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古文觀止譯注    P 78


作者:吳楚材
頁數:78 / 555
類別:古典散文

 

作者:吳楚材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古文觀止譯注

。這裡用尾生來比喻他以生命守信于燕。 (21)白圭:戰國初中山國之將,連失六城,中山國君要治他死罪,他逃到魏國,魏文侯厚待他,於是他助魏攻滅了中山國。 (22)中山:春秋時建,戰國初建都于顧(今河北定縣),魏文侯十七年(前429)滅。 (23)駃騠(jué tí決提):良馬名。 (24)司馬喜:《戰國策·中山策》記載 他三次任中山國相,但未提及他在宋國受臏刑的事。臏:古代肉刑之一,剔除膝蓋骨。(25)范雎:見《范雎說秦王》題解。拉脅折齒:腋下的肋骨和牙齒都被打折。范雎隨魏中大夫須賈出使到齊國,齊襄公聽說范雎口才好,派人送禮金給他,須賈回國後報告魏相,中傷范雎泄密,使范雎遭到笞刑。 (26)卒為應侯:范雎入秦為相,封應侯,參見《范雎說秦王》。 (27)申徒狄:古代投水自盡的賢人。關於他的時代,《莊子·外物》、《漢書》注引服虔和《淮南子》高誘注、《太平禦覽》引《墨子》佚文、《韓詩外傳》等說法不一。雍:同灉,古代黃河的支流,久已堙。故道大約在今山東菏澤附近。之:到。 (28)徐衍:史書無傳,據服虔說是周之末世人。 (29)比周:結黨營私。 (30)百里奚:春秋時虞國人,虞為晉滅,成了俘虜,落魄到身價只值五張黑羊皮。秦穆公聽說他賢能,為他贖身,用為相。 (31)繆公:即秦穆公(?前621),善用謀臣,稱霸一時。 (32)甯戚:春秋時衛國人,到齊國經商,夜裏邊喂牛邊敲着牛角唱「生不遭堯與舜禪」,桓公聽了,知是賢者,舉用為田官之長。 (33)桓公(?前643):姜姓,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 (34)季孫:魯大夫季桓子,名斯。魯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 代理國相,齊國選送能歌善舞的美女八十人送給魯定公,季桓子受下了女樂,致使魯君怠於政事,三日不聽政,孔子為此棄官離開魯國。 (35)子冉:史書無傳。墨翟(約前468376):即墨子,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後來長期住在魯國,可能與「宋任子冉之計」而囚禁過他有關。 (36)由余:祖先本是晉國人,早年逃亡到西戎。戎王派他到秦國去觀察,秦穆公發現他有才幹,用計把他拉攏過來。後來依靠他伐西戎,滅國十二,開地千里,從而稱霸一時。 (37)越人子臧:史書無傳。《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作「越人蒙」。威、宣:齊威王(?前320),任用鄒忌為相,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國力漸強;齊宣王(?前301),齊威王之子。 (38)朱:丹朱,堯的兒子,相傳他頑凶不肖,因而堯禪位給舜。象:舜的同父異母弟,傲慢,常想殺舜而不可得。管、蔡:管叔,蔡叔,皆周武王之弟。武王死後,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管叔、蔡叔與紂王之子武庚一起叛亂,周公東征,誅武庚、管叔,放逐蔡叔。 (39)五伯:即春秋五霸,指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40)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 (41)子之:戰國時燕王噲之相。燕王噲學堯讓國,讓子之代行王事,三年而國大亂。齊國乘機伐燕,燕王噲死,子之被剁成肉醬。 (42)田常:即陳恆,齊簡公時為左相,殺簡公寵臣監止和子我,又殺簡公,立簡公弟平公,政權皆歸田常。 (43)修孕婦之墓:紂王殘暴,曾剖孕婦子腹,觀看胎兒。武王克殷後,為被殘殺的孕婦修墓。 (44)親其讎:指晉文公重耳為公了時,其父晉獻公聽信驪姬之言,派宦者履鞮(《左傳》作寺人披、勃鞮)殺重耳,重耳跳牆逃脫,履鞮斬下他的衣袖。重耳即位後,呂省、郤芮策劃謀殺他,履鞮告密,晉文公不念舊惡,接見了他,挫敗了呂、郤的陰謀。 (45)齊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