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莊子註譯    P 147


作者:莊子
頁數:147 / 244
類別:哲學

 

莊子註譯

作者:莊子
第147,共244。
任曰:「子嘗言不死之道。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其為鳥也,翂翂翐翐(3),而似無能;引援而飛(4),迫脅而棲(5),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6)。是故其行列不斥(7),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飾知以驚愚(8),修身以明汙(9),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10),故不免也。昔吾聞之大成之人曰(11):‘自伐者無功(12);功成者墮(13),名成者虧。’孰能去功與名而還與眾人!道流而不明居(14),得行而不名處(15);純純常常(16),乃比於狂(17);削跡捐勢(18),不為功名。是故無責於人(19),人亦無責焉。至人不聞(20),子何喜哉?」
孔子曰:「善哉!」辭其交遊,去其弟子,逃于大澤;衣裘褐(21),食杼栗(22);入獸不亂群,入鳥不亂行。鳥獸不惡,而況人乎!
【譯文】
孔子被圍困在陳國、蔡國之間,七天七夜不能生火煮飯。太公任前去看望他,說:「你快要餓死了吧?」孔子說:「是的。」太公任又問:「你討厭死嗎?」孔子回答:「是的。」


  
太公任說:「我來談談不死的方法。東海裏生活著一種鳥,它的名字叫意怠。意怠作為一種鳥啊,飛得很慢,好像不能飛行似的;它們總是要有其他鳥引領而飛,棲息時又都跟別的鳥擠在一起;前進時不敢飛在最前面,後退時不敢落在最後面;吃食時不敢先動嘴,總是吃別的鳥所剩下的,所以它們在鳥群中從不受排斥,人們也終究不會去傷害它,因此能夠免除禍患。長得很直的樹木總是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總是先遭枯竭。你的用心是裝扮得很有才幹以便驚嚇普通的人,注重修養以便彰明別人的濁穢,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就像是舉著太陽和月亮走路,所以總不能免除災禍。從前我聽聖德宏博的老子說過:‘自吹自擂的人不會成就功業;功業成就了而不知退隱的人必定會毀敗,名聲彰顯而不知韜光隱晦的必定會遭到損傷。’誰能夠擯棄功名而還原跟普通人一樣!大道廣為流傳而個人則韜光隱居,道德盛行於世而個人則藏譽匿耀不處其名;純樸而又平常,竟跟愚狂的人一樣;削除形跡捐棄權勢,不求取功名。因此不會去譴責他人,別人也不會責備自己。道德修養極高的人不求聞名於世,你為什麼偏偏喜好名聲呢?」


  
孔子說:「說得實在好啊!」於是辭別朋友故交,離開眾多弟子,逃到山澤曠野;穿獸皮麻布做成的衣服,吃柞樹和栗樹的果實;進入獸群獸不亂群,進入鳥群鳥不亂行。鳥獸都不討厭他,何況是人呢!
【原文】
孔子問子桑雽曰(1):「吾再逐于魯(2),伐樹于宋(3),削跡于衛(4),窮于商周(5),圍于陳蔡之間。吾犯此數患(6),親交益疏(7),徒友益散,何與?」
子桑雽曰:「子獨不聞假人之亡與(8)?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9)。或曰:‘為其布與(10)?赤子之布寡矣;為其累與?赤子之累多矣。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11),此以天屬也(12)。’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13)。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14);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孔子曰:「敬聞命矣!」徐行翔佯而歸(15),絕學捐書,弟子無挹于前(16),其愛益加進。
異日,桑雽又曰:「舜之將死,真泠禹曰(17):‘汝戒之哉!形莫若緣(18),情莫若率(19)。緣則不離,率則不勞;不離不勞,則不求文以待形(20),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21)。’」
【譯文】