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朱自清散文    P 68


作者:朱自清
頁數:68 / 189
類別:白話散文

 

朱自清散文

作者:朱自清
第68,共189。
從聖馬克方場向西北去,有兩個教堂在藝術上是很重要的。一個是聖羅珂堂,旁邊有一 所屋子,牆上屋頂上滿是畫;樓上下大小三間屋,共六十二幅畫,是丁陶來陀的手筆。屋裡 暗極,只有早晨看得清楚。丁陶來陀作畫時,因地制宜,大部分只粗粗鉤勒,利用陰影,教 人看了覺得是幾經琢磨似的。《十字架》一幅在樓上小屋內,力量最雄厚。佛拉利堂在聖羅 珂近旁,有大畫家鐵沁(Titian,十六世紀)和近代雕刻家卡奴窪(Canova) 的紀念碑。卡奴窪的,靈巧,是自己打的樣子;鐵沁的,宏壯,是十九世紀中葉才完成的。 他的《聖處女升天圖》掛在神壇後面,那朱紅與亮藍兩種顏色鮮明極了,全幅氣韻流動,如 風行水上。倍里尼(Giovanni Bel#ini,十五世紀)的《聖母像》,也是 他的精品。他們都還有別的畫在這個教堂裡。

從聖馬克方場沿河直向東去,有一處公園;從一八九五年起,每兩年在此地開國際藝術 展覽會一次。今年是第十八屆;加入展覽的有意,荷,比,西,丹,法,英,奧,蘇俄, 美,匈,瑞士,波蘭等十三國,意大利的東西自然最多,種類繁極了;未來派立體派的圖畫 雕刻,都可見到,還有別的許多新奇的作品,說不出路數。顏色大概鮮明,教人眼睛發亮; 建築也是新式,簡截不囉嗦,痛快之至。蘇俄的作品不多,大概是工農生活的表現,兼有沉 毅和高興的調子。他們也用鮮明的顏色,但顯然沒有很費心思在藝術上,作風老老實實,並 不向牛犄角裡尋找新奇的玩意兒。



  
威尼斯的玻璃器皿,刻花皮件,都是名產,以典麗風華勝,緙絲也不錯。大理石小雕 像,是著名大品的縮本,出於名手的還有味。

1932713日作。

(原載193291日《中學生》第27號)


  

佛羅倫司①

①今譯名為:佛羅倫薩。

佛羅倫司(Florence)最教你忘不掉的是那色調鮮明的大教堂與在它一旁的那 高聳入雲的鐘樓。教堂靠近閙市,在狹窄的舊街道與繁密的市房中,展開它那偉大的個兒, 好像一座山似的。它的門牆全用大理石砌成,黑的紅的白的線條相間着。長方形是基本圖 案,所以直線雖多,而不覺嚴肅,也不覺浪漫;白天裡繞着教堂走,仰着頭看,正像看達文 齊的《摩那麗沙》(Mona Lisa)像,她在你上頭,可也在你裡頭。這不獨是線形 溫和平靜的緣故,那三色的大理石,帶著它們的光澤,互相顯映,也給你鮮明穩定的感覺; 加上那樸素而黯淡的周圍,襯托着這富麗堂皇的建築,像給它打了很牢固的基礎一般。夜晚 就不同些;在模糊的街燈光裡,這龐然的影子便有些壓迫着你了。教堂動工在十三世紀,但 門牆只是十九世紀的東西;完成在一八八四年,算到現在才四十九年。

教堂裡非常簡單,與門牆決不相同,只穹隆頂宏大而已。鐘樓在教堂的右首,高二百九 十二英呎,是喬陀(Giot#o,十四世紀)的傑作。喬陀是意大利藝術的開山祖師;從 這座鐘樓可以看出他的大匠手。這也用顏色大理石砌成牆面;寬度與高度正合式,玲瓏而不 顯單薄。牆面共分七層:下四層很短,是打根基的樣子,最上層最長,以助上聳之勢。窗戶 越高越少越大,最上層只有一個;在長方形中有金字塔形的妙用。教堂對面是受洗所,以吉 拜地(Ghiberti)做的銅門著名。有兩扇最工,上刻《聖經》故事圖十方,分遠近 如畫法,但未免太工些;門上並有作者的肖像。密凱安傑羅(十六世紀)說過這兩扇門真配 做天上樂園的門,傳為佳話。

教堂內容富麗的,要推送子堂,以《送子圖》得名。門外廊子裡有沙陀(Sarto, 十六世紀)的壁畫,他自己和他太太都在畫中;畫家以自己或太太作模特兒是常見的。教堂 裏屋頂以金漆花紋界成長方格子,燦爛之極。門內左邊有一神龕,明燈照耀,香花供養,牆 上便是《送子圖》。畫的是天使送耶穌給處女瑪利亞,相傳是天使的手筆。平常遮着不讓我 們俗眼看;每年只復活節的禮拜五揭開一次。這是塔斯干省最尊的神龕了。

梅迭契(Medici)家廟也以富麗勝,但與別處全然不同。梅迭契家是中古時大公 爵,治佛羅倫司多年。那時佛羅倫司非常富庶,他們家窮極奢華;佛羅倫司藝術的興盛,一 半便由於他們的愛好。這個家廟是歷代大公爵家族的葬所。房屋是八角形,有穹隆頂;分兩 層,下層是墳墓,上層是雕像與紀念碑等。上層牆壁,全用各色上好大理石作面子,中間更 用寶石嵌成花紋,地也用大理石嵌花鋪成;屋頂是名人的畫。光彩煥發,五色紛綸;嵌工最 精細,平滑如天然。佛羅倫司嵌石是與威尼斯嵌玻璃齊名的,梅迭契家造這個廟,用過二千 萬元,但至今並未完成;雕像座還空着一大半,地也沒有全鋪好。旁有新廟,是密凱安傑羅 ①所建,樸質無華;中有雕像四座,叫做《晝》《夜》《晨》《昏》,是紀念碑的裝飾,是 出於密凱安傑羅的手,頗有名。

①今譯名為:米開朗基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