上皇帝奄棄至養,朕當衰服三年,群臣自遵易月之令。有司討論儀制以聞。」

尤袤據典禮,定大行太上皇廟號高宗,翰林學士洪邁獨請號世祖。袤率禮官顏師魯等奏曰:「宗廟之制,祖有功,宗有德。藝祖規創大業,為宋太祖;太宗混一區夏,為宋太宗。自真宗至欽宗,聖聖相傳,廟制一定,萬世不易。在禮,子為父屈,示有尊也。太上親為徽宗子,子為祖,父為宗,失昭穆之序。議者不過以漢光武為比。光武以長沙王后,布衣崛起,不與哀、平相繼,其稱無嫌。太上中興,雖同光武,然實繼徽宗正統;以子繼父,非光武比。將來祔廟在徽宗下而稱祖,恐在天之靈有所不安。」詔群臣集議,袤上議如初,邁論遂屈,詔從其議。

乙酉,群臣五上表,請帝還內聽政。丙戌,詔:「俟過小祥,勉從所請。」

戊子,帝衰捴,禦素輦還內。以顏師魯充金國遺留國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