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歐陽修集    P 430


作者:歐陽修
頁數:430 / 544
類別:古典散文

 

歐陽修集

作者:歐陽修
第430,共544。
右《徐王元禮碑》,崔行功撰,趙仙客書。元禮,唐高祖子也。以碑考傳,年壽、官閥悉同。而碑雲「使持節徐、譙、泗三州諸軍事,徐州刺史」,又云「贈太尉,使持節大都督,冀、相、貝、滄、德、隷、魏、博等八州諸軍事,冀州刺史」。傳雲為「徐州都督」,又云「贈冀州大都督」。傳既簡略,又都無法,而碑之所書亦失也。蓋刺史非兼州之官,都督非一州之號。碑雲持節徐、譙、泗三州諸軍事,而傳獨為徐一州刺史,此其失也。當如前史持節秦、涼州諸軍事,秦、涼二州刺史,乃為得爾。其書贈官,則如碑之書是矣。蓋為一州刺史而兼督八州軍事爾。都者,有所兼總之名也。此特小故,而余區區辯之者,前史失之久矣。又國朝自削方鎮之權,而節度使、都督無復兼州,而舊名不除,是節度、都督自施於己,此不可不正其失也。治平甲辰中元日書。

【唐智乘寺碑〈咸享四年〉】



  
右《智乘寺禪院碑》者,唐鄭惠王所作也。惠王名元懿,高祖第十三子也。有子十人,列于碑後,而第五子樂陵公闕其名。按《唐書·宗室世系表》,樂陵公名球,不知何為獨闕也。今《唐書》年表以嗣王敬為敬,樂平公為樂安公,新平公遂為遂,三者皆史家之失,當以碑為正。世系、譜牒歲久傳失,尤難考正,而碑碣皆當時所刻,理不得差。故《集古》所錄于前人世次,是正頗多也。治平元年清明前一日書。

【唐九門縣西浮圖碑〈上元三年〉】

右《九門縣西浮圖碑》,唐應詔四科舉董行思文,清河傅德節書。題雲《九門縣合鄉城人等為國建浮圖之碑》。浮圖在智矩寺中,寺今亦廢。碑上元三年建,按唐有兩上元,此碑雲「歲在丙子」乃高宗上元三年也。肅宗上元三年,歲在壬寅爾。

【唐陶雲德政碑〈永淳三年〉】

右唐申州錄事張義感撰。雲字大舉,河南伊闕人也,高宗時為恆州刺史。碑永淳三年立。予為河北轉運使,至真定府,見碑仆在府門外,半埋地中,命工掘出,立於廡下。字為行書,筆跡遒麗,而不著書者姓名,惜哉!

●卷一三九·集古錄跋尾卷六


【唐八都壇實錄〈垂拱三年〉】


  

右《八都壇實錄》,撰人名元質,不見其姓,又不著書人名氏。其字畫亦可愛。碑首題雲《大唐八都壇神君之實錄》。其文雲「都望八山之始壇也,此地名山,封龍之類有八,因壇立廟,遂為號焉」。封龍山在今鎮州,其餘七山不見其名。又云「漢光和中有碑而今亡」。此碑垂拱三年立。

【唐魏載墓誌銘〈垂拱三年〉】

右《魏載墓誌銘》,其序雲「祖征,謚曰文正。父叔玉,光祿卿。載以弘文生對策高甲,授太常寺奉禮郎,以疾謝職,尋調懷州司兵參軍。屬惟揚詭道,不戢斯焚,譴及宗姻,旋加此累。以垂拱三年終於嶺外,春秋三十有二」。所謂「惟揚詭道」者,乃徐敬業起兵于揚州,誅武后不克也。時敬業以前尉魏思溫為軍師。所謂「譴及宗姻」者,疑敬業敗,載坐思溫竄死嶺南耳。今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鄭公諸房都無思溫及載,而叔玉但著一子膺,為秘書丞。豈載以官卑貶死無後,而歿不見邪?載死不幸,而家譜不錄,史官不書,非事載斯志,而志錄于余,其遂泯滅於無聞乎。治平元年四月二十三日書。

【唐乙速孤神慶碑〈載初元年〉】

右《乙速孤神慶碑》弘文館學士苗神客撰。神慶,唐初仕三衛,高宗時為太子右虞候副率,以卒。乙速孤氏在唐無顯人,惟以其姓見于當時者,神慶一人而已。《元和姓纂》但云「代人,隨魏南徙」而已,其敘神慶世次又多闕繆。而此碑所載頗詳,雲「其先王氏,太原人。五代祖顯,為後魏驃騎大將軍,賜姓乙速孤氏,遂為京兆醴泉人。曾祖貴,隋河州刺史、和仁郡公。祖安,隋益州都督。父晟,唐驃騎將軍」。乙速孤氏世無可稱,而其姓出夷狄,莫究其詳。惟見于此碑者,可以補《姓纂》之略,以備考求,故特錄之。治平甲辰社日書。

【唐尹氏闕文〈萬歲通天二年〉】

右尹氏闕文,在襄州,題雲「唐孝子尹仁恕闕,萬歲通天二年旌表」。萬歲通天,則天之年號也,可謂昏亂之世矣。然尹氏猶見旌表,孔子以謂忠信可行于蠻貊,信矣,孝悌見尊于昏亂也。

【唐尹孝子旌表文】

唐之致治之意深矣。嗚呼!不得而見矣,此碑尤可惜也。

【唐渭南令李君碑〈聖歷元年〉】

右《鴻州渭南縣令李君清德碑》,馬吉甫撰。按《唐書》,則天天授二年,析雍州之渭南、慶山置鴻門縣,遂以慶山、鴻門、渭南、高陵、櫟陽置鴻州,大足二年廢。治平二年正月十四日書。

【唐流杯亭侍宴詩〈久視元年〉】

右《流杯亭侍宴詩》者,唐武后久視元年幸臨汝溫湯,留宴群臣應制詩也。李嶠序,殷仲容書。開元十年汝水壞亭,碑遂沉廢。至正元中,刺史陸長源以為嶠之文、仲容之書,絶代之寶也,乃復立碑造亭,又自為記,刻其碑陰。武氏亂唐,毒流天下,其遺蹟宜為唐人所棄。而長源,當時號稱賢者,乃獨區區于此,何哉?然余今又錄之,蓋亦以仲容之書可惜,是以君子患乎多愛。

【唐司刑寺大腳跡敕〈長安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