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性心理學    P 70


作者:艾里士
頁數:70 / 135
類別:心理

 

性心理學

作者:艾里士
第70,共135。
再或不然,他的舉動是完全受一種偏執的衝動的強烈的支配,那就不免情令智昏,更說不上估計的能力了。就許多例子而說,他的理解力與辨別力只夠讓他自己相信此番舉動給對方是有快感的,在別人和對方盡可以覺得他這種估計失諸過于一廂情願,在他卻決不這樣想。所以,他在裸戀的時候,觀眾往往是一群下級的婢女之輩,表面上儘管捧場,實際上也許全無快感的反應可言。

不過一個裸戀者的慾望往往也不只于教對象起一些隔靴搔癢似的快感而已。



  
他要的是一些強烈情緒的反應,至于反應者感覺到愉快與否,是無關宏旨的一點。

所以,有的裸戀的男子,特別是身體瘦弱、形貌像女性、而精神上卻有幾分誇大傾向的分子,在裸戀的時候,不免費上很多的心思精力,為的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興許特別選上一座禮拜堂來做他的用武之地。但人家在做禮拜的時候,他是不去的,因為他最怕群眾集合的場所。大約總在晚鐘初動時他才去,那時禮拜堂中只剩下少數的信女,三三兩兩地散佈在堂上,跪着默禱。

他特意挑上禮拜堂,目的倒決不在褻瀆神明。這一點,就大多數的裸戀者而言,是毫無可疑的。

不過他認為從他的舉動與所希望的影響設想,禮拜堂的環境似乎是最合理想的。


  

有一位常到禮拜堂的裸戀者自己承認說:「為了交換一些印象,禮拜堂的環境真是恰到好處。」「她們看見我之後,到底在想些什麼呢?她們看見我之後,彼此之間又說些什麼話呢?唉,我真想知道!」加尼埃所治療的例子中,也有一個常到禮拜堂去的裸戀者。他對加氏所說的一番話最足以表示這種心理。他說:「您問我為什麼喜歡到禮拜堂去麼?這我也很難回答。

不過我知道只有在禮拜堂裡我的舉動才會產生最深長的意義。在那裡的每一個婦女和平常不同。她是在極虔敬的態度之中,她的心是虛一以靜的,因此,她一定會瞭解,我在這種場合下有這種舉動決不是開玩笑,決不是一個俗子村夫不知廉恥的穢褻行為。她也一定知道,我到那裡去,目的也決不在自尋快樂;我的目的要比自尋快樂嚴重得多!我要看那些小姐太太們,見了我的器官之後,臉上究竟發生一些什麼變化。

我指望着她們會表示一番極深刻的內心的愉悅。我更希望她們會情不自禁地對自己說:」看到這裡才知道造化是何等的莊嚴偉大呀!‘“在這裡,我們也很清楚地看到一點生殖器官崇拜的痕跡。這種崇拜的情緒在古代是相當發達的,即在今天,我們有時也可以找到。霍爾和其他作家都說過:男女在青年期內,大都可有這種情緒的表示,不過在尋常生活環境下,是受抑制而不發揚的,最多不過是對自己發育完整的男女身心品性,有一種自豪的心理在神情上流露罷了。

因為有這種情緒的表示或流露,於是我們可以知道,就它最近乎正常的各式表現而論,裸戀的現象,是青年期內可有的事。伊斯特的研究中,發現150 個例子中,多至57個,即占全數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不滿25歲的。年歲逐漸增加,裸戀的例子就逐漸減少。而150個例子中,半數以上也是尚未結婚的。

基于同樣的理由,我們也可以瞭解為什麼很大一部分裸戀者(伊氏的150例中有40 例)可以叫做「夢幻家」(visionaries)。那就是說, 這些例子部能用晝夢的方法來虛擬一些求愛的情境,這種求愛當然是反常的,不過其為求愛則一。但伊斯特也說,他們中也有不少的一部分人,其所用的求愛辦法不免教人聯想到院子裡的家畜所用的方法和部分動物所用的「賣弄」與「做把勢」一類的慣技。

由此,我們可以說,裸戀者的所以不恤人言而敢作公開的色相的呈露,是一種類似遠祖遺傳的或假遠祖遺傳的表示。我們不能說它是一個真正的遠祖遺傳的品性在文明生活裡突然由潛藏而顯露,不過,文明生活所造就的種種較高與較細的情緒,既因上文所已說過的各種原因,而至于沉抑不宣,陷于癱瘓不動,一個有裸戀傾向的人,在心理的水平上,就不免淪落下去,而與原始的人為伍,而既有這種心理的水平做基礎,種種屬於原始人的行為衝動也就可以孳生發育了。因此,如果一個人的遺傳的神經病態不太深刻,只要有良好的環境,他的裸戀傾嚮往往可以無形消失,而正常的行為可以完全恢復。

由此可知裸戀者的行為也無非是把原始時代原有的一種性的表現更推進一步罷了;在其他的性歧變裡,也大都有這種情形,這我們在上文已經看到。裸戀也正不是一個例外,所以如果此種行為能不走極端,能接受裁製,偶有流露,亦能有其時地與人事上的限制,則我們還不妨把它看作一種正常的表現,不必事後干涉。要知一個裸戀的人實際上往往只是一個太不修邊幅的影戀的人罷了,影戀的人,我們在上文已經看到,原是與人無伴、與世無爭的。不過我們也承認,在今日的社會狀態下,裸戀的舉動,無論它的根底如何深遠,來歷如何自然,是不能事過寬容的。

至少在看他暴露而在精神上受他打擊的女子,如果天真爛漫一些,難免不發生神經的與歇斯底里症一類的病態。到此,就不能說與人無忤了。與人有許的行為,社會法律出面干涉,自然是極應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