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朱自清散文    P 65


作者:朱自清
頁數:65 / 189
類別:白話散文

 

作者:朱自清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朱自清散文

聖陶談到他作小說的態度,常喜歡說:我只是如實地寫。這是作者的自白,我們應該相 信。但他初期的創作,在「如實地」取材與描寫之外,確還有些別的,我們稱為理想,這種 理想有相當的一致,不能逃過細心的讀者的眼目。後來經歷漸漸多了,思想漸漸結實了,手 法也漸漸老練了,這才有真個「如實地寫」的作品。彷彿有人說過,法國的寫實主義到俄國 就變了味,這就是加進了理想的色彩。假使這句話不錯,聖陶初期的作風可以說是近於俄國 的,而後期可以說是近於法國的。

聖陶的身世和對於文藝的見解,顧頡剛先生在《隔膜》序裡說得極詳。我所見他的生 活,也已具于另一文。這裡只須指出他是生長在一個古風的城市——蘇州——中的人,後來 又在一個鄉鎮——甪直——裡住了四五年,一徑是做着小學教師;最後才到中國工商業中心 的上海市,做商務印書館的編輯,直至現在。這二十年來時代的大變動,自然也給他不少的 影響;辛亥革命,他在蘇州;五四運動,他在甪直;五卅運動與國民革命,卻是他在上海親 見親聞的。這幾行簡短的歷史,暗示着他思想變遷的軌跡,他小說裡所表現的思想變遷的軌 跡。

因為是「如實地寫」,所以是客觀的。他的小說取材于自己及家庭的極少,又不大用第 一身,筆鋒也不常帶情感。但他有他的理想,在人物的對話及作者關於人物或事件的解釋 裡,往往出現,特別在初期的作品中。《不快之感》或《啼聲》是兩個極端的例子。這是理 智的表現。聖陶的靜默,是我們朋友裡所僅有;他的「愛智」,不是偶然的。


  

愛與自由的理想是他初期小說的兩塊基石。這正是新文化運動開始時的思潮;但他能用 藝術表現,便較一般人為深入。他從母愛性愛一直寫到兒童送一個小蜆回家,真算得博大周 詳。母愛的力量在犧牲自己;顧頡剛先生最愛讀的《潛隱的愛》(見顧先生《火災》序), 是一篇極好的代表。一個孤獨的蠢笨的鄉下婦人用她全部的心與力,偷偷摸摸去愛一個鄰家 的孩子。這是透過一層的表現。性愛的理想似乎是夫婦一體,《隔膜》與《未厭集》中兩篇 《小病》,可以算相當的實例。但這個理想是不容易達到的;有時不免來點兒「說謊的藝 術」(看《火災》中《雲翳》篇),有時母愛分了性愛的力量,不免覺得「兩樣」;夫婦不 能一體時,有時更免不了離婚。離婚是近年常有的現象。但聖陶在《雙影》裡所寫的是女的 和男的離了婚,另嫁了一個氣味相投的人;後來卻又捨不得那男的。這是一個怪思想,是對 夫婦一體論的嘲笑。聖陶在這問題上,也許終於是個「懷疑派」罷?至于廣泛地愛人愛動 物,聖陶以為只有孩子們行;成人是只有隔膜與冷酷罷了。《隔膜》,《游泳》(《綫下》 中),《晨》便寫的這一類情形。他又寫了些沒有愛的人的苦悶,如《歸宿》裡的青年, 《春光不是她的了》裡被離棄的婦人,《孤獨》裡的「老先生」都是的。而《被忘卻的》 (《火災》中)裡田女士與童女士的同性愛,也正是這種苦悶的另一樣寫法。

自由的一面是解放,還有一面是尊重個性。聖陶特彆著眼在婦女與兒童身上。他寫出被 壓迫的婦女,如農婦,童養媳,歌女,妓女等的悲哀;《隔膜》第一篇《一生》便是寫一個 農婦的。對於中等家庭的主婦的服從與苦辛,他也有哀矜之意。《春遊》(《隔膜》中)裡 已透露出一些反抗的消息;《兩封回信》裡說得更是明白:女子不是「籠子裡的畫眉,花盆 裡的蕙蘭」,也不是「超人」;她「只是和一切人類平等的一個『人』」。他後來在《未厭 集》裡還有兩篇小說(《遺腹子》,《小妹妹》),寫重男輕女的傳統對於女子壓迫的力 量。聖陶做過多年小學教師,他最懂得兒童,也最關心兒童。他以為兒童不是供我們遊戲和 消遣的,也不是給我們防老的,他們應有他們自己的地位。他們有他們的權利與生活,我們 不應嫌惡他們,也不應將他們當作我們的具體而微看。《啼聲》(《火災》中)是用了一個 女嬰口吻的激烈的抗議;在聖陶的作品中,這是一篇僅見的激昂的文字。但寫得好的是《低 能兒》,《一課》,《義兒》,《風潮》等篇;前兩篇寫兒童的愛好自然,後兩篇寫教師以 成人看待兒童,以致有種種的不幸。其中《低能兒》是早經著名的。此外,他還寫了些被榨 取着的農人,那些都是被田租的重負壓得不能喘氣的。他憧憬着「藝術的生活」,藝術的生 活是自由的,發展個性的;而現在我們的生活,卻都被撳在些一定的模型或方式裡。聖陶極 厭惡這些模型或方式;在這些方式之下,他「只覺一個虛幻的自己包圍在廣大的虛幻裡」 (見《隔膜》中《不快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