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羅馬帝國興亡史    P 113


作者:吉本
頁數:113 / 319
類別:西洋古代史

 

作者:吉本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羅馬帝國興亡史

在寬容的敕令使基督教恢復了平靜和安寧之後,有關三位一體的論爭又在柏拉圖主義、才智之士和富有的人的古代聚集中心,那動盪不安的亞歷山大里亞城復活了;而這種宗教紛爭的火焰也迅速從學術界傳到教士中,傳到人民中,傳到各省,並傳到了東部。關於邏各斯的永恆性這個玄妙的問題在基督教大會和群眾性的佈道會上也有人熱烈鼓吹;於是阿里烏斯的學說的離經叛道性,由於他本人和他的反對者的狂熱宣揚,很快便盡人皆知了,他的一些最堅決的反對者都承認這位傑出的地方教會監督人學問淵博,在生活上無可指責。他還在過去的一次選舉中拒絶了,也許可以說是慷慨地拒絶了,登上教會最高寶座的機會。而他的競爭對手亞歷山大卻變成了他的審判官。這一重大案件也得在他的面前進行法庭辯論;如果一開始他似乎還有些猶豫,最後他卻作出判決,認為這是一個有關宗教信仰的絶對不容違背的原則問題。
這位無所畏懼的地方教會監督人決心要否定那憤怒的大主教的權威,因而被排斥于教會的一切活動之外。但是阿里烏斯的孤傲卻得到了人數眾多的一派的支持。在他的直接追隨者中有2位埃及主教、7位地方教會監督人、12位副主祭以及(簡直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700名修女。亞洲的大多數主教似乎都支持或贊成他的主張;而他們改採取的步驟是通過愷撒里亞的最博學的高級教士優西比烏斯和尼科米底亞的雖已成為政治家但仍未失去聖徒身份的優西比烏斯的行動予以實現的。
在巴勒斯坦和比提尼亞召開的宗教會議與埃及的會議相對抗。皇帝和人民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到這種神學的論爭上來;而在整整6年之後,最後的結論還仍然得提交具有最高權威的尼斯會議去考慮決定。
當這個有關基督教信仰的神秘性的問題危險地進入公眾的公開論爭中的時候,我們可以說,關於神聖的三位一體說的性質問題,按人類理解所及,實際上分為雖不完備,但彼此顯然不同的三大體系;而且早已有人明確指出,從絶對和純粹的眼光看來,這三個體系中沒有一個能完全免去異端邪說和錯誤之嫌。Ⅰ.根據阿里烏斯及其門徒最先提出的第一種假說,邏各斯是聖父按照自己的意願從虛無中創造出來、必須有所依附的自發的產物。至于創造萬物的聖子,他是在一切世界出現之前誕生的;最長的天文年代也不過只能和他所存在的時間的一瞬間相比;然而,他存在的時間卻不是無限的,在不可名狀的邏各斯誕生之前,便已曾有過一段時間。萬能的聖父在他這個唯一的兒子身上注入了自己的博大的精神,並賦予他自己的燦爛光輝。作為不可見的完美的可見的形象,他在他腳下無比遙遠的地方看到了最光輝的天使長的寶座;但他只用一束折射的光照耀,同時他也和羅馬皇帝的受到愷撒或奧古斯都封號的兒子們一樣,按照他的父親和君王的意願統治着宇宙。Ⅱ.根據第二種假說,邏各斯具有宗教和哲學歸之於最高神靈的一切與生俱來的、不可言傳的完美。由三種互不相同的、無限的心靈或物質、均等和同樣永恆的靈性構成這種神聖的本質;如果說它們之中任何一個不曾存在過,或將會停止存在,那本身便是一種矛盾。那種似乎相信共有三個神靈獨立存在的學說的鼓吹者則企圖用三者在統治萬物時永遠協調、他們的意願基本一致的說法,來解釋在整個世界的設計和秩序中顯而易見的第一動因的統一性。和這種行動上的統一性約略相似的情況在人類社會,乃至在動物社會中也都可以找到。破壞他們之間的和諧的動因則只能來之於他們的功能上的不完備或不平等;但是由無限的智慧和美德所領導的無所不能性決不可能不知道選擇同樣手段以達到同樣的目標。Ⅲ.由於自身需要而存在的三種靈性具有一切最完美的神的屬性,他們存在於永恆的時間和無限的空間之中,彼此永遠同在並同時存在於整個宇宙之中,他們以不可抗拒的力量令人無比驚愕地發現,他們實際是同一個神靈,只是在施恩的體系和自然的體系中,他們又可以同時以不同的形態出現,並從不同的方面加以理解。按照這種假說,實質上的真正的三位一體被加工成了一種只存在於念及他們的頭腦之中的名稱和經過抽象化的三位一體。邏各斯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屬性;因而只有在比擬的意義中兒子這個稱謂才能加之於一開始便與上帝同在的永恆的理性;而且是它,而不是他創造了萬物。邏各斯的化身也便僅只成為神聖的智慧的一種靈感,它充滿耶穌這個人的靈魂,並指導着他的行動。這樣,在這個神學問題繞過一圈之後,我們驚奇地發現,塞貝里派所作出的結論正是伊比奧尼派論爭的起點,而那個引起我們無限崇敬的難以理解的謎我們卻無從探討。


  
尼斯會議和聖父聖子同體論如果參加尼斯會議的主教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公正的良心行事,阿里烏斯和他的團夥便很難有機會誇耀說,他們有希望使一種和在基督教世界中最為流行的兩種觀點完全針鋒相對的假說得到大多數人的贊同了。
阿里烏斯派很快發現了自己的危險處境,他們因而立即十分謹慎地顯示出一副謙恭、和善的態度,其謙恭的程度,過去無論是在狂熱的民事還是宗教糾紛中都很少有人採用過,甚至除了力量最弱小的一方也很少有人讚賞。他們建議教友們行使基督教的仁愛和寬容,強調這一論爭的難以理解的性質,反對使用任何在聖經上無法找到的詞句或定義,並自願作出重大讓步,以滿足他們的對手的要求,而同時又不損害他們自己的原則的完整性。獲勝的一派帶著傲慢的懷疑情緒接受了他們所有的提議,同時又急於尋找他們之間的不可調合的差異,使得阿里烏斯派如加以拒絶便必會背上異端邪說的罪名。在一封公開宣讀後又被不光彩地撕毀的信中,他們的支持者尼科米底亞的優西比烏斯巧妙地表示承認柏拉圖主義者都已很熟悉的聖父聖子同體,或本體同一的說法是和他們的神學理論體系的原則不能相容的。
控制着這個宗教會議的各種決議的主教們一見這一大好的機會正求之不得,他們依照安布羅斯的生動的論述,拿起由異端邪說自身拔出劍鞘的劍來,斬斷了那令人憤恨的怪物的頭顱。聖父聖子同體的學說在尼斯會議上得到了確認,後來希臘、拉丁、東方以及新教的教會都一致同意它是基督教的根本信條。但是,如果同樣這個詞不曾使異端邪說派受辱,並使基督教教會團結起來,它恐怕也就不能滿足把它們納入正統教義之中的大多數人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